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夫
如果是初學攝影的朋友,看到25毫米的鏡頭規(guī)格可能會覺得有些奇怪,這似乎并不是常見的鏡頭焦段。但如果對攝影已有一定了解,或是從膠片時代走來的用戶,想必對25毫米的鏡頭就比較熟悉了。
舉個例子,在世界范圍內都享有盛名的攝影師約瑟夫·寇德卡,就曾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使用25毫米鏡頭進行創(chuàng)作。而對蔡司而言,25毫米也有著特殊的意義:早在單反卡口EXA卡口的時代,蔡司就已經開始制造25毫米定焦鏡頭。
今天,我們試用的25毫米鏡頭則是同類產品里最新款:蔡司Milvus 25mm F1.4。
分辨率測試
拍風光要用小光圈是所有攝影師在剛接觸相機時就會聽到的一條“鐵律”,但隨著技術的累積,鏡頭成像不斷進步,這一“鐵律”已經在很大程度上被打破了。如圖02,雖然主要是出于測試鏡頭成像的原因,不過這張f/1.4光圈全開的照片已經有了很好的畫質表現(xiàn)。
從這張照片的中心及邊緣放大圖像圖03、04也能看出,在中心位置,這只鏡頭全開光圈時的表現(xiàn)已經非常不錯,成像銳利清晰,和f/8時沒有太大差距。而在邊緣位置,和小光圈時對比,f/1.4雖有一定的分辨率下降問題,但整體細節(jié)依舊保留較好,沒有出現(xiàn)“崩邊”現(xiàn)象。
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大光圈時畫面存在較明顯暗角,除非追求特殊效果,否則在后期時應注意矯正。
畸變及色散控制
對廣角鏡頭而言,除了自然風光,拍攝建筑也是其目標用戶的主要需求之一。而一只鏡頭想要勝任建筑攝影,除了有出色的分辨率,還需要良好的畸變控制。
在我看來,按畸變控制能力劃分,鏡頭可以分為三個級別:1、畸變控制接近完美,基本無需后期處理;2、有一定畸變,但比較規(guī)整,后期能輕松矯正;3、有一定畸變,但變形不規(guī)整,通過后期也很難矯正。
就實用來說,鏡頭的畸變控制能力只要達到第二層次即可正常使用。而作為發(fā)布時就主打畸變控制的蔡司Milvus系列鏡頭,其畸變控制能力自然應達到第一級水準。
經過實測,Milvus 25mm F1.4鏡頭雖然視野廣闊,卻依然擁有很好的畸變控制能力。從圖05可以看出,在拍攝建筑時,畫面線條平直,沒有出現(xiàn)明顯畸變情況。
此外,使用大光圈廣角鏡頭,除了畸變,色散也是可能遇到的問題。為此,我們也專門進行了測試。從圖06可以看出,即使在較暗的背景內,亮度較高的花瓣周圍也沒有出現(xiàn)明顯的色散情況,這樣的色散控制能力令人十分滿意。
虛化與整體使用感受
如果只是廣角鏡頭,那么拍攝范圍仍比較有限,但如果這只廣角鏡頭還擁有F1.4大光圈,那么創(chuàng)作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關于光圈,一直有這么一句話在器材圈流傳:“光圈到F1.4后,世界就變了?!?img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18/01/13/sesj201801sesj20180125-5-l.jpg" style="">
對廣角鏡頭來說,大光圈帶來的虛化效果能營造別樣的氛圍感,因此我們也專門測試了這只鏡頭的虛化能力。從圖07不難看出,雖然是一只廣角鏡頭,但在使用25厘米的最近對焦距離拍攝時,畫面的虛化效果還是非常明顯的。
綜合以上我們的測試結果,蔡司 Milvus 25mm F1.4鏡頭在成像方面幾乎無可挑剔,除了大光圈暗角外,它在分辨率、色散及畸變控制和虛化幾個方面的表現(xiàn)都非常不錯。如果還要說不足,那么這只鏡頭1225克的重量或許能算上一個。不過能夠在25毫米這個焦距做到F1.4光圈,如此重量也在情理之中。
另外,得益于良好的分辨率表現(xiàn)和色散控制,Milvus 25mm F1.4無疑是一只非常適合星空攝影的鏡頭。期待在你的手中,讓這只鏡頭記錄下更美的光影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