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玉紅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1-0012-02
自我評價是主體對自己思想、愿望行為和個性的判斷和評價,是自我意識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幼兒期,隨著心理發(fā)展和社會交往的增強,自我獲得了進一步的發(fā)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發(fā)展就表現(xiàn)為自我評價能力的形成之上。也就是說,幼兒期自我意識的發(fā)展主要表現(xiàn)為自我評價的發(fā)展。
越來越多的人們已經意識到,自我評價對幼兒乃至成年人有著決定性的影響。過低的自我評價會使人壓抑潛能,喪失自信,甚至產生自卑,降低參與活動的主動性、積極性。而過高的自我評價又會使人自我欣賞,自以為是,難以處好人際關系。可見,合理的自我評價發(fā)展對幼兒良好個性的形成,心理的健康發(fā)展,以及良好的人際關系的建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目前幼兒自我評價能力的現(xiàn)狀
由于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fā)展以及家庭結構的變化,現(xiàn)在的孩子普遍擁有比較優(yōu)越的物質生活環(huán)境,同時,他們是父母的寶貝,家庭的中心,造成了部分孩子以自我為中心,事事都要第一、最好,從而形成了過高的自我評價;還有些是因教師和家長對幼兒要求過高,使的一部分幼兒對自己評價過低,缺乏自信、孤僻、自卑。相關研究證明,只有正向的、積極的自我評價才能激發(fā)人的潛能,使人走向成功。對幼兒來說合理的、積極的自我評價更顯得尤為重要。
二、幼兒自我評價能力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與特點
從前人的研究發(fā)現(xiàn),幼兒自我評價從2-3歲左右出現(xiàn)。自我意識使每個幼兒形成具有獨特的個性,雖然每個幼兒的自我發(fā)展具有其特殊性,但大多數幼兒在自我發(fā)展過程中還表現(xiàn)出了一些具有普遍性的特征,一般而言,幼兒期自我評價的確立,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成人評價的影響,到了5-6歲,幼兒對自己的評價才逐漸有了一定的獨立性。
另外,幼兒的自我評價常帶有主觀情緒性,往往不從具體事實出發(fā),而從情緒出發(fā)進行自我評價。而且幼兒的自我評價受整體思維、認知水平的影響很大,起初比較籠統(tǒng),多局限于對外部行為、從某個方面或局部對自己進行評價,以后逐漸向比較具體、細致的方向發(fā)展,做出比較全面的評價。
三、如何幫助幼兒提高自我評價能力
幼兒期的幼兒正處于學習評價階段,不能正確認識自己,評價自己不全面、不準確,需要成人有意識的培養(yǎng),指導可從如下方面進行。
(一)指導幼兒建立科學的自我評價時,應注意全面性、深刻性和具體性。
自我評價是一個人對自我的整體評價,密切相關的影響因素主要有:生理上的安全感。被損毀會直接導致心理上的挫折和不公平,直接影響人的自我評價;其次是情感上的安全感。內在的歸屬感有助于幼兒不斷去尋求和建立與他人的良好關系;三是成就感。有成就感并相信自己能成功的人自我評價往往是很高的。同樣,自我評價稍高的人也更有可能取得成功;再就是性別的認同。合理的、堅定的性別認同同樣可以提高幼兒的自我評價。
以上自我評價組成要素顯示:自我評價是全面的、深刻的、具體的,這就要求我們在指導幼兒建立科學的自我評價時,同樣應該注意全面性、深刻性、具體性。
(二)成人對幼兒的評價應是正確的。
幼兒的自我評價主要依賴于成人對他的評價,這兒的成人是指幼兒的父母、老師以及與之關系密切的成年人。成人評價的偏差,會直接妨礙幼兒正確的自我評價,因此,成人的評價首先應該是全面恰當的,應建立在了解幼兒的基礎上。
