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夢雨
“有一些事情,當我們年輕的時候,無法懂得;當我們懂得的時候,已不再年輕?!?/p>
孝,是一種能夠讓人的心靈獲得凈化的美德。
在《陳情表》中,李密拒絕了高官俸祿,只為能夠守在祖母身旁?!岸鴦①韹爰膊。T诖草?,臣侍湯藥,未曾廢離。”祖母臥病在床時,他悉心照料,不曾廢離。而想想如今,有多少子女忙于事業(yè),奔波勞碌,而忽略了在家守侯自己的父母,更不要說那些有病在身、需要人照顧的父母了。
據(jù)媒體報道,為了鼓勵病人的兒女多來探望自己的父母,蘇州某護理院特推出了“獎孝金”,如果子女兩個月內(nèi)去看父母超過三十次,就可以獲得200元現(xiàn)金抵用券。多么諷刺,去探望自己的父母,還需要用“獎孝金”來鼓勵,想想看,父母把我們從小養(yǎng)到大,又有誰給過他們?nèi)魏魏锰幠??那完全是出于愛的動力??!為什么作為子女的我們不能多愛他們一點呢?
河南鄭州13歲女孩閆倩玉火海救母一事,令無數(shù)人為之動容。熊熊火海里,小倩玉一心救母,置自己的身體甚至生命于不顧。而李密為了守護他的祖母,做出了“生當隕首,死當結(jié)草”的承諾。我們的父母并不需要我們做出多么感天動地的承諾,只需我們在閑暇時打一個電話,假期時回去陪他們吃頓飯,聊聊天。我們能做到的也就是為他們送去一份兒關(guān)心,讓它們少一份兒失落與擔(dān)憂。
“樹欲靜而風(fēng)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再多的金錢也買不回與家人共處的時光。
孝道,需要行動上的關(guān)懷,需要身體力行的證明。給父母一點兒關(guān)心,讓父母展開笑顏。
(參考教材:人教版語文必修五第二單元第七課《陳情表》)
(指導(dǎo)教師:丁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