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霜
一、案例描述:
2016年4月18日上午,正在辦公室專心批改作業(yè)的我,突然接到政教處老師的投訴電話:“你班一女生不服從管理,原因是該生把嘴巴涂得很紅,然后還跑掉了?!蓖瑫r傳來監(jiān)控視頻,證實是我班女生小胡,又是儀容儀表問題,于是我氣不打一處來。
記得上個月的儀表嚴管月,小胡因卷劉海,才扣分過。我越想越氣,下課鈴聲一響,我就氣匆匆地趕到教室,小胡正坐在座位上發(fā)呆,我把小胡叫到辦公室,沒讓她坐下,小胡低著頭站在那里,大概過了兩分鐘,我開始說話了。
“為什么跑掉?”我嚴肅地問,卻沒有看小胡一眼。
“正好要上課?!毙『鷶[弄著手指,低聲地回答。
“為什么屢教不改?”我不知不覺地把聲音提高了。
“一直以來,你在其他方面表現(xiàn)得都不錯,但唯獨在儀容儀表方面,做得太糟糕。不管什么時候,你都要明白一點,一個人生活在集體當中要時刻想著集體,這樣才不會大意失荊州。你想一下,如果你是在單位,不遵守規(guī)章制度,做事我行我素,那么久而久之,你還能獲得領導的賞識和同事的信任嗎?希望你以后做事情時,考慮的周全一點,不要太隨意。”看著小胡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我又多說了兩句。
小胡走后,我反思著:有必要這么興師動眾嗎?有。猶疑片刻,我隨即給了自己肯定的答復。小胡的這些壞習慣若是不改掉,可能會影響她的一生,正如我剛才向她說的,如果將來她在工作單位還這樣我行我素,豈不是對她自己的發(fā)展極為不利?再說,我們這是一個班集體,如果今天小胡這樣做了,我一笑了之,那么,明天其他同學也照做,我又該怎么辦呢?一個良好習慣的種子可能在班級里生長的很慢,但一個不良習慣的壞影響很快就會在班級里全面擴散。著名的“破窗”理論已經(jīng)把這種現(xiàn)象闡述得很清楚了。
二、解決方法:
(1)理解、寬容學生
俗話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中學生正處在青少年時期,是人生旅途中最美好的階段。這個階段正是她們最愛美、最想表現(xiàn)美的時期,同時也是她們?nèi)松^、世界觀開始形成的時期。作為班主任,要懂得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設身處地地從學生角度看問題,理解他們,不管他們的出發(fā)點是否正確,給他們心理上充分的自主,本著理解、寬容的角度進行教育。特別是對遭遇屢教不改,桀驁不馴的學生時,我們很容易急躁,如果當時將學生拉來就是劈頭蓋腦的一頓數(shù)落和教訓,結(jié)果學生心里不服,感到厭煩,教育效果自然難以令人滿意。所以,當發(fā)現(xiàn)學生有類似問題時,先理解他們的這種行為有時候不是故意的,只是長期的習慣造成這種行為不能控制,然后耐心、寬容地進行正確合理的疏導。這樣,不但不會使問題擴大,而且更易于老師工作的開展。不然,下面的工作做得再好,也可能于事無補。
(2)耐心引導、樹立正確審美觀
中學生的思想還不成熟,對事物的看法還不完整,喜歡盲目跟風,因而對“美”的理解往往存在著某種偏差。比如時下校園中流行的化妝,燙發(fā),小腳褲,上網(wǎng)聊天,打游戲等現(xiàn)象,都說明了他們還沒有樹立正確的審美觀。而青少年的審美觀,更是決定了一個社會日后的品德、風尚的高低及風氣的好壞。要形成一個品德高尚、風氣良好的現(xiàn)代“和諧”社會,就必須先從良好的審美觀的形成開始。青少年正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和審美觀形成的起步階段,作為班主任有責任對學生進行耐心的引導, 讓其懂得一個人大方得體的打扮,是與其身份,職業(yè),場合相符合的。你們的舞臺是校園,你們的任務是學習,你們的角色是學生,不能像明星那樣化裝打扮,另類時尚,否則就會感到庸俗、受到管教。德國偉大的詩人歌德曾說過:“外在美只能取悅一時,內(nèi)在美方能經(jīng)久不衰。”所以,作為一名學生,應該擁有文明的舉止,強烈的進取心,純潔的心靈,青春的朝氣和高尚的人格,不論走到哪里,都是充滿陽光,都是最美的一道風景線。
(3)遵守紀律、培養(yǎng)集體意識
事實上,很多班主任都明白,這類儀容儀表問題的學生明知有校級班規(guī)的約束,由于控制不了愛美的行動,還是把自己打扮成所謂的“美”,盡管每天過著暗戰(zhàn)心驚。而且這種類型的學生群體,其影響力和破壞力都是無比巨大的,因為在大部分學生眼中,敢無視校級班規(guī),敢于把班主任的話當作“耳邊風”的學生是那么“牛”,這在無形之中就會促使部分學生產(chǎn)生向其學習的念頭,如果讓部分學生產(chǎn)生了這種念頭并任其發(fā)展,那班級紀律將處于混亂狀態(tài)。正因為如此,班主任必須對這些學生及時采取引導措施,要讓他們知道: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集體之所以構(gòu)成一個集體,首要的原因就是由規(guī)章制度構(gòu)成的大家共同認同的文化紐帶塑造著大家合情合理的行為,集體中的任何一員在言行上出現(xiàn)了問題,都必須得到及時的糾正,否則不僅對個體的成長不利,同時對集體的良性發(fā)展也極為不利。所以,不管什么時候,都要明白一點,一個人生活在集體當中要時刻想著集體,要有集體意識。
三、教育效果
教育,是對生命個體的尊重和理解,是對人的內(nèi)在潛能的開發(fā)和拓張,讓學生健康地成長,需要一種平和的心境,一種智慧的胸襟,一種獨特的魅力,這一切必須以寬容為基礎。學生犯了錯誤,大多數(shù)都會后悔,希望得到寬容、諒解。正是站在寬容的基礎上,理解她、引導她,感化她,該生的儀容儀表規(guī)范了,學習也進步了,對班級的工作也積極了。在今天的職業(yè)高中里,中學生的儀容儀表一直是個頭疼的問題,但只要我們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以理解、寬容的心來耐心引導學生、感化學生,相信一定能妥善處理好中學生的儀容儀表的問題,讓學生健康成長。教師,不僅應該傳道、授業(yè)、解惑,更應該是學生成長路程中的指導者、引路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