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的第一任務是:讓學生學習語言,而讀是學習語言的重要途徑之一,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是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使學生具有初步的聽說讀寫的能力,在聽說讀寫的訓練中,進行思想品德的教育,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在教學中必須重朗讀訓練,加強對朗讀的指導與訓練。朗讀是學生整體語文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習語文行之有效的方法。古人云:“讀書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可見,只有三者并用才能達到良好的讀書效果。而朗讀完全可以達到這個要求。
朗讀,就是一個將無聲的書面語言轉換為有聲語言的過程,是眼、口、耳、腦協(xié)同作用的創(chuàng)造性閱讀活動。葉圣陶先生說:“閱讀教學總得讀?!庇谟勒蠋熣f:“語文教學的所謂‘亮點’,首先應該在朗讀上。”作為語文老師,我們要注重“培養(yǎng)和訓練學生大聲朗讀課文的能力”《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對小學各年段朗讀的要求都是“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因此,小學各年級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耙寣W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所以說,朗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著重要的作用。
朗讀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古人讀書,強調“口誦心惟”?!罢b”絕不僅僅是“口”的發(fā)音活動,同時包含了豐富的思維活動和情感活動。教師指導學生朗讀的過程,是讓學生認識語言、品味語言的過程。如教學《我的戰(zhàn)友邱少云》時,通過指導朗讀,讓學生想象、體會熊熊烈火在邱少云身上燃燒時邱少云的痛苦。再指導學生通過朗讀,體會戰(zhàn)友被火燒時“我”的極度痛苦焦急的心情。而此時此刻,“邱少云為了整個班,整個潛伏部隊,為了這次戰(zhàn)斗的勝利,像千斤巨石一般,一動也不動”,讓學生強烈地感受到邱少云的意志是何等堅強,他嚴守紀律和獻身的精神讓人欽佩,從中學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學生對邱少云崇高精神的贊美,是學生的認識過程,也是思維的過程。而此時,教師有機地滲透思想教育,提高學生分辨真善美、假丑惡的能力,更能收到“教書育人”的整體效益。
在教學中,由于學生認識水平和心理特點的差異,各年級的訓練要求不大相同,其側重點也不同。但從訓練手段上來說,小學階段不管哪個年級,都應當突出讀的訓練。其中朗讀的指導與訓練必不可少。有效的朗讀指導,使學生從中受感染,能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并養(yǎng)成良好的朗讀習慣,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也能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葉老說,“多讀作品,多訓練語感,必將能駕馭文字”。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重視并加強朗讀訓練,是非常必要的。好的朗讀教學,有助于學生積累詞匯、擴大知識面、增強語感、開掘深意,提高口頭表達能力;好的朗讀教學,可以達到聲情并茂、韻味幽回的效果;好的朗讀教學可以進入動人心魄、耐人尋味的境界;好的朗讀教學,它的感染力不亞于一幅美麗的圖畫,一首動聽的歌曲;好的朗讀教學,能使學生在跌宕起伏、輕重有致的感情變化的波濤中受到多方面美的陶冶。
小學階段是人一生中記憶力最好的時期,教師充分利用教材指導學生朗讀,甚至熟讀成誦,讓學生直接感受語言,積累語言材料,了解多種的語言表達方式,就能學會運用語言文字準確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抒發(fā)自己的感情,從而發(fā)展語言。讀是學習語言的重要途徑之一。通過熟讀、背誦,使書面語言內化為學生自己的語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理解、運用語言的能力。因而教學必須重視朗讀,加強對朗讀的指導與訓練。(單位: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鄂倫春旗克一河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