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麗春
摘要:云南是個多民族的地方,云南的特殊地域性造就了民族的多樣化,由于天氣、地形、文化的不同直接影響到舞蹈的動作。彝族是個傳統(tǒng)的民族,是傳統(tǒng)文化的代表。云南石屏花腰彝屬于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其深刻的文化內涵、豐富多彩的舞蹈語匯、風格突出的動律特點具有較高的保護傳承和推廣價值。本文擬從地域文化、舞蹈形式、舞蹈的文化性功能等方面進行分析,研究云南石屏地域文化對花腰彝舞蹈動作的影響。
關鍵詞:石屏;地域文化;花腰彝;舞蹈動作
石屏縣位于云南省東南部,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西部。石屏是滇南文化的發(fā)源地之一。其民族文化五彩斑斕,民族風情多姿多彩。石屏民族文化獨特,彝族海菜腔音城寬廣,高亢委婉,優(yōu)美動聽,位居滇南“四大腔”之冠;煙盒舞節(jié)奏明快,動作敏捷,情韻無窮;花腰歌舞、花腰女子舞龍倍受國內外藝術界關注,石屏被譽為“民族歌舞之鄉(xiāng)”。
一、花腰彝的文化性功能
花腰彝的民間文化傳承系統(tǒng),往往攜帶有同自然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文化背景、社會心理環(huán)境等諸多社會因素交融契合的印記。其民間文化傳承事象就內含著對這些社會環(huán)境因素適應、調適、篩選的文化闡釋機制,這既是花腰彝民間文化能在世世代代的交接棒過程中傳習、延續(xù)下去的內在根源?;ㄑ臀幕坏珪r常外化為人們的日常社會行為模式,而且還將之內化為本民族的價值判斷和選擇機制等潛隱性心理意識。在現代化進程中,作為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文化是不可或缺的,它是維系一個民族生存發(fā)展的精神靈魂,文化的發(fā)展也就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進步。花腰彝同樣需要發(fā)展,發(fā)展必然就要求開放,但開放的結果必然帶來自我文化個性的消解,所以,保留古老的傳統(tǒng)文化難上加難。花腰彝文化在取得良好發(fā)展的同時,受到的外界沖擊日益激烈。因此,在現代化進程中,花腰彝文化能否得到良好的傳承與發(fā)展,將直接影響到這個民族的未來命運。
二、花腰彝的教育功能
利用花腰彝的地域文化開展宣傳工作,能增進區(qū)域內各族干部群眾的認同感、歸屬感和凝聚力。在整合價值觀念,規(guī)范社會行為中發(fā)揮著重要功能。積極利用彝族地域文化來開展宣傳活動,從生活方式、價值選擇、思維習慣、人生目標等方面來影響生活在相對區(qū)域的受眾意識,加強當地社會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促進心理、言行的一致特征,并將其納入一定的軌道和模式,能增進社會和諧,維護社會穩(wěn)定。開展相關的教育活動能加深人們對民族特色的認識和了解,讓人們對彝族文化有更多的認識。就目前的情況來看,花腰彝居住地區(qū)的教育仍然是非常落后的,而且花腰彝地區(qū)的孩子所學習的基本上是漢民族的文化傳統(tǒng)和主流社會的科學知識。他們自踏進校門之日起,就無形地逐漸遠離了自己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在學校里,沒有任何的老師或課程告訴他們本民族的歷史文化,他們機械式地接受了一套完全陌生的漢文化知識體系,長年累月的學校寄宿生活也截斷了他們從家庭生活中獲得的基本的民族生存和生活的技能。隨著孩子入學率的增加,在幾乎所有的孩子都上學的情況下,花腰彝文化的傳承就面臨著斷代的趨勢。這與我們傳承和發(fā)展花腰彝文化的愿望似乎背道而馳了。因此,在花腰彝聚居地區(qū)發(fā)展教育需要新的嘗試。文字是傳承民族文化的載體,目前的教育可以組織開展一些花腰民間藝人(如畢摩、剪紙藝人、歌舞藝人等)編寫彝文教材,開設彝文教學班,開設各種各樣關于民族文化歷史的課程;這樣,既對花腰民間藝人進行了有效保護,同時也讓作為主要繼承者的年輕一代對本民族的歷史文化有一個感性的認識,去了解自己本土的藝術,明白他們的責任與角色,培養(yǎng)真正的民族人才,積極推動民族文化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和進步。目前,當地政府采取了一些補救措施,如在中小學的體育課中加入“花腰歌舞”、“舞龍”的教授,開設有關花腰文化的專業(yè)特色班。除了學校教育之外,家庭環(huán)境的熏陶和影響對花腰彝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也是比較重要的。據了解,花腰彝的家庭教育主要停留在一些諸如“做人的道理”等民間大眾化的教育上,對民族文化的教育涉及不多(一般傳承的多數是習俗,歌舞藝術則較少);那么,可以考慮——打破家庭成員間自我傳承的局限,給那些具有并且積極弘揚本民族特色文化傳統(tǒng)的家庭授予牌匾,以提高人們共同傳承和發(fā)展本民族文化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花腰彝的審美娛樂功能
舞蹈的美感絕不僅僅是因為動作外形所具有的造型美,很重要的因素是通過外形所具有的造型美體現出的畜有性格的情感色彩。花腰彝舞蹈歷史悠久,它陶冶著石屏縣彝族人們的心靈,塑造了彝族人們能歌跳舞的生活狀態(tài)和態(tài)度,也充分發(fā)揮著花腰彝舞蹈的社會價值,起著積極性作用舞蹈最善于表現人類的情感,由于他的直觀性而使得這種感情表達得非常直接而鮮明,有強烈的感染力,在某些方面甚至比,語言更加細膩、豐富,并能給人以想象和回味的余地。
花腰彝族舞蹈有著很強的審美性,一個地區(qū)的舞蹈不僅是表演,而且具有很強的審美娛樂功能。人們每逢節(jié)日都會聚在一起載歌載舞,換上漂亮的彝族裙,跳起彝族的舞蹈。不僅具有表演性還具有很大的娛樂性在里面。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質已經不是人們最高的追求,精神的需求變?yōu)槿藗兊默F代所需要的實體。為了豐富生活人們把舞蹈作為一種審美的娛樂,把舞蹈生活化、美化,把舞蹈作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們開始注重服飾的美感,動作的柔化,使舞蹈變得更融入生活,在舞臺的表演更是使彝族的舞蹈美化。由于現在長時間的民族交錯的生活現在的彝族舞蹈也有漢族舞蹈的韻味。舞蹈的表演更多的豐富地區(qū)文化、增加人們的娛樂性。
【參考文獻】
[1]李海燕,項莉.芻議云娜少數民族花腰彝舞蹈的藝術文化特色[J].藝術科技,2016(02):14.
[2]彭艷云.花腰彝“舞龍”文化傳承的現狀及思考[J].文山學院學報,2010(02):30-3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