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超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蓬勃發(fā)展和不斷進步,在人民幣匯率、利率和銀行的負債關系方面也浮現越來越多的問題。其中,央行資產負債表是我國的貨幣政策的基本依據,同時,這一要素與人民幣的匯率和利率也存在著不可分割的聯系。因此,本文對人民幣匯率、利率與中國央行資產負債之間的關系進行了一系列分析和研究,希望可以對我國的經濟發(fā)展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匯率;利率;中央銀行資產負債
一、貨幣供應量過度擴張的原因
中國央行資產的過度膨脹從而造成的貨幣供應量過度擴張的現狀。
結合國情來看,這在很大程度上是我國的人民幣匯率制度造成的。在從1994年之后的十年左右的時間,人民幣的匯率所采取的是釘住匯率制度,這種制度是與美元掛鉤的,實行這一政策主要是為了保障我國的對外出口與外資引進可以順利的進行,從而可以列我國的經濟發(fā)展與人口就業(yè)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因為這一政策的實施,使我國的外匯儲備迅速增加,外資也大量的流入,外資也大量流入的情形,結果導致外匯供大于求的問題。因此面對外匯供求失衡的情況下,為了使人民幣的匯率不出現較大的波動,因此中國央行采取了投放大量貨幣與外匯買進的措施,這一措施實施之后,外匯的總體規(guī)模以及在央行中所占的比例不斷增長。由于貨幣的大量投放,使得國內市場出現了通貨膨脹。雖然之后央行采取的一定的措施來緩解這一現象,如擴大人民幣匯率的浮動區(qū)間,但央行中的外匯占款仍然在2005年之后的八年時間內迅速增長,這種持續(xù)增長的現狀進一步使中國央行內的資產規(guī)模不斷增加。在這樣的局面下,央行只能進一步購進大量外匯,以免使人民幣的匯率出現大幅的波動。由此可見,中國央行所采取的人民幣匯率制度是造成央行資產規(guī)模以及貨幣供應量不斷膨脹的主要原因。
二、貨幣沖銷政策
央行的資產規(guī)模與人民幣匯率之間存在著密不可分的聯系。為了使人民幣匯率避免出現大幅波動,央行不斷采取各種各種措施,如管控基礎貨幣的數量以及穩(wěn)定利率等措施。具體措施有以下幾個方面:
1.央行票據:這主要是為了控制國內基礎貨幣的數量,央行通過發(fā)行票據的方式回收基礎貨幣,同時,要使央行票據的利率低于外匯儲備的利率,這樣才能使央行的貨幣政策能夠持續(xù)進行。
2.控制存款準備率及利率:央行大幅度提升存款準備率使得基礎貨幣大量回收,同時要加大力度控制貨幣乘數從而避免貨幣供應量的大幅擴張,在這兩者的基礎上,央行的存款準備率不得超過央行票據的利率,這樣可以有效控制央行實行貨幣政策的成本。同時,對存款利率的上限要加以控制,這樣可以使因外資的不斷流入而引起的人民幣升值壓力得以有效緩解,從而使央行資產縮水的問題得到較為妥善的解決。
3.商業(yè)銀行:商業(yè)銀行是央行與貨幣市場溝通的主要途徑,央行提高存款準備率,商業(yè)銀行因此要向央行上繳大量的存款準備金,因此,各商業(yè)銀行要對存款利率的上限進行控制,這樣可以有效保障商業(yè)銀行的盈利能力,在此基礎之上上繳存款準備金,這樣也可以使央行“貨幣沖銷”的部分成本由商業(yè)銀行分擔。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央行的“貨幣沖銷”政策可以通過控制利率的手段而得以持續(xù)進行。
三、貨幣管制手段引發(fā)的問題
1.很長時間以來,央行雖然通過控制利率的手段使“貨幣沖銷”政策的實施成本得到了有效地控制,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對我國金融市場以及資源配置造成了一些不利的影響,從而影響了中國的宏觀經濟發(fā)展。
2.貨幣管制手段使中國一定程度上出現了投資規(guī)模過大以及產能過剩的問題,從而對居民的財產性收入增加產生了一些不利的影響,因此對我國國內市場的發(fā)展造成了一定的抑制作用,因而使中國的經濟增長中的出口部分的比例不斷增加,這使得央行只能買進大量外匯以及投放基礎貨幣,從而使人民幣匯率避免出現大幅波動,但這一措施又使得央行的資產負債表大幅擴張,從而進入一種惡性循環(huán)。
這意味著,從長期來看,唯有利率也必須市場化才是解決中國央行資產負債表的持續(xù)擴張問題的關鍵。
四、利率市場化政策
中國下一步金融改革的核心內容是實現人民幣匯率的市場化及開放資本賬戶。同時,從普遍情況來看,如果在實現利率及匯率的市場化之前就開放資本賬戶則有可能引起貨幣危機。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中國實現利率的市場化是極為必要的,只有實現利率的市場化,才能對外資流人中對中國匯率的影響進行有效地調節(jié)。所以,要進行匯率市場化則必須首先進行利率的市場化改革。
五、利率的完全市場化的影響
利率市場化改革會給央行資產負債表的財務健康造成巨大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會使央行的財務成本增加:如果利率市場化改革使得央行票據的利率提高,那么央行的財務成本也會隨之提高;如果利率市場化改革使商業(yè)銀行的存貸款利差縮小,會給商業(yè)銀行的盈利能力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從而無法及時向央行上繳存款準備金,進而對央行貨幣政策的持續(xù)進行造成不利影響。若出現這種情況,那么央行則只能增加央行票據的發(fā)行量。如果央行要維持較高的存款準備金率,那么央行只能向商業(yè)銀行支付較高的利息。因此,無論出現哪種情況都會使央行的財務成本增加。
2.中國目前的情況是資本仍然極為缺乏,所以,如果利率市場化改革使中國的利率水平大幅提高并且超出國際利率的水平,那么則極有可能使央行的負債成本上升,從而使收益降低。
3.如果利率市場化改革引起人民幣的升值,那么將會使央行的資產出現縮水現象。
六、結語
以上分析說明:中國央行資產負債的過度膨脹及結構失衡與人民幣匯率及利率沒有完全市場化有關,而人民幣匯率及利率的市場化又會給中國央行的財務健康狀況帶來威脅。這意味著,中國央行面臨著重大挑戰(zhàn)及兩難選擇。
因為這些問題與央行的貨幣政策及人民幣利率及匯率的市場化改革密切相關,所以會對中國的整體經濟發(fā)展產生巨大影響,因此一定要到以上問題進行妥善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