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語文課本曾有一篇課文《魯提轄拳打鄭關(guān)西》,這是大家中學時代都學過的一篇課文。年幼時我們?yōu)轸斶_這種正義行為都大加拍手稱快,他嫉惡如仇當聽說金氏父女被惡人鄭屠欺負時毫不猶豫挺身而出仗義疏財解救金氏父女于水火之中,讓心懷善念的人們多少為他的豪情壯志而津津樂道,大有自己就是魯達的感慨。隨著年齡的增長,通過對《水滸傳》全書的閱讀,漸漸地對整個水滸人物有了一定的認識,逐漸對魯達也產(chǎn)生了一個更加清晰的認識,在他成為魯智深之前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樣高大上,當然最終他能成為水滸中唯一成佛的人物這還是和他自身的慈悲性格特征分不開的。
粗魯、頑強、好斗,生來就是軍人本色 ,魯達起初是一名邊防軍,在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下邊防軍可以說是國家的主要武裝力量大有發(fā)展前途,后因小種經(jīng)略相公處無人幫護而從老種經(jīng)略相公處撥來做個提轄,相當于轉(zhuǎn)到二線部隊來工作了。魯達性格耿直、好爽、仁義、愛憎分明,但水滸這部書里對他的描寫,他是天孤星,說明他很孤獨沒有朋友,平時封閉在自己的世界里不與人接觸,當遇到史進、李忠時又表現(xiàn)出他“任性”的性格特征,做事全憑自己的喜好,愛憎分明。他見到史進,身材魁偉,像個好漢,所以他對史進開始就很有禮貌。他見到李忠就是個江湖賣藥的,開始就有三分瞧不起,一開始就有偏見,所以李忠做什么事情他都看不起。魯達看不起李忠就是看不起,魯達不開心就是不開心,他的所有喜好偏見都在表面上,表里如一,這就是魯達的可愛之處。當他們在潘家酒樓喝酒時,聽到金氏父女的哭泣聲,魯達就表現(xiàn)得很焦躁、不耐煩毫不隱藏的表達了自己對此事的厭惡,砸盤子摔碗。他詢問了金氏父女啼哭的原因后,我們再看魯達的反應:“呸!俺只道那個鄭大官人,卻原來是殺豬的鄭屠!這個腌潑才,投托著俺小種經(jīng)略相公門下做個肉鋪戶,卻原來這等欺負人!”魯達對這件事情的定性叫欺負人,馬上就對史進、李忠說要去打死鄭屠。當讀到這,所有讀者都為魯達這種大義凜然的英雄氣概肅然起敬,覺得英雄就是英雄,關(guān)鍵時刻就是敢于站出來為弱者出頭,但我們是否認真回味原著中這一段的情景呢?金氏父女只是自己說了一下事情原委,魯達并沒有證實事情的真?zhèn)危宦犃艘幻嬷~就下了結(jié)論認為鄭屠欺男霸女,是不是太武斷了?從后文鄭屠被魯達打死后,有一個細節(jié)很重要,老小鄰居都來告狀,說明什么,鄭屠的人緣不錯,要真是壞人死了,誰操這個心呢?從這一點來看金氏父女是不是在說謊呢?
鄭屠看上去應該不是壞人,他只是一個殺豬賣肉的人,為什么魯達會要他的命呢?這得從魯達這個人的特征來看了。魯達身上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外號,史進叫“九紋龍”李忠叫“打虎將”而這個鄭屠還叫作“鎮(zhèn)關(guān)西”。外號是什么?是江湖朋友給送的,魯達是天孤星又任性所以他沒有朋友,沒有人送他外號。沒有朋友所以他不知道鄭屠的外號叫“鎮(zhèn)關(guān)西”,當聽到這么一個底層的暴發(fā)戶也有這么響亮的一個外號時,心中那股屈辱的怒火就升起了,就產(chǎn)生了非揍他的想法,當然不一定是要他的命,最后打死鄭屠的原因只是魯達是專業(yè)的武將,本領(lǐng)高強,而鄭屠只是一普通人,那里經(jīng)得住這一頓打啊。
曾國藩有一句話說的好:“無實而享大名者,必招其禍。”此話應在了鄭屠身上一點也不為過。后文中魯達拳打鄭屠時有句話:“灑家始投老種經(jīng)略相公,做到關(guān)西五路廉訪使,也不枉了叫做‘鎮(zhèn)關(guān)西’!你是個賣肉的操刀屠戶,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鎮(zhèn)關(guān)西’!你如何強騙了金翠蓮?”這才是魯達打鄭屠的癥結(jié)所在,我就是關(guān)西人呢,你一個賣肉的還想“鎮(zhèn)住”我?找打呢!鄭屠的命運就全在了他的外號上,又不該遇上金翠蓮,而金翠蓮遇到了魯達,魯達是真仗義真豪情具有未來成佛的人性。世上有不期而至的福,又有不期而至的禍。鄭屠的福在于小種經(jīng)略相公處賣肉而成為暴發(fā)戶過上了人上人的生活,而他的禍是外號太響亮、太霸道招來人的記恨,而這個終結(jié)他命運的人就是他自己。鄭屠屬于有錢了之后,除了想找美人兒,還想干什么呢?要名氣要地位。鄭屠這個名字,聽起來不那么文雅,老鄭想改個好名字,家住關(guān)西叫鄭關(guān)西是非常合適的,有好事之徒,鄭關(guān)西、鄭關(guān)西叫著口順就成了鎮(zhèn)關(guān)西。單看這個名字,一聽就該揍。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江湖之大臥虎藏龍什么樣的人都有,關(guān)西的高手肯定不服氣呀,鄭屠是今天不出事,明天就出事兒,明天不出事兒,后天就出事兒,反正早晚得出事兒。做人還是不能太高調(diào)。鄭屠沒有貴人的命,先得了貴人的?。杭t顏禍水和狂妄自大,他不死誰死呀?魯達打鄭屠既可以是見義勇為的慈悲,也可以是嫉妒外號的發(fā)泄,怎么理解,就看選擇了哪一個立場,任何一個人都可以是天使也可以是惡魔,就看誰掌握最終解釋權(quán)了。人性是復雜的,絕不是一個單純的因素在決定,而是二者都有,在潛意識里相互糾纏,體現(xiàn)在魯達大腦中的閃現(xiàn),一起構(gòu)成了鄭屠必死的理由,鄭屠必須死,死了我才能開心。魯達自己或許都意識不到,他三拳打死鎮(zhèn)關(guān)西是失手,又是必然。
水滸中的人物都是講的社會底層的小人物,可以說基本是社會中的渣男級別,但他們又都不甘心于平庸的世俗生活,在北宋江晚期那個大爭之世他們最終聚集在水泊梁山這一小塊地方,看上去象是農(nóng)民起義軍實際而是一幫沒有政治信仰的破皮無賴,整部水滸從沒有提出過要推翻腐朽王朝的政治綱領(lǐng),只有想被招安而博個封妻蔭子,也與祖宗爭口氣的思想。水泊梁山上的頭領(lǐng)們沒有為窮苦人民謀利益的想法,只想到自己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痛快場景,說得通俗一點就是一種醉生夢死的宣泄。水滸中的人物是值得我們讀者認真品讀,從不同的角度入手來對人物的分析思考會產(chǎn)生不同的效果,水滸這部書就是一部談人生、談哲學的書,我們應該好好研讀。
作者簡介:滿光焰(1973—),男,籍貫:四川綿陽,職稱:中級職稱,學歷:本科,研究方向:黨務工作,行政管理,學生管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