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晶是一種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硅的石英結晶礦物,它在地球上經(jīng)歷了億萬年的生長歷程。由于擁有晶瑩剔透、純潔無瑕的美麗外表和有助于人類身心健康的特殊功效,水晶從古至今都受到人們的喜愛與推崇。通過對水晶文化與水晶雕刻工藝的初步探討,加大對水晶工藝文化、審美文化的傳承與發(fā)揚,希望能為水晶雕刻藝術的發(fā)展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關鍵詞]水晶文化;雕刻工藝;審美文化
水晶是一種石英結晶體,它既是稀有礦物,也是寶石的一種。其主要化學成分是二氧化硅,純凈時形成無色透明的晶體,當含微量元素A1、Fe等時呈紫色、黃色、茶色等。希望通過本文對水晶文化與水晶雕刻技術的探討能夠加深人們對水晶的了解。
一、水晶文化概述
1.水晶的歷史文化
在古代中國,因水晶晶瑩剔透,圣潔無瑕,被人們認為是“千年之冰所化”。水晶文化歷史悠長,極具審美價值,它既有統(tǒng)稱,也有俗稱,備受文人墨客、佛教與醫(yī)者的喜愛,常被寫進文章詩詞中。古人曾因水晶“其瑩如水,其堅如玉”的質地而將水晶稱為水玉,如《山海經(jīng)》中就這樣寫過:“丹山出焉,東南流注于洛水,其中多水玉?!蔽覈钤绲囊徊堪倏圃~典《廣雅》中,水晶又被叫做石英,色白如瑩者又叫白。而《符瑞圖》中記載到:“美石似玉,水精謂之玉瑛也”,因此水晶又被稱為玉瑛。此外,水晶還有一個寓意頗多的俗稱,為水精。除《廣雅》對水晶被稱為水精一意的巧解“水之精靈也”之外,還有李時珍將水晶評價為“瑩潔晶光,如水之精英”,也解釋了水晶之所以被稱為水精的原因。水精的含義還蘊含著濃厚的宗教意味。后漢支曜翻譯的《具光明定意經(jīng)》說:“其所行道,色如水精”,這是“水精”一詞最早出現(xiàn),始于佛書。我之所以選擇水晶作為創(chuàng)作載體,其一是因為佛教題材是工藝美術里涵蓋廣闊的傳統(tǒng)題材,可以開挖出無窮無盡的美,將藝術的魅力展現(xiàn)盡致。在安世高翻譯的阿那邸的《七子經(jīng)》中,水晶被列為四大寶崐藏之一和佛教七寶之一。佛家弟子確信,水晶會閃射神奇的靈光,可普度眾生,于是水晶被尊崇為菩薩石?!墩勗贰氛f:“嘉州峨眉山有菩薩石,形六棱而銳首,色熒而明澈,諾泰山狼牙上饒水晶之類?!狈鹣窀悄軌蛟诋斀窀≡甑纳鐣袉拘讶藗兊陌矊?。
除了作為宗教信仰的寄托外,古代中國還將水晶視為辟邪去污、護身聚財?shù)撵`石,甚至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曾清楚地指出水晶有安心明目、益壽延年等功效。
2.水晶的現(xiàn)代文化
水晶在現(xiàn)代的價值多體現(xiàn)在其市場價值上,被廣泛應用于珠寶首飾、裝飾工藝、手表制作等領域。此外,據(jù)科學家發(fā)現(xiàn),水晶原石不但能傳送能量,而且具有接收和儲存能量的功效,可以使人沉淀與安靜,能夠撫慰人們浮躁的心境,以調節(jié)人體機能,促進人體健康。
在現(xiàn)代,水晶不僅延承了其美好的歷史文化,還在現(xiàn)代科學技術上賦予其更多意義與作用?,F(xiàn)代的水晶內涵文化多與星座、生肖、生日與風水相聯(lián)系,不同的人適合不同屬性的水晶,比如白水晶有利于提升靈氣,能夠帶來健康和好運,適合雙魚座、巨蟹座的人佩戴;而茶水晶則代表固本培元,莊重穩(wěn)健,適合水瓶座、白羊座的人,能使人安神靜氣,強化腎臟功能等。此外,還能根據(jù)現(xiàn)代技術利用水晶的光學特性進行穴位理療。當水晶按方位精工切削琢磨后,光軸方向往往會聚光,利用放光對人體穴位進行刺激以達到理療效果,促進人體健康。
二、水晶雕刻的工藝
1.水晶雕刻的技法
中國傳統(tǒng)的水晶雕刻藝術以花鳥魚蟲或神話人物為主要題材。隨著經(jīng)濟和科技的不斷發(fā)展,文化全球化的潮流促進中國水晶雕刻藝術改革創(chuàng)新,吸收了許多西方雕刻藝術的優(yōu)點。在我的認知中,雕刻藝術作品若沒有精湛的工藝作為依托,那么它的藝術價值也難以得到體現(xiàn),藝術表現(xiàn)力會大打折扣。工者,技也;藝,乃構思和創(chuàng)意。構思巧,創(chuàng)意新,技法精,才是工藝的最佳表現(xiàn)。以透明水晶作為材質,用自己的思想、感悟貫穿一個作品,用心雕琢出的藝術品才會具有完美的藝術效果。而我致力于在方寸之間的有限空間中發(fā)出無限的創(chuàng)作思想,消除刻意雕琢的痕跡,使作品渾然天成,讓圖案唯美清新,雕刻精致細膩;無論從哪個角度欣賞,作品的閃光點都會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在觀者面前,給以極強的視覺沖擊力。
2.水晶雕刻的價值
作為一種文化傳播的載體,水晶制品不僅能將中國傳統(tǒng)美術工藝文化加以體現(xiàn)與傳承,還能在引進西方文化的基礎上,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將中國傳統(tǒng)與西方雕刻技術相融合,開創(chuàng)新的工藝文化,創(chuàng)造新的審美價值。無論是在珠寶首飾市場還是在美術工藝市場,水晶雕刻都具有廣闊的發(fā)展前景。水晶雕刻不僅在外形上是完美無缺的,其內涵與藝術之美的結合才是水晶審美文化的真諦。在雕刻家進行水晶作品的雕刻時,常常賦予其心理學、美學、文學等思想與含義,一件完美的水晶雕刻作品不僅要材料完整,無瑕疵,更重要的是在氣勢和神態(tài)上要經(jīng)得起推敲,這便需要我們對水晶雕刻藝術不斷創(chuàng)新,以人為本,要巧妙地把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審美相結合。
水晶不僅具有圣靈純潔的外表和特性,好的水晶雕刻作品還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與藝術價值,難怪唐代詩人韋應物曾寫詩贊道:“映物隨顏色,含空無表里。持來向明月,的皪愁成水?!北疚奶接懥怂幕c水晶雕刻技術,希望能為弘揚水晶及其雕刻藝術的價值做出些許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