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國家重視農村幼兒教師素質的提高,開展“國培計劃”加強對農村幼兒教師的培訓,農村幼兒教師的專業(yè)素質也有所提高,但是農村幼兒教師的培訓仍存在種種問題,具體表現為培訓對象范圍狹窄、培訓目標不明確、培訓內容缺乏針對性以及培訓結果得不到有效評估等,這使得農村幼兒教師培訓的質量得不到保障,缺乏實效性。因此,構建公平合理的農村幼兒教師培訓體系,利于解決農村幼兒教師培訓中出現的培訓對象范圍狹窄、培訓目標不明確、培訓效果缺乏考核等問題。
關鍵詞:農村幼兒教師;教師培訓;教育質量;教育公平
中圖分類號:61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955995(018)06006603
隨著全面二胎政策的實施,社會對高素質幼兒教師的需求日益增大,但幼兒教師尤其是農村幼兒教師隊伍的建設卻始終是個難題。017年4月,教育部等四部門發(fā)布的《關于實施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的意見》依然將幼兒教師隊伍建設作為難點之一。實踐證明,開展教師培訓是提升教師隊伍素質的有效措施之一。隨著學前教育的快速發(fā)展,各地都在積極地開展各種形式的幼兒教師培訓,但培訓質量和效果卻參差不齊,城市幼兒教師的培訓效果遠遠好于農村。如何讓農村幼兒教師培訓真正“接地氣”,契合農村幼兒教師的需求?如何通過農村幼兒
教師培訓助推農村幼兒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提升學前教育質量?這一系列問題在困擾農村學前教育發(fā)展的同時也不斷激勵著教師培訓機構探索高效的農村幼兒教師培訓方法。筆者正是在這一背景下,試圖對農村幼兒教師培訓做一番解讀,發(fā)現其中存在的典型問題,進而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議。
一、 解讀:農村幼兒教師培訓的概念及必要性
(一) 農村幼兒教師培訓
農村是以從事農業(yè)生產為主的農業(yè)人口居住的地區(qū),是同城市相對應的區(qū)域,具有特定的自然景觀和社會經濟條件,也叫鄉(xiāng)村。與城市相比,農村經濟較落后,交通較不便利,自身發(fā)展存在先天的不足,需要政府和社會等各方面的扶持。
培訓是由組織員工提供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受教育與學習機會,旨在改進員工的知識、技能、工作態(tài)度和行為,從而使其發(fā)揮潛力以提高工作績效,最終實現提高組織績效的活動。[1]
由此看來,本文中的農村幼兒教師培訓指的便是為了提高農村幼兒教師的專業(yè)素質,促進農村幼兒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而開展的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的教育活動,以滿足社會對農村幼兒教師提出的要求。
(二)農村幼兒教師培訓的必要性
對農村幼兒教師進行培訓不是國家和幼兒園或某位專家一時的“心血來潮”,它具有不可動搖的歷史必然性,是現實需求和歷史發(fā)展的必然產物。近年來,國務院和教育部先后頒布了《關于當前發(fā)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幼兒園教師專業(yè)標準(試行)》《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等文件。這些文件都把大力發(fā)展學前教育作為其中的重要內容,并把加強幼兒教師的培養(yǎng)和培訓作為實現學前教育有質量的重要保障性條件。正是在此背景下,幼兒教師的培訓方興未艾。
1.終身教育理念的推動作用
終身教育是0世紀60年代在國際上出現的一種教育思想,是由法國的成人教育家保羅·朗格朗在1965年的聯合國教科文成人教育會議上首次提出的。終身教育的理念對傳統(tǒng)教育提出了挑戰(zhàn),它強調教育要貫穿于人生始終,這種理念更加符合人類發(fā)展的需要。當今社會是一個信息知識日新月異的社會,各行各業(yè)的工作人員都要通過不斷的學習來提高自身技能以滿足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對教師來說尤其如此。但是由于農村經濟落后,學習條件有限,農村幼兒教師自身所具備的知識顯得有些薄弱,已經不能滿足學齡前兒童發(fā)展的需要。在終身教育理念下,國家必須動用社會各方面的力量,整合各方面的優(yōu)勢,完善農村幼兒教師培訓體系,滿足農村幼兒教師終身學習的需要。
