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任務驅動法,是在教學活動中,以解決問題、完成任務為主的互動式教學,并以探究為目的,幫助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提出方案并解決問題的能力。高職院校鐵路英語課程“以工作任務為靶向”,與工作崗位相掛鉤,對于學生的能力要求更高。本文以任務驅動法在鐵路客運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為例,探討如何更好地將任務驅動法引入到高職鐵路英語教學中。
【關鍵詞】鐵路客運英語;任務驅動教學法;解決問題
一、高職鐵路英語任務驅動教學的背景
隨著高速鐵路及動車組的日益發(fā)展,國際化趨勢日漸增強,鐵路客運工作人員迫切需要提升自身素質,尤其是英語口語交際能力。作為鐵路服務人才培養(yǎng)基地,許多高職院校立足于此,開設了高鐵及動車乘務專業(yè)。為了拓寬學生的就業(yè)渠道,提升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及業(yè)務素質,以更好地適應未來工作崗位的要求,我院開設了《鐵路客運英語》這門課程。
1.教材內容的針對性?!惰F路客運英語》是基于工作過程系統(tǒng)化課程改革的教材,學習內容定位于“以工作任務為靶向”,具體為鐵路客運各崗位工作流程的典型工作任務,直接針對學生未來工作崗位能力及素質的培養(yǎng)。
2.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弊端。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多注重“填鴨式”教學,忽視學生的主體性,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被動地接受,學習主動性低,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不高,教學效果不理想。
另外,傳統(tǒng)教學多側重于理論知識的傳授,忽略了學生語言運用能力、探究學習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及職業(yè)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3.任務驅動教學法的適用性。任務驅動法,是指在教學活動中,以解決問題、完成任務為主的互動式教學。能為學生提供體驗實踐和感悟問題的情境,圍繞任務展開學習,以任務的完成結果檢驗和總結學習過程等,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使學生主動建構探究、實踐、思考、運用、解決、高智慧的學習體系。以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模式讓學生真正參與課堂并成為主角,更為適合《鐵路客運英語》這門“以工作任務為靶向”的專業(yè)英語課程。
二、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基本步驟
任務驅動法在高職鐵路英語教學中的實踐操作可以分為四個環(huán)節(jié):
1.創(chuàng)設情境:針對學習內容創(chuàng)設真實的工作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帶著好奇心進一步地探究學習。
2.確定任務:根據本章節(jié)的知識目標,學習相關專業(yè)詞匯及服務用語的表達,然后根據設定的情境,布置任務,學生有了理論知識的鋪墊,又明確了學習任務,才能在任務實施中做到有的放矢。
3.任務實施:教師本著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先對學生進行分組,然后學生通過分組策劃、情景表演、問題答疑三個步驟來進行任務的實施。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體現了“以就業(yè)為導向,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
4.評價總結:就學生的任務實施環(huán)節(jié),根據評分標準進行組內自評、組間互評、教師講評。通過評價對比,學生對自身整體能力進行自?。煌ㄟ^榜樣示范,學生找出彼此的差距,進一步實現提高。教師講評,對學生的努力給予高度肯定,不足之處給予合理指導,同時梳理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指出重難點。
三、以鐵路車站服務工作中的售票這一部分為講述內容,來闡述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鐵路客運英語》這門課程中的運用
1.教學內容。
(1)學習內容。
鐵路售票業(yè)務
(2)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①掌握鐵路售票服務用語專業(yè)詞匯及句型,主要內容為:車站窗口購票、電話購票、網上購票以及車票發(fā)車時間、車票類別、車票價格、付款方式、客人姓名、證件、聯系方式等。
②掌握鐵路售票業(yè)務相關的鐵路法規(guī)。
2)能力目標:
通過本任務的學習,學生能夠熟練運用鐵路售票專業(yè)用語進行對話,提高口語交際能力;能夠在今后工作中熟練運用所學與外籍旅客進行溝通交流,并能認真負責、迅速準確地向乘客發(fā)售車票,確保錢票無差。
3)素質目標:
①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團隊協作精神。
②培養(yǎng)學生日后與旅客溝通的技能和服務意識,使用禮貌用語,為旅客提供快速、專業(yè)、人性化的服務。
2.教學過程。
(1)創(chuàng)設情境。車票購買對于同學們來說都不陌生,但是作為車站工作人員,如果向外籍旅客進行售票,尤其是當外籍旅客對于我國鐵路客運法規(guī)不甚了解又語言不通的情況下,如何利用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素養(yǎng)認真、快速地售票,著實考驗同學們的能力。鑒于此,我設定情境如下:美籍旅客Mr. Smith帶他的兩個孩子(女兒身高1.3米,兒子身高1.1米)準備乘火車從上海去北京,但語言不通。假如你是車站售票人員,你該如何幫助他購票呢?
