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亮
【摘 要】“胸懷大愛 培育大智 涵養(yǎng)大氣 擔當大任”這是我們學校的教學理念。教師道德是一種職業(yè)道德,師愛是師德的靈魂。教師的一言一行無不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甚至影響學生一輩子。因此,教師一定要在政治思想上、道德品質(zhì)上、學識學風上全面以身作則,自覺率先垂范,真正為人師表。
【關鍵詞】想學生;改習慣;理思路;謀發(fā)展
教育家說: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也有人把教師比喻成“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是“春蠶”,是“蠟燭”,是“孺子?!薄澝赖脑捳Z不勝枚舉。當然,這樣的贊美是對教師奉獻精神的褒揚,也是學生、家長以及全社會對教師的期望。
近年來,教育問題已經(jīng)成為國人議論最多的話題。盡管國家對教育的投入不斷加大,但就目前的社會現(xiàn)象來看,現(xiàn)今的教育難盡人意??v然有這樣和那樣的客觀因素,但與教師自身的思想、言行的失當有密不可分的關系。教師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早已失去了神圣光輝的形象,甚至中小學教師被看作是沒有出息的“孩子王”。學生和學生家長對老師缺乏應有的理解和尊重,社會輿論更多的是指責和批評,教育者內(nèi)心充斥著焦慮與彷徨,有些教師甚至對自身的職業(yè)產(chǎn)生了厭倦情緒。教師工作熱情的降低必然會導致教育質(zhì)量的下降。要解決這些問題除了需要全社會給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外,更重要的是教師應從自身做起,從愛心入手。 “慈”是愛,“嚴”也是愛,愛心融入教育教學的全過程。
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重塑教師的光輝形象:
多1℃熱愛想學生,對待學生要像嚴父慈母。大家都有父母,好多教師又有自己的孩子。從父母對我們的疼愛、我們對子女的疼愛當中,充分體會教師對學生有沒有做到關愛。教師要做的不是抱怨學生聽不聽話,是把學生當做自己孩子看待,看真誠心夠不夠。在批評學生時,像一個父親那樣,懷著一顆期盼孩子積極向上的心;在教導學生時,像一個母親那樣,懷著一顆對孩子的愛惜之心。如果是以這樣的心態(tài)教育學生,你會被學生所接受,被學生家長所理解,教育效果就會事半功倍。
多1℃熱愛改習慣,端正自己的態(tài)度。學生就像是沒有被雕琢的玉石,教師就像是雕匠,學生的成才與否與教師的教導有很大關系。學生的模仿力很強,老師的言行舉止會對學生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在現(xiàn)階段,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都不盡人意,學生家長以及全社會都把培養(yǎng)和造就下一代的重擔寄托給學校,寄希望于廣大教師。所以,教師要以天下為己任,做學生的好榜樣。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要率先做到。處處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真正詮釋“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理念,肩負起為社會發(fā)展、為人類進步培養(yǎng)和造就合格人才的重任。
多1℃熱愛理思路,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教師也不是神,也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但教師是表率,教師的修養(yǎng)要超過常人,才能教好書育好人。教師應更多地學習中華傳統(tǒng)文化,汲取營養(yǎng),修正自身。要當好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首先要凈化自己的靈魂。教師職業(yè)講求的是奉獻,需要的是淡泊名利,過去如是,現(xiàn)在如是,將來亦如是,否則教育質(zhì)量就會下降。不管社會尊師重教的程度如何,教師都要自尊自愛、自清自廉。雖然物質(zhì)享受不如人,但看到學生們一個個成就,看到一代代人健康成長,作為人民教師,就能體會到金錢不能買來的人生享受。 “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一個人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桃李滿天下就是教師最大的財富,就是教師最大的快樂。
多1℃熱愛謀發(fā)展,學會和孩子們溝通。孩子難管,這是家長和老師都感到頭痛的問題。現(xiàn)在的孩子多數(shù)都是獨生子女,在家里比較嬌慣,同時又受到電視、網(wǎng)絡中不利于孩子成長的娛樂節(jié)目的影響,會有很多不正確的認知。他們個性很強,感情又比較脆弱,這就需要老師和他們交朋友,多溝通,及時掌握他們的思想動態(tài),以便正確引導。教師的責任不僅是傳授知識,更是人類靈魂的塑造者,這就是教師職業(yè)的神圣所在。教學中要摒棄應試教育的觀念,著力推行素質(zhì)教育,教書、育人相得益彰。當你用真摯的愛心去教育這些孩子的時候,你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獲,你會逐漸發(fā)現(xiàn)頑皮的孩子聽話了,愚鈍的孩子聰明了,自私的孩子懂事了。這時你才能真正體會到“教師”職業(yè)的光榮和神圣。
教育事業(yè)是愛的事業(yè),師愛是教師之魂。正如法國教育家盧梭曾說過:“凡是缺乏師愛的地方,無論品格還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地發(fā)展,只有真心實意地去愛學生,才能夠精雕細刻地去塑造他們的靈魂。”
胸懷大愛,撐起我們教師的靈魂,哺育未來更新的靈魂。“我都會將我的生命交付于你,視你如我的信仰,不離不棄,和你永不分離,從這一刻開始直到永遠,我愿意,多一度熱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