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政魁 趙 楠 閻 偉 大連市旅順口區(qū)糧油檢驗監(jiān)測站
2016年8月31日國家發(fā)布了新標準GB 5009.3-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水分的測定》,代替了GB 5497-1985《糧食油料檢驗 水分測定法》,并于2017年3月1日起實施。筆者對新標準中適用于糧食水分測定的《第一法 直接干燥法》進行了試驗驗證,整個測試過程用時均在7小時以上,耗時費能,工作效率較低。針對這個問題,探討一種測定水分的新方法,既保證檢驗結果在誤差范圍之內,又縮短測定時間、節(jié)省能源。
用小麥粉、玉米、大米、稻谷、小麥作為樣品進行了多次水分測定的試驗,在熟練掌握了直接干燥法之后,在同等試驗條件下,對同一個樣品用四種方法進行水分測定試驗。四種方法分別是直接干燥法、定溫定時烘干法,同時,在舊標準定溫定時烘干法的基礎上,延長烘干時間,分別在130 ℃下烘干60 min和80 min,即采取130 ℃ 60 min和130 ℃ 80 min方法進行水分測定。基本過程如下。
LS17JM011( 大 米)、LS17Y039(玉米)、LS17JF006(小麥粉)、LS16D001(稻谷)、LS16X003(小麥)。
溫度16~22 ℃,濕度23%~30%。
(1)扁形鋁盒:直徑為6.5 cm、4.5 cm。
(2)電熱恒溫鼓風干燥箱:DHG-9123A(校準有效期至2017年5月14日)、DHG-9030A(校準有效期至2017年5月14日)。
(3)3310實驗磨。
(4)干燥器:內附有效干燥劑。
(5)電子天平:感量為0.1 mg、1 mg。
5.1 直接干燥法
取在105 ℃干燥箱中烘至恒重的鋁盒(直徑6.5 cm),分別稱量磨細顆粒小于2 mm的試樣4 g左右(大米、玉米、稻谷、小麥),精確至0.000 1 g;稱量試樣5 g左右(小麥粉),精確至0.000 1 g。然后置于105 ℃干燥箱中,第一次干燥4 h、冷卻0.5 h稱重,第二次干燥1 h、冷卻0.5 h稱重,第三次干燥1 h、冷卻0.5 h稱重,第四次干燥1 h、冷卻0.5 h稱重(小麥粉試樣烘至第二次就恒重了,大米和玉米試樣烘至第三次就恒重了,稻谷和小麥試樣烘至第四次就恒重了),直至前后兩次質量差不超過2 mg即為恒重,取較小的一次稱量值計算。
5.2 定溫定時烘干法(130 ℃,40 min)
取已烘至恒重的鋁盒(直徑4.5 cm),稱量磨細顆粒小于2 mm的定量試樣2 g(大米、玉米、稻谷、小麥、小麥粉),準確至0.001 g,置于130 ℃干燥箱中,烘40 min后取出放入干燥器內冷卻,然后稱重、計算。
5.3 定溫定時烘干法(130 ℃,60 min)
取已烘至恒重的鋁盒(直徑4.5 cm),稱量磨細顆粒小于2 mm的定量試樣2 g(大米、玉米、稻谷、小麥、小麥粉),準確至0.001 g,置于130 ℃干燥箱中,烘60 min后取出放入干燥器內冷卻,然后稱重、計算。
5.4 定溫定時烘干法(130 ℃,80 min)
取已烘至恒重的鋁盒(直徑4.5 cm),稱量磨細顆粒小于2 mm的定量試樣2 g(大米、玉米、稻谷、小麥、小麥粉),準確至0.001 g,置于130 ℃干燥箱中,烘80 min后取出放入干燥器內冷卻,然后稱重、計算。
5.5 結果計算
結果計算公式為:
試驗結果綜合表如表1所示。
(1)從綜合表中看出,新標準GB5009.3-2016直接干燥法的試驗結果高于舊標準GB5497-1985定溫定時烘干法(130 ℃,40 min)的試驗結果,且相差很大。以大米為試樣兩者最大相差0.79%,以玉米為試樣兩者最大相差0.63%,以小麥粉為試樣兩者最大相差0.29%,以稻谷為試樣兩者最大相差0.52%,以小麥為試樣兩者最大相差0.44%。
(2)從綜合表中看出,定溫定時烘干法(130 ℃,60 min)的結果與新標準GB5009.3-2016直接干燥法的結果相差較大。以大米為試樣兩者最大相差0.34%,以玉米為試樣兩者最大相差0.23%,以小麥粉為試樣兩者最大相差0.19%,以稻谷為試樣兩者最大相差0.37%,以小麥為試樣兩者最大相差0.34%。
表1 試驗結果綜合表
(3)從綜合表中看出,定溫定時烘干法(130 ℃,80 min)的結果與新標準GB5009.3-2016直接干燥法的結果相似,以小麥粉為試樣兩者最大相差0.09%,以大米為試樣兩者最大相差0.14%,以玉米為試樣兩者最大相差0.08%,以稻谷為試樣兩者最大相差0.17%,以小麥為試樣兩者最大相差0.14%。達到了國家所規(guī)定的雙實驗誤差不超過0.2%的要求。
(4)從綜合表中看出,以稻谷和小麥為試樣使用定溫定時烘干法(130℃,80 min)所得出的試驗數(shù)據(jù)均高于使用新標準GB5009.3-2016直接干燥法的試驗數(shù)據(jù)。
(1)試驗結果證明,新標準GB5009.3-2016直接干燥法比舊標準GB5497-1985定溫定時烘干法(130 ℃,40 min)能夠進一步檢驗出樣品中水分的真實含量。同時,也消耗了7個多小時的工作時間,耗時費電,工作效率很低。
(2)定溫定時烘干法(130 ℃,80 min)的試驗結果,基本上與GB5009.3-2016直接干燥法的試驗結果相同,且用時較短(大約110 min)、結果準、省時節(jié)能、效率高。
(3)經(jīng)過多次的試驗證明,定溫定時烘干法(130 ℃,80 min)的應用價值很高,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