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萍
人性化護理對婦科腫瘤患者術后心理狀態(tài)的影響
張 萍
目的:探討有效改善婦科腫瘤患者術后心理狀態(tài)的干預措施和方法,為臨床護理工作實踐提供借鑒參考依據(jù)。方法:選取我院婦科病區(qū)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婦科腫瘤患者288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將患者等分成研究組和對照組,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在此基礎上給予人性化護理措施和方法,對兩組患者實施護理干預措施后的治療依從性、心理狀態(tài)評分和護理滿意度情況進行比較。結(jié)果:總滿意度組間比較,研究組顯著高于對照組,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的各項SCL-90心理狀態(tài)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的各項SF-36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差異顯著(P<0.05)。結(jié)論:人性化護理措施和方法能夠有效的改善婦科腫瘤患者術后的心理狀態(tài),是臨床護理實踐中的理想選擇之一。
人性化護理;婦科腫瘤;心理影響
10.3969/j.issn.1672-9676.2017.24.028
婦科惡性腫瘤已經(jīng)成為臨床導致女性死亡的重要疾病類型[1]。目前臨床上針對于腫瘤的治療以手術治療、放療、化療等方式為主,特別是對于惡性腫瘤患者而言,化療方式具有重要的意義[2]。這種全身治療方式能夠有效地控制腫瘤細胞增殖,對于延長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生存質(zhì)量意義重大[3]。化療方式在緩解患者病情的過程中對于人體本身的損害程度也較大,尤其是婦科腫瘤患者往往病情較為嚴重,治病過程中隨著并發(fā)癥的不斷增多,女性人群的心理壓力逐漸增大,如果有效的對這種不利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及時調(diào)整,對于患者預后和生活質(zhì)量的改善均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4]。本研究為探討有效改善婦科腫瘤患者術后心理狀態(tài)的干預措施和方法,為臨床護理工作實踐提供借鑒參考依據(jù),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科收治的288例婦科腫瘤患者為研究對象。年齡31~66歲,平均年齡(46.89±10.22)歲。其中卵巢癌患者132例,宮頸癌44例,子宮內(nèi)膜癌112例。納入標準:(1)患者病理診斷均確診為惡性腫瘤。(2)年齡大于30歲。(3)均給予手術治療。(4)術后均接受化療治療。排除標準:(1)精神病史患者。(2)認知障礙患者。(3)語言表達障礙患者。將患者隨機等分成研究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本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臨床護理干預措施:(1)心理護理。及時發(fā)現(xiàn)患者的不良情緒,通過多重方式正向干預,幫助患者以及患者家屬建立治療信心。(2)胃腸道護理。根據(jù)患者化療后的不良反應病情,有針對性的給予治療藥物,對腹瀉患者給予定時定量的補液措施和方法。(3)骨髓抑制護理。定期對患者的白細胞計數(shù)進行檢測和記錄,嚴格按照臨床標準控制化療進程,對特殊患者采取必要的隔離措施。(4)脫發(fā)護理。對于發(fā)生脫發(fā)的患者要做好相關的心理疏導,并接受脫發(fā)并發(fā)癥產(chǎn)生的原理,指導患者掌握正確的頭發(fā)護理措施。(5)靜脈護理。做好血管的使用計劃,避免使用患者靜脈竇和關節(jié)處的血管,強化輸液過程中的無菌管控。
1.2.2 研究組 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人性化護理干預措施和方法:
1.2.2.1 建立術前訪視制度 術前1天由巡回護士到患者所在科室進行訪視,查閱病歷,收集相關病史資料,仔細了解患者生命體征及各相關檢查結(jié)果等情況,主動與患者溝通,給予誠懇熱情、耐心細致的關懷,針對老年患者的特殊心理狀態(tài)進行語言交流,詳細介紹手術室環(huán)境、麻醉方式、手術時體位等情況,解釋手術的必要性和安全性,告知手術是在充分麻醉無痛狀態(tài)下進行的,列舉手術成功的病例鼓勵患者,以消除患者顧慮,樹立其康復的信心。
1.2.2.2 人性化關懷 嚴格尊重患者的個人隱私和尊嚴,從患者的個體需求出發(fā)。采用溫柔、平和的語氣與其交流,向患者以及患者家屬介紹醫(yī)院的環(huán)境。給予患者進行治療或者相關臨床檢查的過程中,要注意隱私部位的遮蓋。制定多樣化的消極心理情緒干預預案,針對患者出現(xiàn)的不良心理狀態(tài)進行早期預防和積極干預。在與患者接觸的過程中要以熱情、友好的行為和態(tài)度來拉近與患者和患者家屬的距離,充分尊重、關心患者[5]。
1.2.2.3 術中關懷 患者到達手術室門口時由巡回護士在門口熱情、主動迎接,同時了解患者手術前夜的休息情況和此時感受,告訴患者整個手術過程中會一直在其身邊守候,如有什么需求可及時提出,以使其消除孤獨與緊張的心理。針對老年患者膽怯和無助的心理,進入手術間后,在進行各項護理操作前先向其說明,鼓勵并征求其意見,如在不影響手術的情況下讓患者自選靜脈穿刺部位、麻醉前或麻醉后導尿等,做到操作輕柔、態(tài)度誠懇,盡量減少刺激性聲響,在給患者捆綁約束帶時應向患者解釋其作用,以減輕其恐懼感。
