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兒童文學翻譯是一項特殊的翻譯工作,譯者一方面要以兒童的心靈去理解和體會原文,一方面要以符合兒童的理解能力去表達原文。本文章通過對兒童文學的特殊性進行研究,并在以兒童讀者為中心、忠實于原文、文化因素歸化處理等主要方面略談個人拙見,不妥之處請批評指正。
【關鍵詞】:兒童文學;文化差異;翻譯策略
一、引言
在知識全球化的今天,各國間的文化交流日趨頻繁,已成為這個時代不可抵擋的主流。越來越多的人們希望了解異國的文化、歷史、政治、經(jīng)濟和科學技術(shù)的發(fā)展。于是在翻譯工作下人們急切地同各國互相交流,努力學習異域文化,引進各國文化的精華,去擴充知識、拓展視野、給本國文化不斷注入新的生命力。因此,翻譯成為了世界人民互相交流的重要媒介。促進經(jīng)濟文化共同發(fā)展翻譯工作任務艱巨。從目前國內(nèi)翻譯狀況而言,每年的各類外文翻譯書籍數(shù)量持續(xù)增加,速度也在增快。其中兒童文學作品的翻譯也琳瑯滿目。如《格林童話》、《伊索寓言》、《小王子》、《湯姆.索亞歷險記》等成為兒童讀者最喜愛的作品。從本論文討論的重點而言,成人譯者與兒童讀者間存在心里代溝和文化差異,各國間兒童成長的生活文化背景及語言差異,使我們的兒童文學翻譯工作還有更大的空間需要提升。因此,兒童文學翻譯策略和方法值得去探索研究。
二、兒童文學與翻譯難因分析
(一)兒童文學
自五四時期以來,我國的“兒童文學”逐漸被重視起來。兒童文學是以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發(fā)展為基礎創(chuàng)造出的適合兒童閱讀、利于兒童身心健康發(fā)展的各類文學作品。其創(chuàng)作者是成人,讀者大部分是兒童。 因此,兒童文學具有很大的特殊性。
兒童文學的創(chuàng)作者雖是成人,但在內(nèi)容上,不管是題材的選擇、主題的擬定、故事結(jié)構(gòu)的勾勒等方面應適合兒童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言語表達上,需通俗易懂、 簡單明了、生動有趣??傊瑑?nèi)容和言語一定要符合兒童的認知水平和心理發(fā)展的特點,以此激發(fā)兒童的閱讀興趣,使兒童受到一定的教育。總的來說,兒童文學是根據(jù)兒童心理發(fā)展和認知能力,以兒童為本位,通過生動的故事情節(jié),鮮明地刻畫事情的發(fā)展和人物的活動而完成的一種文學,其故事情節(jié)新奇、曲折而生動。也可以說兒童文學是兒童世界和成人世界之間的一條紐帶,通過寓教于文、于理、于樂,潛移默化地引導著兒童從幻想走向現(xiàn)實,領悟人生的真諦。
(二)兒童文學翻譯難因分析
1.譯者與讀者間的文化差異
兒童文學的翻譯者是成人,讀者大部分卻是兒童,這就要求了譯者要拋棄自身所具備的觀點和經(jīng)驗以及適用于成人讀者的翻譯策略和翻譯風格,接著將自己與兒童讀者溶為一體,去解讀和再現(xiàn)原作的內(nèi)容和風格。所以,在翻譯過程中譯者不僅要透徹地掌握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特點、生活習性和審美情趣,而且要熟練掌握源文化的兒童文化和目的語文化的兒童的文化。
2.源語言與譯入語語言的文化差異
