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評價是一項有目的性的教學行為,它是根據(jù)課程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標,對教學過程及其結果進行綜合、全面、客觀的價值判斷過程。在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新的教育理念對小學數(shù)學教學評價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基于此,評價應著眼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應該讓學生在有效的評價中感到學習數(shù)學的快樂,發(fā)現(xiàn)自己的潛能,激勵自己,獲得發(fā)展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內(nèi)部動力。
零距離評價?!笆畟€手指有長短”,學生本身的智力水平、理解接受力、記憶能力、知識的運用能力等各不相同,各人的數(shù)學活動水平層次也就不同。我們在進行數(shù)學教學時,必須根據(jù)學生的“數(shù)學現(xiàn)實”和認識水平來教學和評價。“零距離”評價是教師以平等、欣賞的目光、語氣評價每個學生,把自己放在學生的位置上,盡量揣摩學生的認識過程,顧及學生的學習興趣、知識基礎。評價時要體諒學生的學習困難,肯定他付出的努力和取得進步,所以在課堂上,教師多一些這樣的評價:“你越來越聰明了”、“你的表現(xiàn)讓老師感到特別驚喜”、“你的猜想能力真豐富”,真誠的贊賞帶給學生成功的體驗,讓學生臉上始終洋溢著自信的笑容。“如果你能大膽一些就更好了”、“只要再加把勁,你一定能成為優(yōu)秀學生”。鼓勵的話語、零距離的評價能帶給學生愛和希望,促使學生們努力走近老師期待的目標。
彈性評價。評價應成為培養(yǎng)學生正確認識自我的一種教育方式,而不是制造等級的方式。彈性評價是重視面向個體、多層次、多角度地評價,這樣才符合《課程標準》的理念——既面向全體學生,又注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如在教學四則混合運算和應用題時,我們對認識水平較低的學生,可只要求他能正確列式、計算、完成基本任務即可;對中等學生來說,還要求其明白算理,能簡單表述;對認識水平較高的學生,則還可以進行把式題改成文字題和改編成較復雜應用題的訓練,這樣,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數(shù)學水平上得到一定的鍛煉和提高。同時,評價的角度也可多種多樣,可對學生的智力、技能、情感、意志等諸方面進行評價。如“你的字真漂亮”、“你今天算得又快又正確”、“你這節(jié)數(shù)學課聽得真仔細”、“你和同學合作很成功”等。彈性評價是因材而評、因人而評,使每個學生體驗和享受成功的快樂,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成就感。
“聲動”評價。所謂“聲動”是師生在討論、闡述明理輔之掌聲、指示法等有效手段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奥晞印痹u價,教師要創(chuàng)造寬松、和諧、民主、平等的評價氛圍,構建師生互評、生生互評、學生自評的多向信息交流空間。如“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的收獲是……”、“他解這道應用題出現(xiàn)錯誤的原因是……”、“聽了××同學的回答,我知道了……”、“××同學的解法真巧妙,我怎么沒想到”等,隨著學生的聲聲交流,同學們不由自主的;若有異議,同學們便會,表示補充;若不同意同學們就會表示反對。這樣就增強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又如:在教學較復雜的分數(shù)和百分數(shù)應用題時,對提出一種解法的,用擊掌兩次表揚;對提出兩種解法的,用擊掌三次表揚;對提出兩種以上解法的,用擊掌多次表揚。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作業(yè)自批、同桌互批、自查課后作業(yè)。讓學生在有聲有色的討論、闡述明理、操作批閱中獲取知識。
延遲評價。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反饋信息并非都得及時評價,有時過早的評價,反而會扼殺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心理學研究表明,新穎、別出心裁、有創(chuàng)造性的見解,常常出現(xiàn)在思維過程的后半段,這就要求教師靈活運用“延遲評價”的方式,留給學生充裕的時間。例如:在剛學習“圓的周長”以后,有這樣一道判斷題:圓周長的一半就是半圓的周長。當時有的學生認為對,有的認為錯,各說各的道理,爭得面紅耳赤。這時教師不做評判,而是引導學生進行討論,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評價他人的說法,看看誰能用自己的理由來說服別的同學。經(jīng)過學生激烈的爭論,學生用畫圖說明、計算等多種方法驗證了這句話是錯誤的。
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發(fā)言,不能過早地給予評價,以對其他學生的思維形式定勢,而應該靈活地運用“延遲評價”,還給學生一個思考的空間,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暢所欲言地抒發(fā)見解,以獲得更多、更美好的創(chuàng)新的靈感,使個性思維得到充分的發(fā)展。
總之,教無定式,貴在得法。教學評價沒有固定不變的模式,我們應該以新課改為指導,不斷地更新教學理念,在不斷的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評價才能屢評屢新、越評越精。從而充分發(fā)揮教學評價的功能,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單位: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第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