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劍
零售業(yè)的原有邊界正在被不斷超越和打破,線上線下及物流呈現融合發(fā)展態(tài)勢。純電商的時代將很快結束,純零售的形式也將被打破,新零售將引領未來全新的商業(yè)模式
回顧“雙11”這9年的發(fā)展,從最初只是頂著“光棍節(jié)”名義的電商促銷節(jié)日,到如今成為中國乃至全世界最重要的購物活動之一,“雙11”在其發(fā)展歷程中有著不同的作用和意義。如往年一樣,2017年的“雙11”仍然是一場大戲,購物、技術、數據、智能化在這一天體現得淋漓盡致。它就像黑洞一樣吸走了這個時間點前后的一切:流量、消費者的注意力以及服務商的叫賣聲。
阿里巴巴披露的數據顯示,2017年淘寶“雙11”的最終成交額高達1682億元人民幣,再次刷新“雙11”的成交紀錄。其中,前三分鐘的無線端交易比例高達97%(全天的數據是90%),這說明移動互聯已經變成商業(yè)場景的主要載體。新零售的真正場景,正在體現為無線化和數據化。
在中國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背景下,“新零售”的橫空出世成為一個新亮點。2017年兩會,作為新零售核心內容的“推動實體店銷售和網購融合發(fā)展”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在目前移動互聯時代、數據驅動背景下,通過對傳統商業(yè)領域生產、消費的數據化改造,優(yōu)化數據,提升效率,用技術創(chuàng)新商業(yè)模式從而創(chuàng)造新的價值,已經成為非常顯明的趨勢。
電商和傳統零售的困境
近年來,雖然在線零售業(yè)一直保持著快速增長,但增速放緩也是不爭的事實?!?016電商消費行為報告》提供的數據顯示,電商只占社會總零售額的10%左右,絕大部分的流量和消費仍然在線下。同時,隨著流量紅利的消失,互聯網上的流量成本越來越高,電商零售的經營成本逐年上升,尋求轉型與升級成了商家們當下最重要的事情。
線下門店中,最先被電商化的產品是圖書。圖書作為高利潤和高標準化的產品,是最早適應電商的,當當就是以圖書作為切入口迅速壯大,成為國內首個在海外上市的消費類電商。緊接著,3C、服裝和美妝產品等具備“高利潤和高標準化”特點的產品也逐漸被搬到線上。
電商品類快速擴充的同時,也在兇猛地蠶食著傳統零售業(yè)。因此,每個平臺都在想辦法提供更低的價格和更好的服務,電商中能夠獲取較高利潤的產品幾乎都被做遍,想產生新的電商平臺已經幾乎沒有可能了。當然,在部分垂直領域還有少量機會。而更適合線上購買的產品,如上文提到的3C、美妝商品等,由于同質化嚴重,想要吸引更多用戶,只能不斷降低利潤。線上電商的困境也愈發(fā)明顯。
傳統零售業(yè)線下門店面臨的問題不僅僅局限于租金上漲和客流減少,更多的是缺少對供應鏈的把控能力和對消費者的觸達能力。同時,新的競爭者、新的業(yè)態(tài)、新的技術以及顧客需求的快速變化,都給零售業(yè)帶來極大挑戰(zhàn)。
此外,還有流量問題。傳統零售的流量成本與房租成正比,流量越高的地方,租金也越貴。但線下門店的流量幾乎是每日持平的(同時也在日益衰減),并且由于庫存和產量影響,售賣的頻次也不會有很大差距,但可以通過擴大用戶購買品類和客單價(每一個顧客平均購買商品的金額)來提升利潤空間;而電商的流量成本在這幾年中則變得越來越貴。
因此,新零售不僅是對傳統零售線下門店的升級改造,對線上的倒逼,也是對企業(yè)加強線上線下協同能力的新考驗。以2017年“雙11”的亮點為例,這一次傳統零售店也真正加入到“雙11”的浪潮中。除了簡單粗暴的五折優(yōu)惠外,無人販賣機、線下快閃、智慧門店等新零售手段的登場讓戰(zhàn)局平添幾分新意,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多年來的審美疲勞。
新零售的概念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在2016年10月的云棲大會演講中第一次提出了“新零售”一詞,之后便不再提“電子商務”?!耙驗殡娮由虅罩皇且粋€擺渡的船,只從河岸這一頭搬到另一頭”,取而代之的是發(fā)展新零售。
所謂新零售,是指企業(yè)以互聯網為依托,通過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對商品的生產、流通與銷售過程進行升級改造,并對線上服務、線下體驗以及現代物流進行深度融合。簡單來說,新零售就是以大數據為驅動,通過新科技發(fā)展和用戶體驗的升級,改造零售業(yè)形態(tài)。
