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是學科教育實施的主要途徑,是師生共同成長的地方。充滿生機的教學活動能產(chǎn)生智慧的火花,充分激發(fā)師生的想象力,加深師生的感情?!按蛟炜鞓酚行дn堂”,讓學生快樂地學、有效地學、智慧地學,我們應努力提高英語教學課堂的有效性。
德國的教育學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播的本領,而在于激發(fā)、喚醒、鼓舞。英語教學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的雙邊活動,無論是處在教學主導地位的教師,還是處于教學主體地位的學生,都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個體。那么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如何來激勵、喚醒、鼓舞我們的學生呢?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聯(lián)系他們生活中的事物,學生才會覺得很有意義,才能做到學以致用。例如:Unit 1 What animal are you ?中,為了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我設計了一個Riddles 的形式,課前先讓學生寫出12種生肖的謎面,課上再讓其他學生來猜,如:It is little and it often comes out to eat things at night . Some people hate it ,but some people like it because it is very popular in cartoons (mouse) It is cold-blooded and usually sleeps in winter .Some of them have sharp poisonous teeth .(snake)在講到“tiger”“dragon”時,學生舉出了“武松打虎”和“葉公好龍”的故事,遠遠超出了我的想象。一般來講,描述動物集中在它們的形狀和生活習性方面,而學生的發(fā)散思維把這些動物和一些成語故事、歷史故事聯(lián)系在了一起。這樣一來,其他學生的興致馬上提了上來,大家紛紛舉手發(fā)言。這種形式比老師在那兒講謎面,學生猜謎語有趣生動得多,而且通過學生自己動腦筋,也達到了運用語言的目的。另外,我發(fā)現(xiàn)survey也是個不錯的辦法。接著上面的例子,在學完該課以后,我要求學生conduct a survey among your friends and family members , find out whether the animal attribute really tell about a person’s character and personality.這些來自身邊的小型調(diào)查,學生很樂意去做;在做的過程中學生也增進了對彼此的了解,同時也鍛煉了口語;在匯報調(diào)查時,也不再有冷場出現(xiàn)。《新世紀英語》中選取的課文難度不一,有些難點過分集中,這個時候我們教師就可以運用我們的智慧,通過重組文本,設置坡度,讓學生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桃子,從而獲得成功的喜悅。
新世紀英語教材每一課后都有Discovering Language.其實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語法。一提到語法??倳o人以“枯燥、單調(diào)和應試教育”的聯(lián)想。誠然,在以往的英語教學中,教師講解語法點的活動多,讓學生理解語法內(nèi)涵的活動少,讓學生積極主動思維和開口的活動則更少。語法教學限于教師講、學生記或中英文互譯的單調(diào)授課模式壓抑了學生的個性和學習的積極性。如果我們改變一下自己的教育觀念和教學方法,巧妙地把數(shù)學中的數(shù)軸、圖形運用于英語教學中,注重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多思考,多運用,英語語法教學完全能跳出傳統(tǒng)應試教學的模式。例如,八年級教材中有一項過去完成時的教學內(nèi)容,我是這樣設計的:Step1.讓學生回憶學過的現(xiàn)在完成時,并造句。例:We have studied 500 English words since 2002.試比較:We had studied 500 English words by 2002. (引出過去完成時)讓學生歸納出過去完成時表示在過去某一時間之前已經(jīng)完成的動作。(可以運用數(shù)軸、圖形)Step2. T: Jack finished his homework at 5 p.m. yesterday. His father came back home from work at 6 p.m. yesterday. T: Which action took place first ? Jack did his homework or father came back home ? Step 3. 學生歸納出過去完成時的概念(表示過去某一時間或動作之前已經(jīng)完成的動作)以及結(jié)構(gòu)(had+past participle)。通過數(shù)軸對比和簡明扼要的提問啟發(fā)學生思考,歸納總結(jié)出語法規(guī)則,從而培養(yǎng)學生積極思維的能力,事半功倍地掌握了語法知識。英語教學中詞匯教學中占了很大一塊比重,到初三畢業(yè)學生必須掌握幾千個單詞和詞組。面對這么多的詞匯,教師如何化解這一難題呢?——幫助學生了解英語詞匯的構(gòu)成規(guī)律將有助于解決他們記憶單詞效率低、遺忘快的問題。許多學生記憶英語單詞時采用零星或片段的記憶方法。他們對接觸的生詞不會分析、比較;遇到生詞就死記硬背。這種被動的記憶方法不能在頭腦中留下清晰、可追憶的印象。經(jīng)過一段時間之后這些詞匯在其記憶中模糊、淡化,甚至消失。這種事半功倍的記憶方式還會挫傷學生詞匯學習的積極性。只要我們讓學生發(fā)現(xiàn)英語詞匯自身的規(guī)律和系統(tǒng),就能提高其記憶單詞的效率。
教無定法,作為教師,我們必須研究教材、要學會增補、學會拓展和開發(fā)、更要學會如何設計。在這個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中,我們提高了自己,收獲了快樂。(單位: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天山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