胡雪芹
摘要:音樂課堂教學組織的好與壞直接影響著音樂課的教學質(zhì)量,也影響著學生對音樂課的看法和態(tài)度。受制于學科特點和應試教育的環(huán)境,音樂課很難得到家長和社會的關(guān)注,因此要上好每堂音樂課是多數(shù)音樂教師較為棘手的事情。筆者就如何規(guī)范音樂課堂管理與有效教學進行闡述,即通過規(guī)范性教學與管理,讓音樂課堂更生動而高效。
關(guān)鍵詞:音樂課堂;規(guī)范管理;感染力;激勵
現(xiàn)如今大多數(shù)的音樂教師對如何上好音樂課很茫然,教學計劃、教學目標、教學定位都比較模糊,每節(jié)課都是獨立的單元,課與課之間脫節(jié)。教師講得很累,學生聽得無趣,很難達成教學目標。教師們的感覺是“我已經(jīng)盡力了,學生還是不喜歡,我也沒辦法”。有的教師覺得音樂課不被重視,因此對于如何上好音樂課缺乏動力和熱情。這些現(xiàn)象對于孩子們的音樂水平和綜合素質(zhì)的提高無疑都是極為不利的,也不符合新課改的要求。
一、制度建設是保障
縱觀語文課學習的體系基礎,孩子從出生開始,父母就對他們潛移默化地傳授相應語境,教孩子說話、看圖片、認字、讀書等,從幼兒園開始,孩子間開始頻繁的語言交流與合作,進入小學,有完整的一套入門基礎,循序漸進,這使得孩子從小就養(yǎng)成了語文學習的習慣,能按既定軌道運行。而大多數(shù)孩子的音樂學習就缺乏這樣一套入門體系,更缺乏相應的監(jiān)督管理措施保障音樂學習的實施。
如何制定科學的音樂課管理體系?這對于小學音樂教師來說是一大難題,也是挑戰(zhàn),他們在前期的準備工作中要比語文、數(shù)學、英語科目的教師付出更多的努力。首先,在組織教學中要養(yǎng)成好習慣:在接手一個班時,要把音樂課堂的管理制度制定出來。通過制度來規(guī)范學生的習慣,從點滴做起。
教師要把音樂課當成拍攝一部連續(xù)劇,把講臺當作舞臺、學生當演員、教師當導演,每節(jié)課就是一集故事,一集集往下拍,新學期再拍續(xù)集,一直延續(xù)下去把這部劇作完成好。
二、循序漸進是方向
在音樂課堂教學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一首簡單的歌曲被教師上得很復雜這種情況:導課花一大堆時間,律動教學花一大堆時間,以致于主要教學內(nèi)容一筆帶過。學生被動地跟著教師轉(zhuǎn),一堂課下來教師辛苦,學生也辛苦。到頭來許多教師都說音樂課不好上,學生不愿配合、學生素質(zhì)差……究其原因,教師在組織教學中沒有合理安排好教學層次,沒能做到由淺入深、由點及面、逐步推進。
首先要讓學生多聆聽音樂。音樂是有靈魂的,只有用心去聆聽,才能體會那種來自靈魂深處的情感。音樂教學中應注重聆聽的作用,在課堂上,一首歌曲應聆聽3~5次。教師在進行歌曲教學時,應盡量找出歌曲中重復或變化重復的地方,加以分析比較,避免枯燥的反復演唱,將有典型代表性的音樂節(jié)奏型提取出來加以練習,舉一反三,降低難度。在聽完歌曲后,請學生試著找出節(jié)奏型,提取出來后,帶領學生們將節(jié)奏熟練,然后聽教師清唱一遍。沒有了樂器的伴奏,學生們會聽得更加專注。在聽的過程中,將節(jié)奏型“篩”了一遍,聽完后,學生對歌曲一定會有更深的理解和感悟,因為他們在認真聆聽的過程中將“音樂的骨架”記在了心里,再學唱時就比較容易了。
音樂教師務必要抓好切入點,循序漸進,化難為易,上音樂課就不會無從下手,不會再擔心學生對音樂課缺乏興趣。
三、教師示范是引領
很多小學音樂教師在歌曲教學中雖然會范唱,但通常只顧自己唱,對于歌唱中應該注意哪些細節(jié),包括發(fā)聲、音高、情感、頓挫等方面都沒有向?qū)W生說明,對于學生在學唱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也往往充耳不聞,不及時進行糾正和指導。這樣的范唱作用甚微,學生得不到真正的收獲。
學生還因此會認為教師比較清高、此曲不值得學、教師壓根不會唱等,無形中加重了學生的猜疑,拉開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教師走不進學生中去,這樣的音樂教學肯定是相當遺憾的。
低年級的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對事物充滿好奇,模仿力強,如果光聽聲音,也許只能模仿其聲而難以得其神,而且注意力不持久,難以學好歌曲。通過聽教師形象生動的范唱,讓學生逐步意識到怎樣才是好的歌唱表現(xiàn),分辨哪一種聲音才是動聽的聲音。學生在比較的過程中漸漸明白:明亮、甜美、柔和、有控制、有感情、有表情的聲音最好聽。這樣做不僅能抓住學生學習注意力,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學生能從教師的范唱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因此會更加專注于學習音樂知識,學好每首歌曲。
態(tài)度決定一切,在歌唱教學中,教師要做好范唱,哪怕聲音不好聽,只要示范是認真的、真心的,而且耐心細致地傳授音樂知識,學生就會認為教師是盡力的,教師是尊重他們、愛他們的。教師通過努力感染學生,教師也就得到了學生的尊重,音樂教學也能形成良性循環(huán)。
四、有效評價是動力
要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音樂教師就要在課堂中對學生的表現(xiàn)及時進行評價。評價不是泛泛而夸,也不是一味地否定,要根據(jù)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xiàn)客觀地給出,要運用激勵性的評價,包括語言激勵評價、體態(tài)激勵評價、學生間互動激勵評價。
語言激勵評價是通過口頭表達表示肯定,還可通過表揚評語、表揚短信等多種手段達到激勵的目的,從而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
體態(tài)激勵評價是通過面部表情、手勢等身體語言來表示肯定和表揚。體態(tài)激勵的效果有時優(yōu)于語言激勵,更具有感召力和親和力,有著語言激勵所起不到的作用。
學生間互相激勵評價是指學生之間的互評。在傳統(tǒng)教學中,評價一般是教師的專利,學生經(jīng)常被動地等待教師的評說,很少有自主評價的機會。通過生生互評,能讓學生及時了解掌握自己學習的狀況,通過生生互評起到相互促進、共同進步的作用,從而更好地達成教學目標。
行之有效的課堂管理,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音樂教師的才華與智慧,讓學生的音樂審美意識和音樂才華在音樂課堂中生根、發(fā)芽、開花、結(jié)果??傊?,小學音樂課堂的規(guī)范管理與有效教學是每位音樂教師應時常思考和鉆研的方向,只有不斷提升音樂課堂的趣味性和效率,才能讓學生真正愛上音樂,從而全身心地投入到音樂學習中去,才能形成良好的音樂審美意識和音樂學習的習慣。也只有這樣,學生才能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豐富精神生活,并獲得豐厚的人文藝術(shù)滋養(yǎng)。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