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 華
(睢寧縣人民醫(yī)院神經(jīng)外科,江蘇 睢寧 221200 )
顱腦外傷患者血糖、血肌酐水平與其病情轉(zhuǎn)歸的關(guān)系
翁 華
(睢寧縣人民醫(yī)院神經(jīng)外科,江蘇 睢寧 221200 )
目的:分析顱腦外傷患者血糖、血肌酐的水平與其病情轉(zhuǎn)歸的關(guān)系。方法:對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間在睢寧縣人民醫(yī)院就診的74例顱腦外傷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根據(jù)GCS(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評分的不同將其分為輕度組(n=22,GCS評分為13~15分)、中度組(n=37,GCS評分為9~12分)和重度組(n=15,GCS評分為3~8分)。對三組患者均進行血糖檢測和血肌酐檢測,并觀察比較其血糖、血肌酐的水平。對三組患者均進行為期1年的隨訪,并觀察比較其預后的情況。結(jié)果:1)在傷后1 d、傷后1周和傷后1個月,輕度組患者血糖的水平均低于中度組患者,中度組患者血糖的水平均低于重度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在傷后1 d、傷后1周和傷后1個月,輕度組患者血肌酐的水平均低于中度組患者,中度組患者血肌酐的水平均低于重度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3)輕度組患者的預后不良率低于中度組患者,中度組患者的預后不良率低于重度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顱腦外傷患者血糖、血肌酐的水平與其病情的嚴重程度呈正相關(guān)。高血糖狀態(tài)和高血肌酐狀態(tài)會嚴重影響顱腦外傷患者病情的轉(zhuǎn)歸。
顱腦外傷;血糖;血肌酐;病情轉(zhuǎn)歸
顱腦外傷是神經(jīng)外科的常見病,是指外界暴力直接或間接作用于頭部造成的損傷。此病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不同程度的頭痛、意識及運動障礙、嘔吐等。相關(guān)的文獻報道指出,顱腦受損會影響下丘腦及垂體前葉的功能,使神經(jīng)內(nèi)分泌細胞的結(jié)構(gòu)和功能發(fā)生變化,從而可破壞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平衡,引起血糖上升[1]。在本研究中,筆者對在睢寧縣人民醫(yī)院就診的74例顱腦外傷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旨在探討分析顱腦外傷患者血糖、血肌酐水平與其病情轉(zhuǎn)歸的關(guān)系。
隨機選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間在睢寧縣人民醫(yī)院就診的74例顱腦外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這74例患者中有男性47例,女性27例;其年齡為34.3~67.3歲,平均年齡(50.8±6.4)歲;其中受傷原因為發(fā)生車禍的患者有34例,為從高處墜落的患者有21例,為跌倒摔傷的患者有15例,為其他原因的患者有4例。根據(jù)GCS(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評分的不同將這74例患者分為輕度組(n=22,GCS評分為13~15分)、中度組(n=37,GCS評分為9~12分)和重度組(n=15,GCS評分為3~8分)。三組研究對象的基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受傷至入院就診的時間<12 h。2)未合并有其他部位的損傷。
1)合并有其他重要器官的器質(zhì)性疾病。2)在入院前使用過激素或含糖的藥物。3)合并有糖尿病。
分別在患者傷后1 d、1周和1個月,采集其晨間空腹靜脈血3 ml。使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其血糖(檢測方法為葡萄糖氧化酶法)。采用CS-600B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血肌酐檢測,檢測方法是:待血樣凝固后,將其放入37℃的保溫箱內(nèi),存放45 min。然后在血樣中加入抗凝劑,并以3000 r/min的速度對其進行離心處理(離心時間為5~10 min)。采集血清,然后對血清中肌酐的含量進行測定。
1)觀察患者血糖、血肌酐的水平。血糖的正常參考值:3.9~6.1 mmol/L。血肌酐的正常參考值:88.4~176.8 μmol/L。2)對患者進行為期1年的隨訪,并觀察其預后情況。采用GOS量表(格拉斯哥預后量表)評價患者的預后情況?;謴土己茫夯颊叩腉OS評分為5分。中度殘疾:患者的GOS評分為4分。重度殘疾:患者的GOS評分為3分。處于植物生存狀態(tài):患者的GOS評分為2分。死亡:患者的GOS評分為1分。預后良好率=(恢復良好例數(shù)+中度殘疾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00%。預后不良率=(重度殘疾例數(shù)+處于植物生存狀態(tài)或死亡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00%。