不同的文化,除了基本的語言表達方式不同外,其價值觀、風俗習慣、人文地理、社會觀等內(nèi)在文化因素也有很大程度的不同,所以在翻譯時要面臨文化差異和跨文化溝通的問題,掌握了這些問題,我們才能達到翻譯的目的。所以譯者在進行語言裝換的同時,不能忽略文化內(nèi)涵的轉(zhuǎn)換。因為在原文中對原文小讀者而言的基本常識可能對譯文小讀者來說是生疏的、奇怪的。因此,恰當?shù)靥幚砦幕町愐蛩?,對兒童讀者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三、兒童文學翻譯策略
翻譯策略反映了譯者的翻譯水平,也決定了譯文的質(zhì)量。譯者有意識地根據(jù)譯文語言的各種修辭方法去揭示原文內(nèi)容的策略不僅能達到譯者進行翻譯的目的,而且也能達到讀者閱讀的目的。因此,兒童文學翻譯不能簡單的認為使譯文簡單明了讓兒童讀者理解就可以。而是要去探究適合于兒童理解能力的許多恰當?shù)姆g方法,使譯文在兒童讀者易于接受的前提下與原文達到高度一致。就策略而言筆者認為以下三點極其重要。
(一)譯文應遵循“以兒童為中心”的原則
以上談到了兒童的身心發(fā)展程度和兒童文學的特點,以及兒童文學翻譯難的問題。通過以上分析,我們看到譯者在翻譯的過程中,應以兒童讀者為目標,拋棄自身所具備的各類經(jīng)驗,以兒童的視角去揣摩作品,并且用適于兒童的語言將譯文淋漓精致地表達出來,譯文才不會顯得拙劣,最終達到我們的目的。所以,在翻譯兒童文學時,以兒童為中心是最重要的。比如:《小王子》中 1.“I should like to see a sunset...do me that kindness ...Order the sun to set... ”
a.“我想看看夕陽,請求您...命令太陽落山吧...”(龍婧譯)
b.“我想看日落...請求您,命令太陽落山吧...”(曹琳 馮婧譯)
“sunset” ,a和b選擇了不同的詞語,即“夕陽”和“日落”。 夕陽是名詞,指一天最后的太陽的樣子;日落是動詞,指太陽下山的過程。雖在詞性上不同,但表達的意思大致一樣,不管選擇哪一個詞,我們成人讀者可以領會到原文傳達給我們的信息。 但就兒童讀者而言,筆者認為“日落”這個詞選的比較好。因為“日落”比較形象,也接近兒童的認識范圍。如果選用“夕陽”,譯文的句子以及所襯托的環(huán)境或許變得優(yōu)美了,但對兒童來說,這個詞未必會達到原文所要得到的效果。再者,對兒童來說,他們好奇和感興趣的應該是“日落”的這個過程,而不是一個狀態(tài)。所以,譯者在翻譯的過程中,在不丟失原文信息的前提下,結(jié)合兒童的思維和習性,字字揣摩,選出適合兒童的詞語,這樣才會引起兒童的共鳴,最終也會達到譯者和讀者的目的。
(二)譯者應始終忠實于原文
在兒童文學翻譯中,包括筆者許多人都強調(diào)要充分考慮讀者。這一方法在兒童文學翻譯中也至關重要。但不管怎么考慮讀者,忠實于原文是我們翻譯不能動搖的原則。在有些翻譯中,譯者任意篡改或刪除不符合譯入語兒童文化的內(nèi)容,在自認為可行的度內(nèi),將原文進行修改。這是不符合翻譯原則的。再者,忠實于原文也不是一字一句的死譯,而以形式的犧牲換來原文信息的完整。例如:《青蛙王子》有一句話為:“Carry me into your little room and make your little silk bed ready.we will both lie down and go to sleep.”
