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時代的發(fā)展是法治理念迅速發(fā)展的時代,大學生做為新時代的重要主體組成部分,更加需要在法律意識方面予以提升,做好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yǎng)則成為當前大學生教育中極為重要的工作。分析大學生法律意識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探究大學生法律意識培養(yǎng)路徑需要引起教師的高度關注,并予以積極研究。
關鍵詞:法律意識;大學生教育;問題與對策
一、提高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必要性
提高大學生法律意識,是促進培養(yǎng)出符合現(xiàn)代化發(fā)展的人才需要,是建設社會主義依法治國長遠方針的要求?,F(xiàn)代國際競爭日益激烈,這種競爭是國力的競爭、經濟的競爭、科技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提高大學生法律意識,增強紀法觀念,培養(yǎng)適應我國社會市場經濟、遵紀守法的一代新人,在觀念和行為上與國際接軌,依法維護國家利益才是培養(yǎng)人才的重要目標。
提高大學生法律意識,是全面提高大學生素質的內在要求。法律素質是大學生整體素質的一部分,隨著依法治國方略的不斷加深,對國民法律素質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法律意識的提高不僅僅受到思想道德教育的影響,還會受到文化知識成分的影響。這就要求擴大大學生的知識面,增強大學生的判斷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從而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培養(yǎng)“四有”新人提供強大支撐力。
提高大學生法律意識,是引導和保障大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保證。提高大學生法律意識,有利于培養(yǎng)大學生分辨是非,依據(jù)法律辦事,抵御不良社會現(xiàn)象的能力,并且可以將法律作為自己的保護工具來依法維護自己的利益,有利于加強社會的法制建設,維護社會的穩(wěn)定。
二、提高大學生法律意識的若干完善措施
(一)優(yōu)化社會大環(huán)境,改善家庭小環(huán)境,打造良好法制教育條件
我國當前社會位處于基本的法制社會,在社會中還會有一些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存在,雖然我國的法治社會建設有了很明顯的效果,但是距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依法治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任重而道遠。在這個過程中,要求司法人員做到公平公正,保證國家司法人員做到依法辦事,貫徹“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為大學生提高法律意識營造良好的外界環(huán)境。在此同時,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yǎng)還會受到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改善家庭教育模式刻不容緩。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有效的培養(yǎng)孩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以及人生觀,良好的家庭氛圍有利于使孩子心中懷有愛的情懷,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從而達到有效減少和避免大學生違法犯罪的行為發(fā)生。還可以在社會或者學校里建設一些家庭教育培訓機構,通過這樣的方式培訓家長對教育孩子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引導,以便家長更好的培育有高素質的孩子。
(二)加強校園法治宣教環(huán)境建設
在學校內,我們可以采取“依法治?!钡姆绞絹磉M行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培養(yǎng)。從而在校園內形成濃厚的法律氛圍,并在國家法律許可的情況下,制定相關的學校紀律和制度,提升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在日常的校園活動中,適度的開展一些有關法律的主題鮮明的辯論會、討論會以及模擬法庭等相關活動,讓不同專業(yè)、不同年級的大學生自己親身經歷和感受此次活動,可以獲取到更多的法制教育和法律啟迪。在每年的法制宣傳日,在校園內舉行法律講堂以及法律知識記憶比賽等活動,對學校大學生進行普法教育。除此之外,學??梢蚤_設選修課程,讓學生通過選修法律,了解到并獲得更多的法律知識,加深對法律的認識和應用。
(三)關心和回應學生心理需求
想要做好大學生的心理疏導工作,提高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同樣是大學生法律意識提升的重要措施之一。現(xiàn)代很多大學生會經常做出一些違反法律的事情,并不是因為這些大學生不懂法律,而是因為其心理素質較差,難以承受不了自己所面臨問題給自己的壓力而造成的心理扭曲,從而導致大學生采取一些極端的或者偏激的方式來處理,比如:馬加爵殺人案、藥家鑫殺人案等典型的案例。如果大學生經受過心理的疏導和家庭與同學的幫助關懷,就不會發(fā)生最后的殺人悲劇。所以做好大學生的心理疏導工作是至關重要的,在學校課程中多開設一些心理輔導的課程介紹,多在學校進行心理輔導方面的宣傳,學校和老師也要多多的關懷學生的內心想法,并及時的處理學生心理問題。
(四)改善教學和課程設置
要想提高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學校應該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更換新的相關課程的教學理念,借助現(xiàn)代化教學方式,采用理論與操作相結合的方式,來加深大學生對法律的了解,激發(fā)大學生對法律的學習熱情與欲望。教師在進行課本內容講授過程中,可以盡量減少理論式教學,通過現(xiàn)實存在的例子展開形象化教學,并且適當?shù)募尤胩幚砑m紛時所用到的法律條文,引導大學生正確使用法律條文,合理合法維護自己的權益。在此之外,學校應開設實用性的法律課程,通過學生自己處理問題的方式,讓學生更直接的了解法律,更好的認識法律,從而培養(yǎng)出懂法、守法、用法的新一代大學生。
三、結語
大學生法律意識的構建絕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其需要教師對學生從內心予以關心和愛護,從校園氛圍中予以構建和體系化促進,需要家庭給予學生良好的引導和教育,更加需要社會大環(huán)境為學生的法律意識提升營造濃郁氛圍。大學生也需要就自身的法律意識予以關注,通過相關法律知識的學習達到自身法律綜合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柳倩宇.當代大學生法律意識培養(yǎng)的途徑探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4(02):46-47+78.
[2]申自強.新時期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yǎng)路徑探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4(16):40-42.
[3]王海波,楊向榮.自媒體時代大學生法律意識培育的困境與對策[J].思想教育研究,2016(03):91-94.
作者簡介:鄒津寧(1981.10-),女,漢族,湖南省新化縣人,博士學歷,講師職稱,主要研究方向:法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