將本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均錄入SPSS 18.0軟件中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血糖、血肌酐的水平用(±s)表示,采用t檢驗,預后良好率和預后不良率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傷后1 d、傷后1周和傷后1個月,輕度組患者血糖的水平均低于中度組患者,中度組患者血糖的水平均低于重度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不同時間點三組患者血糖水平的比較(mmol/L,±s)
表1 不同時間點三組患者血糖水平的比較(mmol/L,±s)
組別 n 傷后1 d 傷后1周 傷后1個月輕度組 22 7.41±2.45 6.99±1.56 5.68±0.67中度組 37 8.37±3.45 7.98±2.48 6.71±1.45重度組 15 12.42±3.58 10.02±2.86 8.64±1.68 t值 11.85 7.61 22.41 P值 0.0000 0.0010 0.0000
在傷后1 d、傷后1周和傷后1個月,輕度組患者血肌酐的水平均低于中度組患者,中度組患者血肌酐的水平均低于重度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不同時間點三組患者血肌酐水平的比較(mmol/L,±s)
表2 不同時間點三組患者血肌酐水平的比較(mmol/L,±s)
組別 n 傷后1 d 傷后1周 傷后1個月輕度組 22 46.75±2.85 131.42±3.42 80.15±6.42中度組 37 49.86±3.15 148.52±4.24 93.42±7.12重度組 15 56.54±2.12 224.51±10.42 104.45±5.46 t值 52.19 1253.07 62.63 P值 0.0000 0.0000 0.0000
輕度組患者的預后不良率低于中度組患者,中度組患者的預后不良率低于重度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表3 三組患者預后情況的比較
顱腦外傷是神經(jīng)外科的常見病。此病具有病情復雜、進展快、致死率和致殘率均較高等特點。盡早對顱腦外傷患者病情的嚴重程度進行準確的評估并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對挽救其生命、改善其預后具有重要的意義。彭德勇[2]在臨床研究中證實,顱腦外傷患者血糖、血肌酐、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的水平與其病情的嚴重程度密切相關(guān),盡早對其進行血糖檢測、血肌酐檢測有助于判斷其預后情況。相關(guān)的文獻報道指出,在傷后1 d、傷后1周,顱腦外傷患者的血糖均處于高水平狀態(tài),隨著時間的推移,其血糖的水平會逐漸下降。筆者認為,導致顱腦外傷患者的血糖處于高水平狀態(tài)的原因是:1)腦干、下丘腦損傷可導致顱腦外傷患者的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被激活,從而可促進其兒茶酚胺及胰高糖素的分泌,使得其肝糖元被大量分解,進而可導致其血糖升高[3]。2)腦部中線結(jié)構(gòu)移位可導致顱腦外傷患者發(fā)生下丘腦及垂體前葉功能異常,從而可加快其體內(nèi)糖原的消耗,進而可導致其血糖升高。3)在治療顱腦外傷的過程中,臨床醫(yī)生通常會使用大劑量的糖皮質(zhì)激素類藥物對患者進行治療[4]。這也是引起顱腦外傷患者血糖升高的原因之一。通過分析本研究中三組患者血糖的水平發(fā)現(xiàn),重度組患者血糖的水平高于中度組患者,中度組患者血糖的水平高于輕度組患者。這說明,顱腦外傷患者血糖的水平與其病情的嚴重程度呈正相關(guān)。通過分析三組患者血肌酐的水平發(fā)現(xiàn),重度組患者血肌酐的水平高于中度組患者,中度組患者血肌酐的水平高于輕度組患者。這說明,顱腦外傷患者血肌酐的水平與其病情的嚴重程度呈正相關(guān)。通過分析三組患者的預后發(fā)現(xiàn),重度組患者的預后不良率高于中度組患者,中度組患者的預后不良率高于輕度組患者。這說明,顱腦外傷患者血糖、血肌酐的水平與其病情的轉(zhuǎn)歸密切相關(guān)。
綜上所述,顱腦外傷患者血糖、血肌酐的水平與其病情的嚴重程度呈正相關(guān)。高血糖狀態(tài)和高血肌酐狀態(tài)會嚴重影響顱腦外傷患者病情的轉(zhuǎn)歸。因此,在對顱腦外傷患者進行治療時,應盡早檢測其血糖、血肌酐的水平,并根據(jù)其實際情況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以改善其預后。
[1]劉德強.顱腦損傷后血糖和生化指標與預后相關(guān)性研究[J]. 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 2009, 47(6):142.
[2]彭德勇.腦外傷患者血糖、尿素、肌酐、白細胞水平變化與預后的關(guān)系[J]. 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 2010, 7(26):41-42.
[3]向軍, 張建國. 重度顱腦損傷病人血糖變化與病情及預后的關(guān)系[J].醫(yī)學臨床研究, 2000, 17(3):202-203.
[4]林紹鵬, 葉珊, 魏偉民. 血肌酐水平預測腦干出血預后的價值[J].中華生物醫(yī)學工程雜志, 2013, 19(3):197-199.
R651.1+5
]B
]2095-7629-(2017)21-0060-03
翁華,男,1969年11月出生,漢族,籍貫:江蘇睢寧,本科學歷,副主任醫(yī)師,研究方向:神經(jīng)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