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媒體的出現,漢語言文學的發(fā)展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挑戰(zhàn),伴隨著網絡新語言的興起,傳統(tǒng)漢語的發(fā)展也將面臨著一系列發(fā)展的困境。如何解決當前漢語言文學發(fā)展的困境是當前從事漢語言文學工作的工作者所要考慮的關鍵問題。本文從分析新媒體環(huán)境下漢語言文學發(fā)展的困境著手提出了一些解決該項問題的可行性措施以期對讀者有所啟發(fā)。
【關鍵詞】:新媒體;漢語言文學;困境
一、新媒體環(huán)境下漢語言文學發(fā)展的困境分析
(一)網絡流行語對傳統(tǒng)漢語言文學造成的沖擊
新媒體時代一個繞不過去的關鍵詞就是網絡,隨著科技發(fā)展迅速,網絡已經全面深入到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對人們的生活、工作、學習都產生了重大影響,極大地改變了傳統(tǒng)的思維和行為習慣,在這個過程中形成并流行起來的一部分網絡語言也正逐漸走入現實生活并對傳統(tǒng)的漢語言應用帶來了極大的改變。從近年來流行的網絡語言來看,大多是基于網絡輸入法自動識別錯誤而形成的一類同音詞匯,如“稀飯”、“神馬”、“醬紫”等等,這類詞匯的存在和大量使用在網絡上的確會顯得新穎別致或是有些俏皮,但是對于漢語言本身帶來的負面影響和沖擊則是巨大的。
首先,諸如“稀飯”等詞的出現會讓學生在學習時對詞語本意產生一些誤解,并不能夠真正理解其本來意思。其次,“神馬”等風馬牛不相及的漢字生造出來的流行語看似時將語言文字的功能性進行了重組,但對于本來的詞語“什么”的使用就造成了重大沖擊,尤其是在中小學的基礎語言教學中過多地受到這類網絡流行卻不符合漢字使用的詞語的影響會對其正確地學習和使用漢語帶來困境。最后,對于紙介類傳統(tǒng)媒體而言,網絡流行語的使用已然不可避免,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時代潮流并迎合了大眾閱讀的口味,但是對于漢語言文學的傳播則會產生不利的影響,當傳統(tǒng)的報紙等媒介都開始放棄正確使用漢語言時,那么其發(fā)展的形勢就可想而知了。
當然,我們分析漢語言文學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下所面臨的困境時并不能片面地夸大其帶來的負面影響,尤其是當下網絡流行語的廣泛使用在某些方面對于漢語言的內涵擴展還是起到了較大的促進作用的。例如“囧”、“槑”、“叕”等漢字經過重新解讀,除了在正式使用的場合還包含有其本來的意思外,經過網絡的傳播將其本意有了更多的擴充,而且網絡使用所帶來的受眾更多,也就帶來了更多宣傳漢語言文化的機會。
(二)新媒體對傳統(tǒng)漢字書寫帶來的沖擊
新媒體的出現對于紙介媒體造成的沖擊已然形成并有擴大的趨勢,在此背景下的漢語言文學必然會受到沖擊,首當其沖的就是漢字的書寫已經變的不那么重要了,尤其是在離開校園以后的人們在獲取信息資訊或者傳遞信息進行交流時對于紙筆的依賴越來越低,一部手機、一臺電腦聯接上網絡就可以實現無紙化辦公交流。當微博、微信等大的網絡社交平臺開始取代傳統(tǒng)的書信交流,越來越多的新聞資訊信息開始通過網絡快速傳播的時候,漢字的書寫正在逐漸從我們的工作、生活,甚至是學習中消失。一如筆者正在書寫的本文一樣,已經不再提筆寫千言,轉而端坐在電腦前,手指在鍵盤上敲擊就可以實現文字的記載,并且可以隨時進行無痕修改。漢字書寫所面臨的困境不單單是由于新媒體發(fā)展自身所帶來的對傳統(tǒng)媒體的一次挑戰(zhàn)或革命,而是其自身存在強大的優(yōu)勢所吸引和帶來的受眾群體對于這類新興事物樂于接受,并且其在使用過程中的確對人們的生活、工作、學習等方面帶來了實實在在的便利,但是困境時客觀存在的。雖然新媒體會存在這樣那樣的好處,但漢字存在數千年流傳至今所擁有的魅力與文化傳承是不應該被替代的。
