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通過對我校在讀研究生消費問題的問卷調查,結合阿爾德弗的ERG需求層次理論,針對我校在讀研究生消費結構、消費意識以及期望消費結構,進行深層次的研究,以求不同消費水平的學生都能有更合理的消費結構,從校園時期起,做好自己的理財規(guī)劃。
關鍵詞 ERG理論 研究生消費 消費結構優(yōu)化
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一代又一代人的消費意識不斷改變。研究生相對于本科生,在有過幾年的大學校園生活后,有更強烈的消費需求,并且有更加明顯的群體內(nèi)部差異化特征。很多學生不會規(guī)劃消費,每月有很高的支出,消費結構不合理,存在借貸等行為,也有不少學生每月支出較少,但生活很豐富,各層次的需求都得到了滿足。
一、研究數(shù)據(jù)基礎和理論基礎
(一)問卷調查
為準確了解我校在讀研究生的消費情況,設計問卷的內(nèi)容主要包括學生目前的支出結構和消費觀念,并結合ERG理論,提出了期望消費結構的一系列問題。本次調查采取網(wǎng)絡調查問卷的形式,收回我校研究生院各專業(yè)、各年級的問卷共129份。
(二)理論基礎
奧爾德弗在馬斯洛的需求層次基礎上,提出生存(Existence)需求、關系(Relatedness)需求、成長(Growth)需求三種層次的消費需求,并提出了需求滿足、需求加強和需求受挫三個概念。
需求滿足,指在某個需要得到少量滿足時,會追求更高的滿足感。這里不會指向更高層次,而是停留在原有層次,向更多、更優(yōu)發(fā)展。
需求加強,指低層次需要得到越充分的滿足,高層次的需要就越強烈,消費需要指向更高層次。
需求受挫,指高層次的需要得到的滿足越少,導致低層次需要的膨脹,消費支出會更多地用于滿足低層次需要。
此外,ERG理論不強調需求層次的前后順序,當較低層次需求得到滿足后,可能追求更高層次的需求,也有可能沒有這種上升趨勢。
二、ERG視角下不同消費水平的消費結構
本次收回的調查問卷中,男生
42人,占32.6%,女生87人,占67.4%。整理問卷數(shù)據(jù)得到,月消費1200元內(nèi)占比為41.9%,月消費1200元到1800元的占比為44.2%,本文選擇這兩部分有代表性的數(shù)據(jù)主體進行比較分析,下文中為表達方便,先后代稱為一類消費學生和二類消費學生。
結合本調查問卷,做出圖1表示我校研究生不同層次的消費以及之間的關系。
(一)基于ERG需求層次上的一類消費學生消費結構
在生存需求上,94.4%的學生日常飲食消費在800元以內(nèi),94.4%購買衣物支出在400元以內(nèi)。
在關系需求上,娛樂方面支出200元以內(nèi)的占55.6%,200元到500元占44.4%。女生在化妝品等形象類支出中,100元到300元的占比為44.4%,300到600元的占比為16.7%。
在成長需求上,每年旅行消費500元以內(nèi)的占比為33.3%,500元到2000元的占比為50.0%,2000元到5000元的占比為16.7%。在學習上每年支出300元以內(nèi)的占66.7%,300元到3000元的占33.3%。
(二)基于ERG需求層次上的二類消費學生消費結構
在生存需求上,日常飲食支出800元的占73.7%,800元到1200元的占26.3%。
在關系需求上,娛樂方面支出200元以內(nèi)的占比為36.8%,200到500元的占比為63.2%。女生在化妝品等形象消費100元到300元的占比為52.6%,300元到600元的占比為10.5%。
在成長需求上,10.5%每年旅行消費500元以內(nèi),57.9%在500元到2000元,26.3%在2000元到5000元,5000元以上占5.3%。學習上每年支出300元以內(nèi)的占15.8%,300到3000元占84.2%
(三)兩部分學生消費層次比較
1.生存需求。這兩部分學生在日常飲食消費上差異不大,80%左右學生的月支出都在800元以下;在衣物的支出上,部分二類消費學生較高一些。總體來看,這兩部分學生的生存需求消費差異很小,由此說明一類消費學生的生存消費支出在消費結構中的占比高于二類消費學生,并且說明我校研究生的生存需求基本得到滿足。
2.關系需求。在娛樂方面,一類消費學生的月支出在200元以下和200元以上的差不多各占一半,二類消費學生的月支出在200元以下的占1/3,200元以上占2/3,此處兩者數(shù)據(jù)的差異較為明顯。在化妝品等形象消費上,兩部分學生支出差異很小??傮w來看,這兩部分學生在關系需求上差別較大,二類消費學生關系的需求消費要多一些。
3.成長需求。每年的旅行支出上,一類消費學生有33.3%在500元以內(nèi),50%在500元到2000元,16.7%在2000元到5000元。而二類消費學生的每年旅行支出中,有10.5%在500元以內(nèi),57.9%在500元到2000元,26.3%在2000元到5000元,5.3%在5000元以上。可以看出一類消費學生旅行消費大多放在短距離或低消費上,并且旅行次數(shù)較少,二類消費學生旅行消費更偏好較長距離的旅行或多次數(shù)旅行。