a.“請把我抱到您的小臥室去,鋪好您的緞子被蓋,然后我們就休息吧?!保ㄅW杰譯)
b.“把我?guī)У侥愕姆块g里去,把你的床鋪好,我們一同睡覺吧?!保ㄎ阂孕伦g)
c. “現(xiàn)在抱我去你的小臥室,整理好你的緞子被蓋,咱們躺下睡覺吧”(楊武能 楊悅譯)
以上三句,首先,b忽略了 “silk” 沒有將緞子這個詞譯出來。如果原文用詞在譯文中找不到相應的詞,并且刪除或忽略這個詞后對原文的信息沒太大損害的時候,我們可以忽略。但在譯文文字有與原文相對應的詞,并且有特定意義的時候,譯者不應該自認為無大礙而刪掉原文中的信息。其次,通過“緞子”我們可以了解到,緞子作為上等品流行在在當時日耳曼民族的王室貴族中。所以,譯者應該忠實于原文不能將緞子這個詞刪掉。
(三)以歸化翻譯手法為主
歸化與異化是翻譯策略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兩個手段。歸化,就是將源文化的陌生的生疏的內(nèi)容,按譯入語文化中所對等的內(nèi)容給予替代,使讀者容易接受,以達到譯者的目的。異化,就是讓譯者和讀者接近作者,并去接受異域文化。就兒童文學而言,筆者認為,文化因素以歸化處理比較恰當。因為兒童不管在心理、認知、思維、人生經(jīng)驗各方面還未成熟,很難跨過母語去接受異國文化。所以,在翻譯兒童文學時盡量將異化因素歸化法,才會引起兒童讀者的共鳴,最終也會達到譯者的目的以及對兒童的教育目的。例如:《貓和老鼠》中“The mouse accepted the cat’s advice,and they bought a pot of fat”
a.“老鼠接受了貓的建議,于是它們買來了一罐豬油”( 魏以新譯)
b. “老鼠聽了貓的勸告,于是它們買了一罐豬油”(牛學杰譯)
a和b都將“a pot of fat”譯為了“一罐豬油”?!癴at”在英文中有adj.胖的; 肥的; 厚的; 大量的; n. 脂肪; 肥肉; 動植物油; vt. 養(yǎng)肥; 在…中加入脂肪等意思。如果直譯應為“一罐脂肪”。但a和b都使用了歸化法,選擇了中國兒童耳熟能詳?shù)摹柏i油”。使他們將語言所提供的信息與自身的經(jīng)驗很容易地結(jié)合起來,使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以感知的形式顯現(xiàn)出來。但不是所有的文化因素都要歸化法,在某些特定的語境下也要適當?shù)氖褂卯惢姆g方法來達到出新的效果。如在童話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巨人”、 “教堂”、“城堡”等詞是異化翻譯的結(jié)果。適當?shù)漠惢惨嬗趦和卣挂曇埃黾娱喿x興趣。
四、結(jié)語
兒童文學翻譯作為文學翻譯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具有成人文學翻譯的特點,也具有其兒童文學的獨特特點。在此文中,筆者提出了三項翻譯策略。首先,譯者在理解兒童文學作品的前提下,以兒童為中心翻譯出適合兒童語言和思維的作品。其次,譯者不應隨便篡改或刪除原文中的各類信息,應將原文完整的信息帶給譯入語讀者,使譯入語讀者同原文讀者一樣受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影響。最后,為了表達準確的思想,在表達上譯者可以不拘泥于字面的表達形式,使用適合譯文的修辭手法。另將一些文化因素歸化處理,讓譯文讀者對譯文的理解與原文讀者對原文的理解達到最大程度的對等。 總之,翻譯策略決定著兒童翻譯文學的質(zhì)量,而翻譯文學是兒童開眼看世界的一個重要途徑 ,所以譯者若能運用一種恰當?shù)姆g策略就能為兒童讀者提供更好更多的作品,會使兒童讀者受益不盡。
參考文獻:
[1] 陳子典.《兒童文學教程》[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 黃云生.《兒童文學教程》[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2.
[3] 林禮元,徐勝三.《小學兒童心理學》[M].廣州:教育科學出版社,1981.
[4] 許政援等.《兒童發(fā)展心理學》[M]. 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
[5]童敏君.《淺談兒童文學翻譯的策略與方法》邢臺學院學報 2012第3期.
[6]牛學杰譯《格林童話》[M].延邊大學出版社 2003.
[7]楊武能,楊悅譯.《格林童話》譯林出版社 2000.
[8]魏以新譯.《格林童話》[M].人民文學出版社 1978.
[9]曹琳譯《小王子》[M].甘肅文化出版社 2004.
[10]龍婧譯《小王子》[M].中國商業(yè)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