.普及學前教育的需要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010—00年)》提出,到00年,普及學前一年教育,毛入園率達到95%,基本普及學前兩年教育,有條件的地區(qū)普及學前三年教育。同時,綱要還提出到 00年,幼兒園在園人數要從009年的685萬人增加到4000萬人,新增1315萬新幼兒對教師的數量和質量的要求也隨之提高,學前教育面臨巨大挑戰(zhàn),而且我國學前教育普及率較低的地區(qū)主要是農村,特別是中西部農村地區(qū),而這些地區(qū)的教師不可能由城市派出,只能靠本地區(qū)培養(yǎng)。[3]在這種情況下,對幼兒教師尤其是農村薄弱地區(qū)的幼兒教師進行培訓便顯得至關重要。
3.提高幼兒教師素養(yǎng)的現實訴求
幼兒教師是幼兒園教育教學工作的基本力量,幼兒教師素養(yǎng)高低是影響幼兒園教育事業(yè)成敗的重要因素。具有良好道德和業(yè)務素質的幼兒教師隊伍,是高質量、有特色的幼兒園的力量源泉和重要保證,一所幼兒園的辦園質量和特色往往是幼兒教師的群體素養(yǎng)和群體特長的體現,是他們教育教學思想和經驗的積累與升華。故提高幼兒教師隊伍的整體素養(yǎng),是關系到幼兒園、幼兒教師個人乃至整個幼兒教育事業(yè)的大事。當今時代是信息化、國際化、現代化的時代,教育新理念、教育新環(huán)境和教育新設施層出不窮,這也會推動幼兒教師朝著現代化的目標前進。幼兒教師作為幼兒成長的指導者、幫助者,必定要在專業(yè)化、現代化的進程中通過參加培訓、進修等不斷提高自身的素養(yǎng)。農村薄弱地區(qū)的幼兒教師面臨更大的挑戰(zhàn),對他們進行培訓迫在眉睫。
二、 現實:農村幼兒教師培訓的現狀及原因
近幾年,從中央到地方,農村幼兒教師的培訓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從國培計劃、省培計劃,到一些社會力量發(fā)起的農村幼兒教師培訓,都給急需培訓的農村幼兒教師帶去了先進、前沿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一部分農村幼兒教師的綜合素質獲得了提高。但是人們在看到幼兒教師培訓帶來良好成效的同時,也要看見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唯有如此,才能及時糾正問題,推動幼兒教師培訓的良性發(fā)展?,F有的幼兒教師培訓還遠不能滿足農村幼兒教師對高水準培訓的渴望,農村幼兒教師的培訓質量總體來說還比較低,遠遠落后于城市地區(qū),這不利于幼兒教師的整體發(fā)展,農村幼兒教師培訓工作依然任重而道遠。
筆者認為,出現上述情況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 培訓對象范圍狹窄
幼兒的成長不只是依靠主班教師的教導,幼兒園里的每個工作人員都會對幼兒的成長產生或大或小的影響。但是由于學歷水平和自身素質的限制,農村幼兒園里的有些工作人員(如保育教師、門衛(wèi)等)難以給幼兒樹立良好的榜樣,難以為幼兒營造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所以對保育教師甚至門衛(wèi)進行一定的培訓也是必要的。然而當前農村幼兒園的培訓對象主要局限于主班教師,很少有幼兒園對其他工作人員進行培訓,這可能會造成其他工作人員的心理失衡,長遠來看也不利于學前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二) 培訓目標不明確
明確的培訓目標有利于培訓活動的有效實施,但遺憾的是當前的培訓目標確實存在一些問題。比如,目標定位過于寬泛,指向模糊,脫離農村幼兒教師的實踐問題和成長需求,不能準確反映培訓主旨;目標過于單一、片面,僅關注農村幼兒教師某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忽視了農村幼兒教師在思想、理念上深層次的發(fā)展;培訓目標沒有現實需求,熱衷于向培訓對象介紹國內外的學說流派、論著原理和各類經驗模式,不思考參加培訓的教師如何在實踐中進一步操作和實施。以上這些原因造成培訓無的放矢,流于過程。[4]
(三) 培訓內容缺乏針對性
