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電影《看不見的客人》自上映以來好評如潮,獲得了口碑和票房的雙豐收?!犊床灰姷目腿恕肥怯晌靼嘌缹?dǎo)演奧里奧爾·保羅執(zhí)導(dǎo)的懸疑片,精彩的劇情反轉(zhuǎn)、完美的細節(jié)設(shè)置以及影片呈現(xiàn)出來的對于人性的揭示和探討,都成為影片大獲成功的重要因素。此外,影片選擇的敘事視角也為劇情增色不少,利用限制性敘事視角不斷地進行反轉(zhuǎn)和突破,效果甚佳。
【關(guān)鍵詞】:《看不見的客人》;懸疑片;敘事視角
懸疑片之所以迷人,是因為觀眾在審美體驗過程中,可以不自覺地參與到懸念叢生的情節(jié)中,與影片人物產(chǎn)生共鳴,共同探索未知的人物結(jié)局。由奧里奧爾·保羅執(zhí)導(dǎo),馬里奧·卡薩斯、阿娜·瓦格納和芭芭拉·藍妮等主演的西班牙懸疑影片《看不見的客人》以高超的制作水平贏得了大眾的認可,在該類型片中脫穎而出。影片講述了一位因私利而殺害情婦的社會成功人士聘請金牌律師為自己脫罪但最終被律師戳穿真相的故事,通過男主阿德里安和律師的視角不斷地對事件真相進行再現(xiàn)和解構(gòu)。
一.不同敘事視角下的真相
敘事視角即敘述故事的角度,視角不僅關(guān)系到一部作品的敘事風(fēng)格,更重要的是它決定了一部作品的敘事角度,即誰在看、如何看的問題。不同的人物視角呈現(xiàn)給觀眾的故事也不相同。影片借用了不同人物的主觀視角,將女攝影師勞拉死亡的真相進行了不同的再現(xiàn)和推測。
阿德里安在第一次回憶中,描淡寫地描述了整個事件過程,并且將自己塑造成一個被栽贓的可憐人。在阿德里安的視角下,觀眾對真相的感知范圍被大大縮小,一些關(guān)鍵信息被隱藏。然而男主的先入為主,往往會讓觀眾信其所說,對其產(chǎn)生深深的憐憫。
在接下來的回憶中,更多的細節(jié)被挖掘和展現(xiàn)。三個月前,阿德里安和勞拉幽會完之后準備回家,路上意外撞死了一位駕車少年。勞拉為了不讓自己的名利受損而讓阿德里安將尸體和車子進行處理。但事情的真相終究被少年的父親托馬斯發(fā)現(xiàn),他設(shè)下圈套將兩個人騙到酒店并殺害了勞拉。在這一次的主觀敘事中,阿德里安將兇手指認了出來,并且向觀眾傳達出自己是被逼無奈才將少年尸沉河底,他內(nèi)心非常愧疚,并想過要自首。通過這次引導(dǎo),觀眾會對阿德里安抱有了更大的同情:由于一時犯錯而被情婦掌控的善良男人。
影片中,阿德里安在向律師展現(xiàn)具體情節(jié)時,帶進了一部分少年父親托馬斯的主觀敘事。兒子的慘死令其和妻子備受折磨,他們發(fā)現(xiàn)了勞拉一直在撒謊,極有可能和兒子的死有關(guān)。托馬斯和勞拉的關(guān)系在阿德里安的敘事過程中變得劍拔弩張,于是誘導(dǎo)觀眾:殺害勞拉的兇手很有可能是托馬斯。這無疑又傾向于阿德里安的無辜形象。
然而,少年的母親愛爾維拉則通過逆向推斷給出了不同的事件真相:阿德里安為了保全自己的名譽和社會地位將少年尸沉河底,又警告勞拉不許說出真相。善良的勞拉難以承受內(nèi)心的煎熬,最終主動聯(lián)系受害者父母,并想給予十萬歐元的經(jīng)濟補償。可惜阿德里安發(fā)現(xiàn)了勞拉的計劃,最終將其殺害。這個推理與阿德里安的陳述完全相反,在真相沒有大白之前,一切都是未知之謎。
直到最后一刻,少年的母親終于取得了阿德里安的信任,以只有知道事情的真相和細節(jié)才能在法庭上無懈可擊為由,套出了事實真相:阿德里安不僅承認了少年母親的推測,還坦言少年在沉入河底時還活著。最后一刻的劇情反轉(zhuǎn)讓人大跌眼鏡,完全出乎意料。
不同的敘事視角能夠增加劇情的神秘感,甚至是出現(xiàn)無解的趣味性。相比較全知的客觀視角而言,限定性的主觀視角更能激發(fā)觀眾的參與感?!犊床灰姷目腿恕繁憬梃b了主觀視角敘事,阿德里安自述的無辜受害者形象,少年父親闡述的兇手指認,以及少年母親以律師身份推測出的與男主完全相悖的事實真相,都給案件的真實蒙添了一份不確定性。然而,主觀的敘事視角難免會存在一些信息隱蔽現(xiàn)象。例如阿德里安在第一次回憶中有意省略了少年意外身亡的事件,故意將情婦勞拉描述成一位蛇蝎美人。此外,不同的敘事視角所賦予的人物的話語權(quán)重也不相同。阿德里安在本片中擁有最多的話語權(quán),他對事件的描述和推測會很大程度地誘導(dǎo)觀眾,混淆觀眾的推理。
