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姝華
【內容摘要】本文通過分析近年來學生考試失分的主要原因,目前教師在思想品德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然后針對原因及問題提出解決的對策——講、練、評是思想品德復習教學的三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關鍵詞】講、練、評 思想品德 復習教學
一、 分析近年來學生考試失分的主要原因
1.答題方向的判斷能力較差。教材不熟悉,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無法構建出教材知識整體框架及內在聯系。
2.審題能力較差。不能將背景材料與設問建立聯系,抓不住“題眼”關鍵詞,缺乏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思維拓展能力較差。突出表現在不能從多角度、多層面回答問題。
4.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差。不能用所學教材知識、教材觀點分析具體問題,沒養(yǎng)成回歸教材、運用文本知識解決問題的習慣。
5.答題不規(guī)范。平時缺乏經過系統(tǒng)訓練,答題時不分要點,主次不明確;大量使用口語答題,不會使用學科專業(yè)知識、專業(yè)術語答題。
二、 目前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普遍存在的三種缺憾
1.只講不練,收效甚微
2.題海戰(zhàn)術,耗時費力
3.只練不評,事倍功半
三、 講、練、評是思想品德復習教學的三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一)“講”精要的講述
1.從根本上落實“三講三不講”的原則
三講:講學生理解不了或歸納不了的問題;講學生運用不了的問題;講易錯點、易混點、盲點。
三不講:學生已經會的問題不講;學生能學會的問題不講;過偏、過難的問題(超越《思想品德學科教學與考試指導意見》)不講。
2.講清教材的邏輯結構及知識線索
教師幫助學生構建知識框架(思維導圖),讓學生熟悉教材,把重難點講深講透,適時、適度對教材進行重新處理與整合,講出新意。如八年級上冊:《人際交往及其品質 》。
家庭交往(父母/子女→ 學校交往(同學/老師 → 社會交往(中外文化、網絡)→懂禮貌、知禮儀→ 敢競爭、求合作→ 善寬容、會尊重 → 講誠信、辨謊言
3.講清《考試指導意見》各個考點的層次目標要求
知道、了解、懂得、認識、理解、掌握、感受、體會、體驗、關心、尊重、養(yǎng)成等層次目標,不同層次的目標對學生的要求也不同。后一個層次包含前一個層次的目標要求。
4.講清讀題與解題方法、技巧
(1)選擇題(讀題干——解題肢)
讀題干:找“題眼”(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了解題意——尋找關鍵詞或關鍵句)
解題肢:題肢與題干板塊是否對應;題肢本身說法是否正確;題肢與當時或現今生活實際是否一致;題肢與題干的內涵或外延是否吻合。
(2)非選擇題(審題——破題——答題)
首先,審題時,要仔細閱讀背景材料,善于提取有效信息,精準把握答題的知識范圍、角度,留意問題的分值;其次,回歸教材,找準“結合點”。以背景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及設問指向(或回歸)教材,在教材中找出相應的知識落腳點;最后,規(guī)范組織、書寫答案,準確使用學科術語,避免口頭語言,表述精練、層次分明、邏輯順暢,書寫要工整,做到答案要點化、要點序號化。
(二)“練”精當的練習
練習是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它不但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和鞏固所學的知識技能,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而且還是檢查、了解和評價學生學習質量和水平,反饋教學信息的良好途徑。練什么?怎么練?
1.基礎知識上能體現教材的重點、教學疑難點, 側重于《考試指導意見》各考點,學生掌握知識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學生易混、易錯的知識。
2.能力上能訓練學生的審題技巧與審題能力
(1)不同時段設計不同的課堂練習。
課前檢測。檢查上節(jié)課所學內容。
課中訓練。運用新學知識解決教學重點問題。
課后鞏固。檢測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和運用水平。
(2)針對不同的學生設計不同的練習。
注重學生個體差異,設置分層練習。將題目按難、中、易程度分成三個等次,讓基礎不同的學生分別完成不同的練習。既促進優(yōu)秀的學生進一步提高,又增強了基礎薄弱同學的自信心。 讓學困生“吃得了”使學優(yōu)生“吃得好”。
(3) 在選題上“下功夫”,選準題、選好題。
學生會的不練,簡單的少練,重點的多練,橫向知識點整合起來練,縱向知識點串聯起來練。
(三)“評”精心的點評
1.讓學生參與到試卷、練習的點評中來
在講評試卷、練習時,讓學生分小組自查自糾、自我分析、自我講評,努力實現自我提高。改變教師為主角的形式,把講評的舞臺讓給學生,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又提高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2.講清思路,找準切入點
在解答材料題時,許多學生找不準切入點?!跋鹿P千言,離題萬里”,原因在于缺乏正確的思路。“授之于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在講評時要弱化學生對所謂標準答案的記錄,強化切入點的訓練,讓學生討論,分別列出幾個切入點,看看哪個更好、更科學。這樣的訓練,有助于學生逐步養(yǎng)成思考的習慣,一旦找準切入點,解題就變得簡單得多。
講、練、評,關鍵在于一個“精”字?!熬钡母驹谟诮處煹摹安?,博覽群書、博覽試題,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教師要善于歸納總結,通過典型試題示范、引路,幫助學生掌握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規(guī)律、方法,避免重復復習、機械記憶和題海戰(zhàn)術的做法。精要的講述、精當的練習、精心的點評,減少低效,實現有效,追求高效。
【參考文獻】
[1] 《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標準》(2011版)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2] 《福建省思想品德學科教學與考試指導意見》(2017年版)
[3] 《初中思想品德課本》 (人教版)
[4] 《初中時事雜志》 (2016-2017年)
[5] 余文森.有效教學三大內涵及其意義[J].中國教育學刊,2012(5):42-46.
(作者單位:大田縣石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