(2)確定任務。因為本章節(jié)的內容是售票,教師先帶領學生學習車票類別、發(fā)車時刻及價格問答等專業(yè)詞匯和基本對話,然后再分析第一環(huán)節(jié)設定的情境,得出幾個需要解決的問題:
問題一:Mr. Smith可以通過幾種途徑購買火車票? 怎樣分別購買?
問題二: Mr. Smith可否通過自動售票機購票?如果采用網絡訂票可否在自助取票機上取票?
問題三:Mr. Smith購票所需的證件是什么?作為售票人員,你需要核對旅客證件上的哪些信息?
問題四:對于不同身高的兒童來說,購票時需要遵循哪些鐵路客運法規(guī)?
根據以上內容,確定任務:分組策劃,分析總結這四個問題,然后運用本環(huán)節(jié)所學理論知識,分角色扮演來幫助Mr. Smith解決購票問題。
(3)任務實施。教師本著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先對學生進行分組,每組4-6人。然后逐步實施任務,如下:
1)分工協作:針對這四個問題在組長帶領下分工協作,有利于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促使其為完成任務進行探究性學習,也培養(yǎng)其團隊協作能力;
2)情境表演:根據對問題的分析,自定情境,分角色扮演來幫助Mr. Smith解決購票問題,實現了在“做中學,學中用”,用親身實踐來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也培養(yǎng)其解決問題的能力;
3)問題答疑:(具體表現為:①表演者回答其他組成員對表演內容的疑問。②根據自己組的表演內容,表演者對其他組成員提問。③根據表演內容,教師提問表演者。④根據表演內容,教師提問觀眾。如果觀眾解答不了,由表演者再來繼續(xù)解答。)這一環(huán)節(jié),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為學生提供一個訓練口語表達能力、積極展現自我、交流思想、互相切磋學習的平臺。
(4)評價總結:針對表演,根據評分標準,先進行組內自評、小組互評,最后教師講評,給學生肯定鼓勵,樹立其自信及激發(fā)其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并對表演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給予針對性的建議,利于學生進一步提高。最后梳理總結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突出重難點,讓學生在課下的復習中有所側重。
四、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鐵路英語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1.教師角度。任務驅動將教師的課堂角色,從 “幕前”轉向“幕后”,顛覆了傳統(tǒng)意義上的教師形象,讓學習轉變成了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探究式學習。
2.學生角度。任務驅動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是高職院校學生實現零距離崗位對接的一條很好的學習途徑。“任務”的完成,意味著學生通過勞動獲取了成果,更重要的是學生掌握了從理論知識到實際運用的轉變過程。
五、結語
綜上所述,任務驅動教學,使學生通過探究學習,解決問題并完成任務。這種以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讓學生真正參與課堂并成為主角,消除傳統(tǒng)教學的弊端,更為適合《鐵路客運英語》這門“以工作任務為靶向”的課程,是一種值得推廣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閔麗平.鐵路客運英語[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12.
[2]曹青.鐵路高職院校英語項目教學的設計——以鐵路客運英語為例[J].校園英語,2015(10).
[3]甘莉.“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高職高專商務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2013:7-8,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