作為幼兒園的教師,不僅要對全班幼兒有整體的了解,而且對每個幼兒也要有全面細致地了解。每個幼兒都有不同的性格和個性特點。不同家長對孩子的希望不同、教育方法不同、教育結果和教育評價也不同。教師應指導家長正確的教育和評價孩子,通過多種形式,一起了解幼兒在園、在家的表現(xiàn),共同分析、全面一致的認識、評價幼兒。因為如果對幼兒評價的標準存在差異,會使幼兒的自我評價及行為反映無所適從。
其次,成人的評價要依據幼兒的年齡特點。由于幼兒認知水平有限,成人評價幼兒的語言應簡明易懂,評價方式應直觀,讓幼兒感覺到并能接受和理解。日常評價應以鼓勵和引導為主,根據實際情況,積極的、正面的接納幼兒的各種行為。家長不要盲目攀比,應加強幼兒的縱向比較,讓幼兒看到進步。 再次,成人的評價也應是具體客觀的。在幼兒眼里教師的評價最可信、最公正。教師評價幼兒要從實際出發(fā),不能憑自己主觀印象或個人意愿辦事。如果對一些能力強的幼兒有所偏愛,認為他們事事都行,表揚肯定過多,長此以往會造成他們自滿自傲,目無他人,過高評價自己。而對能力弱的幼兒否定忽視或不理不睬,會使幼兒對自己缺乏信心,過低評價自己。所以教師對幼兒的評價應客觀公正、一視同仁。對每個幼兒的評價要全面和一分為二。對能力強的幼兒肯定優(yōu)點,指出不足,使幼兒知道自己在某些方面還不如別人;對能力弱的幼兒多給予關注,隨時發(fā)現(xiàn)他們的進步,及時肯定和鼓勵,讓他們看到希望。這樣做可以幫助幼兒正確認識自己,知道自己的優(yōu)勢,也看到自己的不足,從而加以調整和改進自己,同時也促使幼兒自我評價能力的不斷發(fā)展。作為家長,要盡量減少感情色彩,自己的孩子樣樣都好是不客觀的,讓孩子去掌握過多過高的技能也是不可取的。
(三)引導幼兒學習初步評價自己,還應不斷向其明確行為要求。
影響幼兒自我評價的另一個因素來自幼兒自身。由于幼兒認知水平有限,自我評價能否客觀、正確與幼兒掌握行為要求的程度密切相關。因此,成人應通過生動易懂的語言,不斷向幼兒提出明確的道德行為要求,幫助他們明辨是非。成人應經常對幼兒自我評價的能力進行分析,對癥下藥,具體指導。有明確具體客觀標準作參照的項目,幼兒自我評價的能力和水平往往更高。
(四)在群體活動中進行教育是發(fā)展幼兒自我評價能力的最好方式。
幼兒健康的自我是通過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形成的,不會交往而受到同伴排斥和拒絕的幼兒自我評價都偏低。同伴是幼兒進行社會比較的重要對象,教師應引導幼兒關心伙伴的言行,引導幼兒在群體橫向縱向的對照中得出相應的自我評價,這也是幼兒認識自己、提高自我評價能力的重要途徑。
(五)成人應在日常生活中多給幼兒提供自我評價的機會。
在幼兒園里,教師應在日常生活中多給幼兒提供自我評價的機會。如活動區(qū)玩完后,繪畫之后,做操、游戲之后…….都可以問問幼兒:“你玩得怎么樣”提問可以引導幼兒從籠統(tǒng)簡單的評價向具體細致的評價發(fā)展。如“你畫得畫好不好?哪兒好?哪兒需要改進?”教師要讓幼兒評價自己的同時,也學習評價別人。如講故事比賽中,讓幼兒評價誰講得最好,并說出理由,還可以請幼兒評價誰最關心集體,他是怎樣做的,誰愛幫助別人,表現(xiàn)在哪里……這樣的評價機會和內容多了,幼兒在評價別人的過程中也更深刻地認識了自己。
父母也可以以身作則,日常生活中為孩子進行自我評價的示范,當孩子出色的完成一件事時,媽媽可以來個即興采訪“寶寶,你高不高興?做得開心嗎?”以引導幼兒體察并表達自己的感受,強化自我肯定。尤其對那些膽小、不愛說話的幼兒,成人更應及時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使其產生積極愉快的情緒,讓他們敢于評價自己,正確評價自己。
培養(yǎng)提高幼兒自我評價能力的過程,是成人發(fā)現(xiàn)每個幼兒智力、潛力和特點的過程,也是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發(fā)展的過程,建立健全人格的過程。在實踐中,成人應不斷探索更多的途徑和方法,促進每個幼兒自我評價能力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