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會產(chǎn)生一些不良心理,對少年兒童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fā)展會產(chǎn)生嚴重的不良影響。因此,每位班主任教師不僅要完成教學教育工作安排,還要學習一些心理學方面的知識,給學生做好心理疏導,促進學生的身心全面健康的發(fā)展。
關鍵詞:心理疏導;小學班主任;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1-0225-01
適齡兒童進入小學階段開始系統(tǒng)性學習之后,基本上告別了童年的無憂無慮的生活,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經(jīng)歷的事情復雜性和數(shù)量都在不斷增加,學生會逐漸產(chǎn)生一些不良的心理情緒,不利于他們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和成長,因此,班主任教師除了要完成教學教育的任務,還要學習一些心理學的知識,給學生做好心理疏導,促進他們身心健康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
1.小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
1.1 過度依戀家庭,不適應集體生活。一些小學生的生長環(huán)境中,只有四位老人和爸爸媽媽,從小嬌生慣養(yǎng),極度依戀自己的家庭和親人,在上學后,無法適應集體生活,長時間離開家庭和親人,就會產(chǎn)生悶悶不樂的情緒。有的孩子雖然能夠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但是因為有三位教師照顧,游戲和玩是主要任務,暫時不會表現(xiàn)出這種情緒,一旦進入小學開始系統(tǒng)性的學習,就會產(chǎn)生厭學情緒,覺得學習枯燥、乏味。
1.2 情緒過度波動。一些學生對于外界的輕微刺激表現(xiàn)出非常強烈的反應,如同學間的大鬧,和教師的輕輕批評等,他們會產(chǎn)生過度反應,在家里稍有不滿,就會大哭大鬧,甚至以絕食和離家出走等相威脅,取得好成績就會手舞足蹈、喜形于色,成績不力量就會痛哭流涕,這類學生,管理存在很大的難度。
1.3 過度恐懼與焦慮。獨生子女,他們接觸到的人數(shù)量有限,通常都是身邊的熟人、鄰居和親人,雖然有的孩子家里也有兄弟姐妹,但是家庭人數(shù)總體上比較少,孩子的交際范圍也比較小,有的孩子適應能力很強,但是有的孩子在陌生的小嚴重,身邊都是陌生的同學和老師,很容易出現(xiàn)恐懼的心里,不敢育人交往,過度沉默,有很強的警惕心,還有一些學生進入小學階段開始學習之后,對于大型考試也會出現(xiàn)過度緊張的心里,擔心出錯,擔心成績不理想,出現(xiàn)嚴重的恐懼和焦慮的心里,這些不良情緒對他們的學習、生活和考試都會造成不良影響。
2.小學生出現(xiàn)心理問題的原因
2.1 家庭原因。家庭因素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心里健康,家長過分的溺愛孩子,一些孩子養(yǎng)成任性、嬌慣、淘氣等缺點,很多家長聽憑這些習慣惡性發(fā)展,逐漸形成不良的心理問題。還有的學生出身于一些特殊家庭,如貧困、單親等家庭,時間長了,他們就會產(chǎn)生自卑心理,平時很沉默,不愿意和人交流等。
2.2 社會一些不良價值觀的影響。隨著社會壓力的不斷增加,社會競爭的日趨激烈,很多家長都擔心孩子的未來發(fā)展問題,對他們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存在嚴重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思想,要求孩子無論是在考試學習中,還是在集體活動中,都獨占鰲頭。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班干部、隊委會成員等。嚴厲的要求孩子,給孩子也造成很大的壓力,很多孩子在這種壓力下提心吊膽,整天悶悶不樂,有嚴重的心里包袱。
2.3 身心成長的客觀現(xiàn)象。隨著小學生年齡的增長、身心的發(fā)展和成長,他們的認知力水平也會不斷提高,隨著他們的視野和知識面的進一步開拓,他們會遇到越來越多的事情,相應的遇到的困難、挑戰(zhàn)和挫折也在不斷增加,隨著遭遇事情復雜性的增加。每一個孩子都有可能產(chǎn)生茫然無措的心里,時間長了,就會發(fā)展成為心理問題,特別是進入到青春期以后,心里問題會越來越嚴重。
3.提高小學班主任心理疏導的策略
3.1 用自己的樂觀開朗感染學生。現(xiàn)代社會的班主任教師,要注意全面了解學生的情況,在工作過程中,認真做好班級心理教育工作,這樣才能夠有利于班級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小學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就是用教師的人格對學生人格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教師對學生的人格的直接影響,能夠有利于開展真正的教育工作,促進學生形成完善的人格發(fā)展,班主任的樂觀開朗的人格,能夠有效幫助學生實現(xiàn)心理疏導。
3.2 民主關注每一位學生。在班集體學習中,班主任教師期望值主要體現(xiàn)在少數(shù)優(yōu)異學生身上,大多數(shù)普通學生由于不需要教師特別操心,很容易受到忽視,老師對于后進生基本上從不關心,從心理健康的角度分析,這種忽視是不對的,班主任教師需要關心和主義所有的學生,在班集體中塑造一個積極和諧努力的環(huán)境,使全體學生都感受到愉快和諧,體會到師生關系的民主平等,教師要積極幫助所有學生解決他們的心理問題。
3.3 用表揚鼓勵、贊賞幫助學生戰(zhàn)勝心理干擾。心理學研究結果顯示,適當?shù)恼_評價和表揚以及鼓勵,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的學習,進一步強化學習動機,幫助學生提高上進心和自信心。在教學過程中,不管學生獲得的進步多么微不足道,教師都要給與他們不同形式的肯定和表揚,從而幫助他們樹立信心,更加努力學習。
4.結語
總之,我們班主任教師,除了需要完成教學工作,還應該重點關注學生的心里健康情況,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的不良心理情緒,注重關注他們的內心健康發(fā)展,及時解決發(fā)現(xiàn)的問題,實現(xiàn)所有孩子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李燕燕,李奕華. 積極心理學理論在中小學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教育探索,2013,(3)
[2] 魏曉燕,王揚,郭成. 中小學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研究述評[J].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24(11)
作者簡介:
趙凌云(1979.2-)女,浙江省金華市浦江縣人,本科,浦江縣潘宅中心小學,二級教師, 研究方向: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