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開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有利于提升教學質量,對學生進行個性培養(yǎng),提高其審美及探究能力,同時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以此來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以及語文學習功底。本文就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校本課程開發(fā)的實踐過程進行深入思考,探討如何建立起完善的校本教程。
【關鍵詞】:初中語文;校本課程;實踐活動
引言:
語言來源于生活,用于滿足生活的需求,語文的學習需要與生活實際相結合,這也是校本課程的開發(fā)的目的。開發(fā)校本課程能夠增加教學的內容,擴充學生的知識。因此,學校應該積極推廣校本課程的開發(fā),教師應該加強對校本課程的探索,從而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意識,提升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教育的重點是以人為本,各個地方,各個學校由于環(huán)境、風土人情的不一樣,發(fā)展也各不相同,我們有必要開發(fā)符合自身發(fā)展情況的校本課程,并投入實踐,來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完善教學體系。
一、教師要把握開發(fā)校本課程的原則
(一)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要依據《大綱》進行
《初中語文教學大綱》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依據,是眾多教學先進者在結合他們的實踐教學而建立的符合我國教育體系的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教學綱要,課程研究應該以此為基礎加以擴展,從而建立起符合大綱又貼近生活的校本課程。
(二)校本課程不能偏離其開發(fā)意義
課程開發(fā)的意義主要有三點:豐富語文教學的內容,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文學以及道德的綜合素養(yǎng)[1]。學生有興趣的知識,倘若與教材或者大綱關系密切,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選擇適當的增加相應的內容,也可以建立起一系列課外實踐來豐富教學內容,從而在課堂上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熱情,提高教學效率,重點在于引導學生的對正確是非觀的相關內容的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對其進行思想教育,從而使其養(yǎng)成養(yǎng)好的思想品德,實現素質教育的目的。
(三)校本課程應做到學科交叉化、文化當地化,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和合作精神
校本課程在語文教學的基礎上應該融入歷史、地理以及政治的相關知識,結合當地特色、風土人情等,選擇貼近生活的材料,在教學中使得學生融入當地的發(fā)展歷史中,從而提升教學的趣味性以及生動性。例如有關于的文化方面的課文的教學的目的可以設為:1.由書中文化感受本土文化,提升人文素養(yǎng);2.提升課題探究能力;3.培養(yǎng)學習興趣,加強創(chuàng)新精神。在學習過程中通過令同學搜集資料,整理資料,總結交流,從而培養(yǎng)其學習以及交流合作能力,同時可以豐富其他學科的知識。
(四)將校本課程與學生聽說讀寫能力提升相結合
語文的學習最重要的就是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能力,在聽說方面應當積極在課堂中設置交流討論項目,通過學生間互相的交流來提升聽說能力,同時可以對其進行普通話讀音糾正,還可以開展朗誦比賽,提高學生的情感朗讀能力[2]。在讀寫方面,應當在開展課程之前,布置閱讀任務,讓同學們閱讀相關書籍或者該作者的另一篇文章,在課堂上進行對比,擴充同學們的詞匯量,并且在閱讀中積累優(yōu)美的詞句,體會文章的結構,學習寫作的技巧等,從而提升讀寫的能力。課堂時間是短暫的,因此,可以開展不同的學習形式,培養(yǎng)學生課后自主學習的習慣,從而有助于提高學習的靈活性。
二、學校創(chuàng)設有利于語文學習的校園環(huán)境
校園內應支持校本課程的開發(fā),積極開展各種文化活動,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園文化。學??梢越M織各種比賽活動,例如班級裝飾大賽、黑板報及手繪報大賽、校園演講大賽、校園讀書大賽、校園征文大賽、校園書法繪畫大賽等。這些比賽的開展可以以語文知識為基礎來進行,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語文。同時,學校應積極鼓勵每個班級設立讀書角,作品展示墻等,從而給學生們營造一個濃厚的語文學習氛圍,在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陶冶情操,促進人文素養(yǎng)和專業(yè)能力的同步提升。
三、開展課外實踐,家校結合,共同成長
語言是一門工具,來源于生活而又促進生活。因此語文教學不應該局限在課內與校內,教師還應該積極開展課外實踐活動,讓學生在自然、社會和生活中成長,感受方方面面的信息,從而學習到更豐富的知識,增長技能[3]。比如可以開展一系列的課外實踐活動,例如在國慶附近組織學生去當地紅色景點參觀,拜訪革命老兵,在在植樹節(jié)時組織植樹活動在結束之后,請同學們以此作文,并選取優(yōu)秀文章投稿。教師還可以舉辦一系列的春游秋游活動,例如舉辦野炊等活動,在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的同時還可令同學們以詩歌會友或者以文會友來進行交流討論。同時,除了學校外,家庭教育也不可忽視,教師應定期召開家長會,與家長分享教育的方法,只有在家長的全力配合下學生才能更好的成長[4]。通過實踐活動可以讓學生體驗課堂之外的知識,增加教學的趣味性,拓展學生的生活和實踐能力,寓教于樂,讓學生成為課程的共同開發(fā)者,培養(yǎng)其學習動力,進而提高學習的效率。
四、結束語
語文最大的魅力在于無處不在,其真諦在于使得學生在學習語文中學會生活。而綜合實踐活動的目的就是在于將生活與課堂相結合,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喜歡和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和思想道德觀念,最終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而只有在學校、家長以及學生的共同支持下,教師用心去設計的校本課程才能發(fā)揮其最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馮衛(wèi).淺析初中語文校本課程的開發(fā)和應用[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5,(12):61.
[2]劉海軍,王淑梅.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校本課程開發(fā)的實踐與思考[J].新課程學習(中),2015,(03):185.
[3]肖玉春.初中語文校本課程開發(fā)的原則和方法[J].教師博覽(科研版),2014,(03):25.
[4]吳英.校本課程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探析[J].中學教學參考,2015,(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