二.主觀敘事視角中的人物性格
雖然在對整個事件進行還原時影片人物各執(zhí)一詞,但是真相總是會在蛛絲馬跡中浮現(xiàn),不經(jīng)意的細節(jié)表現(xiàn)也會推翻大量的“供詞”。阿德里安作為敘事主體,在他對事件的回憶中,看以推測出其是一位軟弱但不失善良的人。例如他看到女兒的視頻后,決定回歸家庭;當撞上少年時,他決定報警、叫救護車,并且在律師面前表示出了內(nèi)心的愧疚等,這樣的“無辜者”的人設(shè)很容易將自己和殺害勞拉的兇手撇清關(guān)系。但是,在整部影片中,阿德里安的真實性格卻在談話過程中暴露無遺。他不輕易相信他人,曾多次懷疑、測試律師是否真心為他服務(wù)。這些疑慮和深沉的心思才是男主真正的性格。不僅如此,阿德里安還是一個極其暴躁的人,在交談過程中,他曾多次暴跳如雷并與之發(fā)生口角,這些細節(jié)與其口中自述的軟弱性格恰恰相反。對于已經(jīng)死去的勞拉,我們只能通過男主的口述來了解其性格。阿德里安不僅將事件的責任推卸給勞拉,還向人們偽造了一個自私自利、不擇手段和謊言無數(shù)的蛇蝎美人形象。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其實,阿德里安口中惡毒的勞拉正是自己的性格映射罷了。
雖然主觀敘事影響觀眾的評判,將觀眾的認知局限于人物的視角范圍內(nèi),但是人物的言行舉止卻可以成為打破限制性認知的枷鎖。例如影片中的阿德里安,他的言語和舉止極為不吻合,即使臨時表現(xiàn)了出悔恨但也無法掩飾眼中的狡猾和不自覺的肢體動作。
電影的主要人物是阿德里安,影片采用了近三分之二的篇幅來展現(xiàn)男主的視角,觀眾在阿德里安的視角中認識其他人物,了解事件本身,可見局限范圍非常大。但是影片也巧妙地將男主的真實性格呈現(xiàn)于他和律師的交談過程中,不禁讓觀眾感慨為何現(xiàn)實中的男主如此多慮和易怒,而這恰是完美的鋪墊。
三.限制性敘事視角揭露的社會倫理問題
很多優(yōu)秀的影片常以某一社會問題為切入點,揭示暴力犯罪、殘酷競爭導(dǎo)致的精神危機、政治問題、家庭倫理等?!犊床灰姷目腿恕繁闱擅畹厝谌肓嘶閮?nèi)出軌等社會熱點。對于婚內(nèi)出軌,阿德里安和勞拉僅僅是享受兩人在一起的過程,并不愿意放棄各自的家庭。因此他們在一起的出發(fā)點是尋求某種刺激,而不是基于真愛。當少年被撞傷后,兩人的關(guān)系逐漸僵化。社會輿論自然是反對婚內(nèi)出軌,但更多的是進行道德層面的批評,而影片則是以出軌當事人的角度展現(xiàn)這個命題。阿德里安和勞拉在一起的時光雖然很愉悅,但是他更愿意回歸家庭,與妻兒團聚,在社會上做出正面榜樣。情婦與家庭的較量,情夫與丈夫的身份較量,都讓阿德里安傾向于后者。影片暴露了婚內(nèi)出軌情感關(guān)系的不堪一擊。
事業(yè)蒸蒸日上的阿德里安不僅擁有一個美麗溫婉的妻子,還有一個活潑可愛的女兒,家庭之美滿無疑是社會的典范。但利益熏心的他,眼中只有自己的事業(yè)和利益,為了能夠保住似錦的前程,他不惜一切代價將少年毀尸滅跡,殺死情婦,花重金收買知情司機,聘請勝訴率最高的金牌律師為自己洗罪。影片也借助阿德里安的形象赤裸裸地諷刺了外表華麗內(nèi)心黑暗、為名利而不擇手段的所謂成功人士,揭示了人性的黑暗一面。
四.結(jié)語
影片通過限制性敘事視角,將觀眾對真相的認知局限于人物的感知范圍內(nèi),從而增加了真相的神秘性。影片不僅向我們展現(xiàn)了一段段精彩絕倫的推理,更是成功地塑造出了為名利而不擇手段的腹黑男主人公形象,為我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的懸疑推理體驗。
參考文獻:
[1]許栩. 電影敘事視角探究[D].云南藝術(shù)學(xué)院,2011.
[2]楊晨. 謎題電影的敘事視角[J]. 當代電影,2017,(01):38-41. [2017-09-28].
[3]岳嵐. 美國懸疑類型電影的敘事策略[J]. 電影文學(xué),2016,(06):31-33. [2017-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