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華
(江油市中醫(yī)醫(yī)院 四川 江油 621700)
髖關節(jié)置換術不但可以減輕患者關節(jié)疼痛感,還可以令患者髖關節(jié)活動能力恢復。但術后患者常出現靜脈血栓、低熱等并發(fā)癥,對患者術后康復造成影響[1]。為提高患者術后恢復速度,防止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現給予我院行髖關節(jié)置換術患者艾灸治療,具體情況如下。
選取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60例行髖關節(jié)置換術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將其按照隨機數字法平均分為研究組(30例)和對照組(30例)。對照組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齡在61~82歲,平均年齡65.4±4.9歲。研究組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齡在60~83歲,平均年齡66.6±5.5歲。兩組間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對照組患者予以常規(guī)護理干預,研究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加以艾灸治療。取雙足涌泉穴,患側、風市、環(huán)跳、髀關穴,以艾條距穴位處皮膚2~3cm溫和灸,每天1次,每次5~7min,持續(xù)治療10天[2]。
統(tǒng)計兩組患者傷口滲出天數、低熱持續(xù)天數、局部腫脹天數及術后疼痛天數。
檢測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凝血指標,包括纖維蛋白原(FBI)、部分凝血酶原時間(APTT)、凝血酶原時間(PT)及D2聚體水平。
統(tǒng)計分析采用SPSS 19.0軟件,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使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使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患者傷口滲出天數、低熱持續(xù)天數、局部腫脹天數及術后疼痛天數均較對照組短(P<0.05)。具體的數據如下表1統(tǒng)計。
表1 兩組患者癥狀持續(xù)天數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癥狀持續(xù)天數對比(±s)
術后疼痛天數對照組 30 4.52±1.33 3.61±0.34 6.42±1.92 10.37±2.02研究組 30 2.42±1.19 1.52±0.22 4.24±2.13 7.43±2.21 P值 / <0.05 <0.05 <0.05 <0.05組別 例數 傷口滲出天數低熱持續(xù)天數局部腫脹天數
干預前兩組患者凝血指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干預后研究組患者凝血指標較對照組改善顯著(P<0.05)。具體的數據如下表2統(tǒng)計。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凝血指標對比(±s)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凝血指標對比(±s)
注:與對照組比較,a表示P<0.05
指標 對照組 研究組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PT(s) 11.2±0.6 11.6±0.1 11.2±0.5 12.0±0.6a APTT(s) 26.3±1.8 32.9±0.8 25.7±2.1 31.2±0.7a TT(s) 15.0±0.8 18.3±0.4 14.9±1.1 18.8±0.6a FIB/(g/l) 3.66±0.9 2.93±0.69 3.70±0.7 3.12±0.83a D2 聚體(ng/ml) 901.5±65.4 534.80±65.81 897.64±95.67 651.82±85.29a
艾灸具有活血通經、溫經散寒、扶正補虛的作用,目前被廣泛應用于臨床治療中。行髖關節(jié)置換術患者一般氣血均虧,加上行髖關節(jié)置換術患者一般為老年人,老年人身體機能較差,術后恢復緩慢。且會因手術創(chuàng)傷而出現應激反應及炎癥反應,進而機體出現低熱現象,甚至可能因為手術傷口感染而出現高熱現象。而通過艾灸可促進血液循環(huán),幫助患者平穩(wěn)度過低熱期。且艾灸具有抗炎功效,不但可以抑制自身炎性反應,還可以拮抗細菌感染,促進傷口愈合。同時艾灸可以調節(jié)機體代謝及免疫系統(tǒng),緩解患者疼痛及腫脹感[3]。
骨科手術一種嚴重的并發(fā)癥為下肢靜脈血栓,患者行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容易發(fā)生下肢靜脈血栓,其可能引起致命性的肺栓塞,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而D2聚體與凝血4項指標聯合檢測,可以反應機體凝血狀態(tài),可預測機體出現下肢靜脈血栓的可能性。在本次研究中,通過艾灸足底涌泉穴,達到活血化瘀的目的,促進血液循環(huán),促使靜脈血管內血液有效回流,避免出現血液淤積現象,緩解患者疼痛感,減輕患肢腫脹、防止發(fā)生下肢靜脈血栓。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組患者傷口滲出天數、低熱持續(xù)天數、局部腫脹天數及術后疼痛天數均較對照組短。干預后研究組患者凝血指標較對照組改善顯著。結果可見,艾灸可以患者患者臨床癥狀,降低患者靜脈血栓發(fā)生率。
綜上所述,在行髖關節(jié)置換術患者護理中加以艾灸治療,可顯著改善患者凝血指標,降低患者靜脈血栓發(fā)生率,縮短患者癥狀消失時間,療效確切,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1]錢鈴鈴.艾灸對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恢復的護理療效觀察[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6,32(20):150-151.
[2]姜會枝,楊心靈,徐振偉.艾灸穴位治療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尿潴留的療效觀察及護理[J]. 護士進修雜志,2011,26(6):550-552.
[3]李凱,彭宇.艾灸對人工髖關節(jié)置換患者凝血功能指標影響的研究[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6,8(30):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