二、關于解決漢語言文學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下發(fā)展困境的可行性措施
(一)規(guī)范漢語言文學教學,引導在校學生正確認識網絡流行語
時代在發(fā)展,科技在進步,新興事物也層出不窮,漢語言文學也在這滾動向前的車輪上發(fā)生變革,也取得了一定的進步。每一個社會人的漢語言文學功底多多少少都是從學校教育中得來的,無論是走進校園的師生互動還是社會教育中口口相傳,知識的接受者都是學習者。因此,規(guī)范漢語言文學教學,引導在校學生正確認識網絡流行語就是要教會學生用辯證的眼光去看待新媒體環(huán)境下網絡流行語對漢語言文學發(fā)展所帶的負面影響和正面促進作用。存在即有其合理性,網絡流行語的發(fā)源和廣泛使用是符合時代和科技發(fā)展規(guī)律的,但是必須要正確認識到當前所流行的網絡語言有層次的高下之分,而且網絡流行語大多集中在青少年學生群體中使用,由于他們存在先天性的認知局限并不能真正分辨出網絡流行語中存在的漢語言的文法和語法上的錯誤,甚至會將某些網絡流行語與正統(tǒng)的漢語言混同起來,不利于其日后的學習和工作。所以說,在學校教育中必須要提高教師的漢語言文學綜合素養(yǎng),對漢語言文學教學工作作出細致而符合學生心理特征的規(guī)范,從而實現在教學實踐環(huán)節(jié)對在校學生的漢語言文學知識儲備的擴容與對新生網絡流行語的辯證認知。
(二)利用新媒體平臺,提升大眾漢語言文學修養(yǎng)
除了在校學生對漢語言文學有系統(tǒng)的學習之外,新媒體時代每一普通人都在接受和利用新媒體平臺進行一些信息資訊的獲取與交流,尤其是在年輕一代人中間更喜歡利用各種終端設備來進行閱讀與寫作。例如,當前更多地人會選擇使用Amazon Kindle來進行閱讀,或者現在火熱的QQ閱讀、書旗小說客戶端等手機應用程序也是年輕人進行閱讀的最愛之選。因此,漢語言文學的發(fā)展不可能脫離新媒體這個大環(huán)境而獨自發(fā)展前行,新媒體平臺實際上在很大程度上擴展了漢語言文學發(fā)展和傳播途徑。為了應對和解決新媒體時代漢語言文學發(fā)展所面臨的困境,必須要利用好新媒體平臺來進行漢語言文學的宣傳,不必是專一的宣講,但是可以在一些文學作品的傳播、信息資訊的傳遞過程中進行一種潛移默化的教育,從而達到提升大眾漢語言文學修養(yǎng)的目的。
此外,漢語言文學發(fā)展面臨的漢字書寫的困境的確是在很大程度上難以快速有效解決,畢竟新科技手段帶來的便利是客觀的。但是,電容屏與手寫鍵盤等新技術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會對此有所緩解,但是就整體發(fā)展而言,漢字的書寫問題仍然難以在短時間內得到有效的解決。
三、結語
漢語言文學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應用性,而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下漢語言文學發(fā)展所遇到的困境只是暫時性的,并不能阻礙博大精深的漢語言發(fā)展前進的步伐,但困境既然存在就必須要尋找到切實有效的解決之道。因此,基于漢語言文學發(fā)展過程中問題的細致分析和不斷實踐從而尋找到完善我國漢語言文學教育教學體系,不斷提升漢語言文學的影響力,促進漢語言文學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梅.《新媒體環(huán)境下漢語言文學發(fā)展困境探究》.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5年第7期
【2】石慧.《新媒體環(huán)境下漢語言文學發(fā)展困境探究》.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6年第11期
【3】鞠松男.《新媒體環(huán)境下漢語言文學發(fā)展困境探究》.北方文學.2017年0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