互聯網時代,傳統零售行業(yè)受到了電商互聯網的沖擊。未來,線上與線下零售將深度結合,再加現代物流,服務商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創(chuàng)新技術,構成未來新零售的概念。純電商的時代將很快結束,純零售的形式也將被打破,新零售將引領未來全新的商業(yè)模式。
自此概念被提出以來,已經有包括阿里巴巴、騰訊、百度、京東、小米、網易等眾多企業(yè)開始了新零售的探索之路。其中比較出名、并且從一開始就完全按照新零售模式操作的,有阿里巴巴的“盒馬鮮生”、騰訊京東系的“超級物種”、小米公司的“小米之家”、網易公司的“網易嚴選”等。
像“盒馬鮮生”、“超級物種”這樣的新零售終端,都有一些共通的特性。比如:都是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核心技術為基礎;營造場景,迎合新一代消費群體的消費升級需求;布局線上線下,打通二者之間的數據連接;自建物流或者合作物流,追求極高的物流效率,使消費者體驗達到極致。
而“盒馬鮮生”們興起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新一代消費需求的升級:年輕一代(主要是泛90后)的崛起,使得消費需求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傳統零售以及電商零售已經不能滿足泛90后一代的消費需求。而泛90后一代消費個性化、需求多元化、分享社交化的特點,也促使新零售業(yè)態(tài)快速到來。
其次,新技術的發(fā)展也滿足了新一代消費群體的消費需求:隨著物聯網技術的興起以及大數據運算技術的日臻完善,可以為消費群體提供更加極致的體驗,而這也恰恰符合新一代消費群體的需求,從而為“盒馬鮮生”們的興起提供了條件。
總而言之,傳統零售的硬傷促使其必須轉型,而新零售恰恰迎合了傳統零售的轉型需求:傳統零售有著無法逾越的障礙,即人效、坪效、時間和空間四大問題。其最大的痛點是不能有效收集、監(jiān)控消費者行為,無法精細化運營,但電商可以通過對數據的收集分析,進行精準的商品推送、關聯,通過大數據檢測用戶的購買行為,優(yōu)化營銷方案。所以,新零售可打通線上與線下,加上場景化的手段及布局,使得流量來源多樣化,同時降低單位成本,從而使傳統零售的問題得到解決,這也間接促進了新零售的快速發(fā)展。
新零售的未來趨勢
新零售的快速發(fā)展,也使得新零售的未來趨勢也越來越清晰。2018年,新零售將出現三大趨勢。
第一個趨勢:新零售推動門店體驗再升級。線上品牌會逐漸布局線下渠道,使得線上與線下渠道有機融合,形成全渠道資源共享。數字世界和物理世界融為同一個世界,將成為新零售行業(yè)發(fā)展的新方向。2018年將會有更多零售企業(yè)塑造其場景,消費者在這些場景中,不是簡單的購買者,他們在購買商品的同時,也傳導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和價值主張。零售業(yè)將轉化為新的生活方式,成為交換價值主張的載體,這會成為零售業(yè)發(fā)展的重要趨向,也會進一步催生新的零售物種。
第二個趨勢:新零售服務商將大量涌現。隨著市場重心從制造商轉向零售商,再到消費者,誰接近消費者誰就是贏家。過去我們認為,做零售只是門店的事情,其實新的服務商在更高維度上推動了門店升級。新服務商的出現,很自然地將零售業(yè)和服務業(yè)的創(chuàng)新融合在一起,進一步延展了零售的定義。新的物種、新的服務商在2018年將大量涌現。市場機會不再局限于中間的經銷商,而在于為零售業(yè)、批發(fā)商做服務,重新塑造新的角色、提供新的商業(yè)模式來服務消費者,這會變成2018年創(chuàng)新的方向。
第三個趨勢:數字化將向產業(yè)上游滲透。數字化進一步從消費者向零售商,最后向上游品牌制造商遷移,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零售業(yè)互聯網化進一步轉向工業(yè)互聯網化。工業(yè)互聯網化不再是中國制造、美國制造,而是互聯網制造。這個制造是基于新商業(yè)基礎設施和消費者需求,將重新定義制造業(yè)。
(作者為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