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遠
摘要:在當今農村中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一直是讓語文教師感到棘手的問題,同時寫作也是學生語文學習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其實,農村學校學生身邊的寫作素材有很多,但由于他們語言知識匱乏,覺得很難將自己熟悉的生活落筆成文,以至于在寫作時常常感到力不從心。實現(xiàn)農村學校語文寫作教學生活化,讓學生學會積累素材,學會寫自己的生活,是很有意義的。
關鍵詞:農村學校 語文作文教學 生活化
美國教育家華特指出:“作文教學就是現(xiàn)實生活的延續(xù)?!贝嗽挷粺o道理,教學活動是我們平時生活的縮寫,離開生活的教學活動是不存在的,而語文作文教學更是離不開生活,尤其是農村學校的作文教學。在農村學校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可以把農村生活的人和事,用情景的形式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
一、農村學校語文作文教學生活化概述
農村語文作文教學生活化是指教師以真實的農村生活為寫作對象,讓學生觀察周圍的生活,通過對自己身邊的人、景、事的觀察,獲得寫作的靈感與素材,促使學生愛上寫作,提高學生語言運用的能力,進而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完善學生人格的一種作文教學策略。農村教師應教會學生將生活與作文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真實而富有個性地寫出對生活的觀察、體驗與理解,這是農村語文作文教學生活化的要求和追求。
農村語文作文教學面對的是擁有眾多寫作對象,卻因為語言知識積累較少而無從下筆的農村學校學生。其實,作文寫作本身就是生活的反映,魯迅的《故鄉(xiāng)》、沈從文的《邊城》都是農村生活原汁原味的寫照。因此,農村學校的作文教學不應只是一種教學活動,更應該成為學生生活活動的過程,成為學生對自己經(jīng)歷最直觀的表達。
二、農村學校語文作文教學生活化存在的問題
1.落后的教學方式
很多農村學校教師認為讓學生多讀書、多做讀書筆記,學生就有話可寫了,而讓學生忽視了身邊活生生的寫作素材。這種做法,脫離了生活實際,脫離了學生實際,是陳舊、落后的教學方式。另外,還有很多農村語文教師是讓學生為了考試而寫作文,甚至有考前預測作文題目的現(xiàn)象發(fā)生。
2.落后的教學觀念
在人們的觀念中,教師是教育的主導,學生是待教育的群體。但事實恰恰相反,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教師應合理地引導學生進行作文寫作,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學習習慣,不斷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寫作習慣,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
3.教師沒有站在學生的角度進行教學
在農村語文作文教學中,有些語文教師僅僅教學生如何套用現(xiàn)成的作文模式,卻很少站在學生的角度去審視教學活動,沒有為學生設計合理的教學內容,致使作文課成了學生學習的負擔。
三、農村學校語文作文教學生活化的策略
1.明確農村學校語文作文教學生活化的目的
教師要理解農村學校語文作文教學生活化的概念及目的,引導學生關注生活、熱愛生活,端正學生的寫作態(tài)度,引導他們制定明確的寫作目標。在指導學生寫作時,教師可以借助身邊的景和事情,激發(fā)學生自我表現(xiàn)的欲望和寫作的熱情,勉勵他們自悟自得,體驗作文寫作的樂趣。
2.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教師應該探究提高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和理解事物能力的辦法,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引導學生觀察身邊的人和事,以及社會上發(fā)生的變化,跳出“為作文而作文,為考試而寫作”的怪圈。
3.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作文觀
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對待寫作,讓學生明白寫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靠平時的不斷積累,需要時刻關注世界的變化和發(fā)展,及大量的閱讀和訓練。
總而言之,農村生活中存在很多的寫作素材,只要教師善于引導農村學生學會觀察,并不斷地閱讀優(yōu)秀美文,學生的寫作能力自然會得到提高。實現(xiàn)農村學校語文作文教學生活化,不僅可以改變農村學校語文作文教學中只重視考試的傳統(tǒng),還可以優(yōu)化教學過程,讓學生成為寫作課堂的主人。
參考文獻:
[1]黃菊初.葉圣陶語文教育思想概論[M].北京:開明出版社,1998.
[2]黃濟.教育哲學通論[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單位: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城頭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