在每年的學習支出上,一類消費學生消費在300元以內(nèi)和300元以上的比例較接近,二類消費學生消費在300元以內(nèi)的占15.8%,300元以上的占84.2%。此處300元以內(nèi)一般就是基礎課本和少量書籍消費,更高消費則包括大量的考證繳費、購買網(wǎng)課等。
可以看出,成長需求消費中,兩部分學生的差異更加明顯地體現(xiàn)出來,二類消費學生較一類消費學生更多投入成長需求當中。
4.學生整體消費層次??v觀這兩部分學生的整體需求消費層次結構,體現(xiàn)出需求并存的原則,在一定時間內(nèi),多層次的需求對學生的消費行為起到作用,當?shù)蛯哟蔚男枨蠡镜玫綕M足之后,可能追求高層次的需求,而不會產(chǎn)生上升現(xiàn)象。
三、ERG理論視角下學生的期望消費分析
(一)關于期望消費的兩個問題
1.“你認為多少開支可以滿足月支出?”在這個問題上,一類消費學生66.6%的認為1500元以內(nèi),33.3%認為需要2000元左右。而二類消費學生有10.5%認為在1500元以內(nèi),68.4%認為需要2000元左右,21.1%需要2500元以上。
2.“給你5000元,要求近日花完,你會選擇?”在這個問題上,一類消費學生中11.1%選擇旅行,22.2%選擇購買衣服鞋包等,27.8%選擇購買電子設備,22%學生選擇投資。二類消費學生中,57.9%選擇旅行,21.1%選擇購買電子設備,21.1%選擇投資。
(二)基于ERG理論分析這兩類學生的期望消費
從這部分數(shù)據(jù)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想要得到更高和更優(yōu)質的整體消費,并且二類消費學生的額外消費期望比一類消費學生更加強烈。
兩部分學生的生存消費差異很小,說明他們的生存需求基本得到滿足,而一類消費學生在如何消費5000元的問題上,更多人選擇生存消費,這是產(chǎn)生了“受挫—回歸”的現(xiàn)象。兩部分學生在關系需求消費和成長需求消費上差異大,二類消費學生有更強烈的消費意愿,并且在如何消費5000元的問題上更多選擇投入旅行等高層次消費,這是需求加強的表現(xiàn)。
四、如何優(yōu)化研究生消費結構
調查中有三成學生可以記得清前一陣都把錢花在哪兒了,或者有記賬的習慣。在消費規(guī)劃的問題上,有一半學生表示會做規(guī)劃。研究生的生活費來源大部分是家庭供給,這使得他們的消費欲望強烈,消費更傾向于高標準化。大約25%的學生有自己的部分生活來源,大部分研究生的消費責任心不強。
經(jīng)調查,一類消費學生的消費習慣比二類消費學生好,這說明二類消費學生的消費結構優(yōu)化空間更大。一方面,我們要鼓勵學生消費,增加對自己的投資;另一方面,要通過各方面教育,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消費習慣,優(yōu)化自己的消費結構。可以從以下三個角度來幫助學生合理規(guī)劃消費。
從社會、政府的視角來看,可以推出一些“網(wǎng)紅名師”做宣傳,引導學生合理、健康地自我發(fā)展消費,通過營造國學文化氛圍等方式,幫助學生養(yǎng)成理性消費的思想。
從學校的視角來看,可以給學生多提供一些校內(nèi)外的兼職崗位,在鍛煉學生能力的同時,增加學生可支配的生活費用;也可以成立旅行社團,提供一些折扣旅行機會等,擴大學生的成長消費空間。
而對于學生自己,首先,可以通過兼職、投資或者積極創(chuàng)業(yè)等,獲得生活來源;其次,要合理規(guī)劃自己的支出,發(fā)揮高層次消費對自己行動的激勵,主動追求不同層次的消費;最后,要養(yǎng)成良好的消費習慣,比如做好短期和長期的規(guī)劃、記好賬等。
五、結語
就我校研究生總體而言,有相當多的學生消費結構不合理,亟待優(yōu)化。通過采取一系列措施,讓學生提升消費層次,保障高層次消費,防止“受挫—回歸”現(xiàn)象的發(fā)生,優(yōu)化其消費結構,盡量讓不同消費水平的所有學生都得到各層次需求的滿足,實現(xiàn)自我發(fā)展。
(作者單位為西藏民族大學財經(jīng)學院)
[作者簡介:楊政(1995—),男,山西臨汾人,西藏民族大學財經(jīng)學院會計專業(yè)碩士研究生在讀。課題項目:本文系省部級課題“西藏高校資金使用效果評價體系構建研究”階段性成果,課題批準號:XZJKY21713。]
參考文獻
[1] 宋志鵬. ERG理論研究[J].現(xiàn)代商業(yè),2009(03):88-89.
[2] 馮萌,余姝,閆靂坤.基于ERG理論的“95”后大學生消費結構調查[J].教育觀察,2018,7(17):23-26.
[3] 覃瑤.互聯(lián)網(wǎng)視角下研究生消費倫理問題及對策研究[J].鄂州大學學報,2016,23(4):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