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金麗
敦煌有著悠久的歷史,其獨特地理位置和環(huán)境造就了其多樣化的民族文化的融合發(fā)展。在堯舜禹時代,敦煌被叫做“三?!?;春秋時期,因地產美瓜,被稱作“瓜州”。戰(zhàn)國時期,月氏強大,吞并敦煌,秦漢時期,北方匈奴崛起,擊敗月氏,占據敦煌,直到漢武帝擊敗匈奴,將河西地區(qū)收復,敦煌才回到中原王朝的版圖。
百戲,一種古代樂舞雜技的表演,類似體操墊上技巧動作、雜技表演動作。敦煌莫高窟初唐第220窟,南壁《阿彌陀經變》中,有幅童子倒立圖——疊羅漢,類似大眾啦啦操最后的動作定型。而敦煌莫高窟盛唐第79窟中有三幅圖像,分別為雙臂分腿手倒立、下腰、單臂分腿手倒立,這跟現代體操的墊上技巧動作十分相似,在雜技表演中也有出現。
民間傳統(tǒng)項目包括兒童游戲、武技、保健類體育項目。民間傳統(tǒng)中有很多兒童游戲,敦煌壁畫也涉及到許多,例如蹴鞠、彈弓、聚沙游戲、兒童舞蹈、藏鉤、童子步打球等。易紹武有提到:“敦煌有關武術的壁畫,以相撲和摔跤為主、武術器械中主要以矛盾演練和對打為主”。而綜合古代武舉制的選拔內容,我們可知道,傳統(tǒng)的武技包括劍術、舞武、徒手格斗、角抵、射箭、舉鼎與拓關、馬上競技等。行氣術、引導術、按摩術等體育類項目也出現在敦煌壁畫中,其具有“五禽戲”的保健功能,而從石江年的文中不難看出,敦煌時期的人們會在端午節(jié)登高,根據其獨特的地理優(yōu)勢,進行滑沙之樂、打醋彈等風俗節(jié)慶。
射箭包括射活動、狩獵、戰(zhàn)爭,而射活動包括步射和騎射。敦煌莫高窟五代第61窟繪有釋迦摩尼成佛前的體育鍛煉,他以鐵豬、鐵鼓、鐵羊等為射箭靶子進行射箭。儒家有“射不主皮”之說,指的是“禮射”。與禮射對應的是射“主皮”,即不追求美觀與風度,只看重殺傷力,注重射擊穿透皮甲的力度。在軍事訓練上用途廣泛,而馬球也是當時的軍事訓練之一(其對軍隊的作用相當于二戰(zhàn)時期的德國體操)。馬球競技項目很強,和古代以騎兵為主的作戰(zhàn)形式相似,既鍛煉身體素質又培養(yǎng)機智靈敏的反應能力,能提高策馬作戰(zhàn)的技能和實踐能力。
敦煌自古是軍事重鎮(zhèn),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敦煌體育文化具有強烈的尚武氣息。從月氏到匈奴到西漢王朝,再到唐朝吐蕃的占領,敦煌一直都處在不安定的狀態(tài)??巩愖迦肭?、保家衛(wèi)國、習武自衛(wèi),促進敦煌古體育的發(fā)展。此外,敦煌東臨三危山,西接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南靠祁連山,北接北塞山,自然環(huán)境不同于中原的安穩(wěn),具有顯著的草原文化特征:弓箭和馬是游牧經濟的主題,是當地的生產資料,多數的體育項目發(fā)展也跟生產資料有關,人民娛樂養(yǎng)生、習武自衛(wèi)也由此而來。
張騫出使西域,打開絲綢之路后,敦煌迎來了民族文化大融合的發(fā)展。絲綢之路促進發(fā)展了敦煌體育文化,使敦煌成為中國、印度、希臘、伊斯蘭四個文化體系交融的地方。敦煌文化深受中原因素的影響,有著獨特的中原情結——過寒食節(jié),除此之外,在表演性的體育項目中加上音樂,這種行為符合中原的禮樂的思想和審美。
敦煌當時是漢胡雜居之地,所以敦煌的壁畫描繪有許多粟特人,同時也滲透一種粟特文化。敦煌壁畫也有很多類似印度舞蹈的“手語”動作,包括敦煌壁畫的飛仙服飾也可以看出,其有著西域服飾的特點和轉變。
宗教文化的盛行促進了體育文化的發(fā)展,尤其是“百戲”。“行像供養(yǎng)時要以百戲為前道”,百戲里面包含了許多體育活動。敦煌當時的寺院具有全方位功能——佛事活動、文化傳授、社會救濟、體育場所等,類似歐洲早期大學的發(fā)展。李重申曾對寺廟轉變進行探究:“吸引香客、爭取群眾來維持自身的生存,利用百姓喜歡的體育文化活動來擴大自身的影響”。宗教的發(fā)展進一步地促進古體育的發(fā)展。
中國古代體育的功利性和用途性較強,目的十分明確,并沒有從生產屬性和宗教屬性剝離出來,它與當時的政治社會背景密切相關。敦煌的體育項目更是與生存、宗教、中西文化結合,但總的來說,仍處于一種亞體育文化的形態(tài)。
[1]李海峰,汪敏.從敦煌壁畫透視古代體育文化的繁榮[J].蘭臺世界,2015(33):145-146.
[2]路志峻.論敦煌文獻和壁畫中的兒童游戲與體育[J].敦煌學輯刊,2006(04):85-88.
[3]馬興勝.敦煌體育文化的歷史成因和社會文化背景分析[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5(04):38-40.
[4]石江年.敦煌古代體育文化植根的地域性因素考釋[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01):58-60.
[5]石江年.敦煌壁畫和文書中古代體育文化的源流及其發(fā)展形態(tài)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4.
[6]李重申,韓佐生.敦煌佛教文化與體育[J].敦煌研究,1992(02):8-10+18-120.
[7]崔樂泉.敦煌民俗與古代民族體育活動兼論民俗文化對民族體育的影響[J].浙江體育科學,1992(02):40-43.
[8]易紹武.敦煌壁畫中所見的古代體育[J].敦煌學輯刊,1985(01):1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