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葉博物館與日本小笠原流煎茶道友好合作20周年交流茶會在杭州舉行
本刊訊2月19日,中國茶葉博物館與日本小笠原流煎茶道友好合作20周年交流茶會在中國茶葉博物館雙峰館區(qū)國際交流廳舉行。百余位海內(nèi)外茶行業(yè)、博物館行業(yè)、文創(chuàng)行業(yè)的專家學者及市民茶友濟濟一堂,共襄茶事。
公益財團法人小笠原流煎茶道第五代家元小笠原秀道先生、副家元小笠原秀玲女士,杭州市副市長張建庭及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茶葉研究所、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杭州茶葉研究院、浙江大學茶學系等七家國字號涉茶機構(gòu),浙江省文化廳、省文物局等單位的領(lǐng)導(dǎo)和嘉賓出席了本次開幕式。
中國茶葉博物館館長吳曉力借交流茶會之際,正式向公眾發(fā)布了中國茶葉博物館2017年度茶事展事系列活動。今年中國茶葉博物館初步策劃設(shè)計了近80項包含行走的中茶博·牽手華巨臣系列展會、茶之雅、茶之旅、茶之飲、茶之習、茶之展、茶+N等七大類文化性強、特色鮮明、可參與度高的茶主題活動和臨展、巡展項目,將進一步強化茶文化品牌特色,深度整合茶、文博、文創(chuàng)、旅游等資源,成為茶友客廳、文化標桿、傳播高地和國際交流的窗口。
日本煎茶道起源于中國,明代福建高僧隱元隆琦將吃茶法帶至日本,后經(jīng)完善與發(fā)展,逐漸在江戶時代中晚期形成煎茶道的儀流。小笠原家族曾經(jīng)是日本歷史上掌管禮法的禮王,1910年小笠原流煎茶道的第一代宗家以小笠原流禮法為基礎(chǔ)創(chuàng)立了小笠原流煎茶道,是日本煎茶道最主要的流派之一。1996年7月起,應(yīng)中國茶葉博物館邀請,小笠原流正式在華傳授煎茶道,至今已有二十個年頭,先后在上海、杭州等地舉辦了30余場煎茶道講習會。值此之際,為了更好地促進中日之間的茶道交流,中國茶葉博物館邀請小笠原流煎茶道第五代家元小笠原秀道來杭舉辦此次交流茶會。
交流茶會現(xiàn)場,小笠原流煎茶道家第五代家元小笠原秀道做了中國茶葉博物館與日本小笠原流煎茶道友好合作20周年紀念講話,他在發(fā)言中詮釋了“一期一會”的茶道精神,并談到小笠原流五戒條:以誠為貴、莫求技強、不求華美、樸素亦文雅、莫以心為師,要做心之師。發(fā)言完畢后,小笠原秀道先生邀請部分在座領(lǐng)導(dǎo)與嘉賓上臺雅座,一起欣賞小笠原流煎茶道副家元小笠原秀玲親自進行的“比翼棚”瓢杓點茶法演示,精湛的茶道展示讓現(xiàn)場觀眾一飽眼福。
下午的“春到江南”雅集茶會上,小笠原流煎茶道中國學員、市民茶藝隊、中茶博茶藝師、素女會茶藝師、歷年茶人之家獲獎家庭、牛牛習茶社學員還進行了豐富多樣的茶藝表演。
(王志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