農村幼兒教師作為一線教師,對其進行培訓的目的是滿足他們的需要,解決他們在教學中遇到的困難,所以培訓內容也應該圍繞他們的需求來確定。但是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卻出現了偏差,當前的培訓內容不是由教育機構的專家學者來確定,就是由大學的教授來確定,很少有農村幼兒教師的參與。由于專家學者較少深入農村調查,不能充分了解農村幼兒教師的迫切需求,最終使得培訓內容偏理論性、系統(tǒng)性和基礎性,而缺乏針對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忽視了農村幼兒教師經驗學習和實踐學習的價值,難以真正讓農村幼兒教師學到實際需要的知識。
(四) 培訓效果缺乏考核
培訓的目的是為了提升農村幼兒教師的綜合素質,所以在培訓結束后必須對農村幼兒教師進行一定的考核,這樣一方面有利于農村幼兒教師加深對培訓內容的理解,促使其將理論付諸實踐;另一方面也可以幫助培訓者發(fā)現培訓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查漏補缺。然而,在現實中教師結束培訓回到幼兒園后,往往缺少及時的考核,甚至無人問津,培訓仿佛變成了“走過場”,學到的知識沒有運用到實際工作中,這嚴重背離了培訓的初衷。
三、 超越:構建公平而有質量的農村幼兒教師培訓體系
近年來,農村地區(qū)新建了許多幼兒園,轉崗教師成為這些幼兒園的中堅力量,但他們缺乏幼教理論和專業(yè)技能。提升這些教師的專業(yè)理論和專業(yè)技能最便捷的途徑就是教師培訓。但是長期以來農村幼兒教師在農村幼兒教育中的重要性被忽視,農村幼兒教師培訓往往缺乏實效性。農村幼兒教師培訓存在一些問題,當務之急是構建公平而有質量的農村幼兒教師培訓體系。
(一) 擴大培訓對象范圍
在培訓對象的選擇上,農村幼兒園可以按照教職工人員與幼兒接觸的頻率來適當安排培訓次數,體現公平公正的原則。比如,在幼兒園中,主班教師的大部分時間都和幼兒在一起,幼兒的身心發(fā)展也主要依靠他們的引導。保育教師次之,再次是其他教職工人員。所以,幼兒園可以主要安排主班教師參與培訓,也給其他人員適當安排一些必要的培訓。
(二) 制訂明確的培訓目標和選取適合的培訓內容
培訓者制訂培訓目標要找準目標的起點,農村幼兒園教師培訓的起點是“滿足幼兒園教師專業(yè)發(fā)展需求,解決教師在幼兒園教育實踐中的問題”。起點的尋找和確定不是由培訓者想當然而為之的,而是要從農村幼兒教師的教育實踐、專業(yè)成長、職業(yè)發(fā)展等方面進行現狀調研和分析。[5]同樣地,培訓內容的選擇也要征求幼兒教師的意見,不能脫離幼兒教師的實踐,而且教學內容應該充分利用農村的自然資源。比如,在制訂培訓目標和選取培訓內容之前,培訓者可以利用問卷調查發(fā)現幼兒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存在什么困難,鼓勵幼兒教師勇于說出自身的局限,然后據此制訂培訓目標,選取培訓內容。總之,基于農村特有的環(huán)境,農村幼兒教師培訓目標和培訓內容必定要和城市有所區(qū)別,切不可一刀切。
(三)加強培訓績效的考核
就目前我國農村幼兒園教師培訓工作而言,一個重要的問題是培訓工作開展得不規(guī)范,培訓績效管理與績效評價體系沒有完善起來,因此,加強績效管理與績效評價是很重要的。[6]一方面,有關部門要制定一套關于培訓機構的培訓效果的評價標準。在農村幼兒教師培訓工作結束后,培訓機構要做好跟蹤調查,詳細了解農村幼兒教師對培訓的滿意度以及培訓后的成長情況,為以后的培訓提供參照。另一方面,農村幼兒園要借鑒城市幼兒園的做法,注重對幼兒教師的考核。當農村幼兒教師結束培訓后,幼兒園可以組織接受過培訓的教師和其他教師進行集中交流,闡述他們的培訓所得。這樣不但能鞏固幼兒教師學到的理論知識,同時也能夠使其他沒有參與培訓的教師學到實用的知識,使得培訓的價值得到充分彰顯。
(楊建強,吉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長春 136000)
參考文獻:
[1] 王衡曉園,許陽.淺析幼兒教師培訓的問題與對策[J].知識經濟,016(8):156157.
輝進宇,褚遠輝.“有質量”的幼兒教師培訓的特點[J].教育探索,015(6):14145.
[3] 田彩云.解讀政策引領下的幼兒園教師培訓[J].科教文匯(上旬刊),017(4):78,36.
[4][5] 趙宇.幼兒園教師培訓中的問題與對策[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01 (3):4851.
[6] 彭景.幼兒園教師有效培訓研究及探索[J].科教導刊(中旬刊),016(8):7071.
(責任編輯:彭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