1.2.2.4 人性化的用藥護理 患者術后化療過程中采用的藥物往往帶有一定的顏色,這種感官上的差異容易引起患者的心理異常現(xiàn)象,不斷增加的心理壓力會導致患者心率異常,情緒不穩(wěn)定等問題。因此,在使用敏感藥物時要全過程采用避色措施。同時,在實施靜脈給藥過程中盡量采用深靜脈置管等相關措施,從而有效降低對患者血管的刺激[6]。
1.2.2.5 人性化的生活質(zhì)量提升 腫瘤患者尤其是晚期惡性腫瘤患者病情較為嚴重,生活質(zhì)量大幅降低,患者個體的差異情況也較大。盡量選擇患者集中的時間進行集中治療,從而確保大部分患者不被打擾,充分保證患者的休息時間。盡量選擇經(jīng)驗較多的護士實施靜脈穿刺,最大限度降低患者痛苦。針對于患者的疼痛情況,除采用必要的鎮(zhèn)痛藥物以外,同時要給予患者相關物理措施和方法或中醫(yī)措施,尊重患者的各項要求,從患者的實際需求出發(fā),提供全面周到細致的服務。
1.2.2.6 人性化的心理護理 腫瘤患者往往對治療缺乏信心,常產(chǎn)生焦慮、緊張、悲觀等不良心理情緒,此外對手術安全性的擔心,都增加了患者的焦慮。護理人員需主動與患者溝通,了解其心理需求,向患者講解手術治療的必要性,鼓勵患者將心里的想法表達出來,對患者提出的問題及時予以答復,以增強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實施護理干預措施后的護理滿意度、心理狀態(tài)評分和心理狀態(tài)進行觀察和比較。(1)護理滿意度。采用問卷形式進行信息收集:患者從非常滿意、基本滿意和不滿意中進行三選一。(2)心理狀態(tài)評分。采用國際通用的SCL-90、SF-36心理狀態(tài)問卷進行測評。SCL-90主要包括軀體化強迫、人際關系、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zhí)、精神病共8個基本癥狀因子,每項癥狀嚴重程度按5級評分,評定以1~5分依次表示相應的癥狀為無1分,輕度2分,中度3分,偏重4分,嚴重5分,分數(shù)越高表示患者心理狀況越差。SF-36主要包括總體健康、生理功能、軀體疼痛、軀體健康問題導致的生理角色限制、活力、社會功能、情感問題所致的情感角色限制、心理健康共8個維度,每個維度和總分均為0~10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質(zhì)量越好。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的t或t’檢驗,等級資料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的Wilcoxon秩和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表1)
表1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例)
2.2 兩組患者SCL-90心理狀態(tài)評分比較(表2)
表2 兩組患者SCL-90心理狀態(tài)評分比較(分,
注:1)為t’值,2)為t值
2.3 兩組患者SF-36評分比較(表3)
表3 兩組患者SF-36評分比較(分,
注:1)為t值,2)為t’值
婦科腫瘤近年來臨床發(fā)病率逐步升高,患者人群規(guī)模逐步擴大,已經(jīng)成為嚴重威脅女性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6]。臨床上較為常見的婦科腫瘤主要包括:卵巢癌、宮頸癌和子宮內(nèi)膜癌等。從本次研究病例構成上也符合這一特點[7]。臨床針對于婦科腫瘤的治療以手術為主,但是絕大多數(shù)的腫瘤手術患者,術后均要采用化療的方式來進一步控制和預防癌細胞的復發(fā)?;煹呐R床副作用較大,能夠顯著降低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影響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因此對于術后化療患者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的相關研究意義重大。
傳統(tǒng)的護理方式以心理護理、胃腸道護理、骨髓抑制護理、脫發(fā)護理和靜脈護理等措施為主,但是缺乏一定的針對性,總體護理效果不佳。尤其是對于患者不良心理狀態(tài)的改善效果不明顯[8]。我院在積極總結(jié)臨床經(jīng)驗的基礎上,以人性化護理理念為指導,在傳統(tǒng)護理模式和方法措施的基礎上,從人性化關懷、人性化的用藥護理和人性化的生活質(zhì)量提升等方面對護理模式進行了優(yōu)化完善[9-10]。從上文比較結(jié)果上分析人性化護理模式的優(yōu)勢十分明顯:一方面給予人性化護理干預后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水平得到顯示提升;另外一方面給予人性化護理干預后患者的SCL-90心理狀態(tài)評分和SF-36評分均得到了顯著改善(P<0.05)。
綜上所述,人性化護理能夠有效的改善婦科腫瘤患者術后心理狀態(tài),是臨床護理實踐中的理想選擇之一。
[1] 于秀麗,樸 麗,叢云鳳,等.量化踝泵運動降低婦科腫瘤患者術后下肢靜脈血栓發(fā)生的臨床研究[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13):120-121.
