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祥秀
媽媽們在給寶寶洗澡時、或是當寶寶哭鬧、咳嗽時,肚臍有時會膨脹出一個小包塊,多呈半球形或圓柱狀,一般直徑1-2厘米。這可能是臍疝惹的禍。
嬰兒臍疝很常見,新生兒臍帶脫落后,臍部形成一個薄弱點,正常情況下隨著嬰兒生長這個簿弱點會慢慢閉鎖。但是當嬰兒肚臍兩側腹壁肌肉沒有很好發(fā)育,臍環(huán)沒有完全閉鎖,寶寶哭鬧、咳嗽以及腹瀉等導致腹腔壓力升高,腹腔內(nèi)臟特別是小腸等從臍環(huán)突出,而形成臍疝。
新手爸媽可以用這些方法確定寶寶是否發(fā)生了臍疝:如果用手指壓迫,腫塊很容易回納,而且還能聽到肚子里有聲響;如果把手指伸入臍孔,可以很清楚地摸到臍疝的邊緣。另外,寶寶停止哭鬧,情緒平靜后,輕度臍疝其凸起一般會自行消失。早期臍疝突出可不明顯,有時不易發(fā)現(xiàn),到凸出明顯時便很容易診斷。
預防臍疝的關鍵是盡量減少寶寶哭鬧、咳嗽和防止大便干燥等,避免增加腹腔壓力。寶寶哭鬧或便秘時大人可用手壓住臍環(huán),使臍疝不膨出,則可防止疝環(huán)進一步擴大,有利于愈合。
寶寶發(fā)生臍疝時,可以用臍疝帶。腰帶中間帶一個鼓包,鼓包對著臍疝部位,將臍疝輕輕壓回腹腔并固定,有助于恢復。不必太擔心,絕大多數(shù)寶寶可通過自身發(fā)育,臍疝在一歲內(nèi)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