[2] 麥苗青,黃 麗,胡蓮英.婦科腫瘤后裝放療陰道塞子的制作與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5,12(4):67.
[3] 周文婧,馮茜茜,康 煬,等.婦科腫瘤患者對病友聯(lián)誼會需求情況的調(diào)查分析[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5,12(10):84-86.
[4] 毛菊萍,王桂梅,施亮華.認知療法對婦科腫瘤患者心理健康的療效觀察[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5,12(7):141-142.
[5] 孟凡慧,劉心菊,郭 丹,等.腫瘤患者PICC導管集束化護理維護對置管部位細菌定植率的影響[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6,26(21):4985-4986,5040.
[6] 陳園園,王國蓉,盧秀英,等.3例顱內(nèi)外溝通性腫瘤切除及頭皮修復的圍手術期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17,52(6):720-723.
[7] 徐瑞彩,劉亞坤,商瓊瓊,等.3D打印個體化模板輔助125I粒子植入治療惡性腫瘤患者的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17,52(3):293-296.
[8] 李麗娜,萬 瀅.嵌合抗原受體修飾T細胞免疫療法治療B細胞惡性腫瘤患者的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17,52(3):297-299.
[9] 康坦坦,何 利,蘇 丹.乳腺腫瘤護理門診的建立及管理[J].中華護理雜志,2017,52(5):540-542.
[10] 高月喬,田 麗,馮婭婷,等.血液腫瘤患者姑息護理的現(xiàn)狀及發(fā)展對策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16,51(10):1237-1239.
Effectofhumanisticnursingonpostoperativepsychologicalstateofgynecologicaltumorpatients
ZHANGPing
(Jinshui District General Hospital of Zhengzhou, Zhengzhou 450000)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ive intervention measures and methods to improve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of gynecological tumor patients after operation,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nursing practice. Methods:To select 288 cases of gynecological tumor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from December 2015 to December 2016 as the subjects of study, randomly divide the patients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nd give routine nursing to the control group. On this basis, give humanized nursing measures and methods to the study group and compare the treatment compliance, mental status scor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total satisfaction of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SCL-90 score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SF-36 score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Humanistic nursing measure and method coul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ostoperative psychological state of gynecological tumor patients, and was one of the ideal choice in clinical nursing practice.
Humanized nursing;Gynecological tumor;Psychological influence
450000 鄭州市 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qū)總醫(yī)院婦產(chǎn)科 張萍:女,本科,副主任護師
2017-08-15)
(本文編輯 馮曉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