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強
摘 要:隨著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和城市化的不斷推進,人們對生活質(zhì)量的要求越來越高,高層建筑也越來越多。而眾所周知,高層建筑的地下室防水性通常不太好,如果不能在建設的過程中增強地下室的防水性能,將會影響整個高層建筑的使用功能和壽命。所以本文主要分析了高層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技術的概念及高層建筑地下室漏水的原因,最后提出如何使用高層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技術來進一步保證高層建筑的使用功能和壽命,為人們創(chuàng)造一個安全舒適的居住環(huán)境。
關鍵詞:高層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技術
近幾年來,生活質(zhì)量的不斷提高使得人們對于高層建筑的建設和使用有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和期待。雖然高層建筑在經(jīng)濟和政治的支持下不斷發(fā)展,但是在建設的過程中也會出現(xiàn)種種問題。例如,在進行高層建筑施工的時候會面臨建立堅實的地下室來提高防震性能的問題,而地下室工程多是采用的鋼筋混凝土結構。但地下室一旦滲水,水會帶走混凝土中的鈣,使得整個混凝土結構變得松散,最后影響整個地下室結構的穩(wěn)定性。因此,針對這個問題,我們應該不斷深入研究高層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技術,利用經(jīng)驗和技術來提高整個地下室的防水性能。
1 高層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技術
高層建筑的地下室是由混凝土主要構成的,它直接能夠影響到高層建筑地下室的穩(wěn)定性和安全性。因此,高層建筑地下室的防水工程是建立地下室的重中之重。所謂的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技術主要是以混凝土防水施工工程為基礎,然后采取一系列施工措施而形成的建立地下室的工程技術。主要包括以下內(nèi)容:第一步,采用地下室底板混凝土施工技術。為了避免循環(huán)拆卸混凝土管道,簡化處理程序,提高泵送效率,施工者需要采取一系列循序推進、分段澆筑、一次壓光等方式進行技術處理;第二步,實施墻體混凝土施工技術。為了增強地下室的穩(wěn)定性,施工人員可以在澆筑的時候控制好高度并且進行連續(xù)澆筑;第三步,為了加強地下室的安全性,施工人員應該選擇合適的混凝土材料并及時攪拌,這樣才可以控制好塌落度;第四步,嚴格控制混凝土振搗的時間,一般在二十秒至三十秒左右,使得混凝土不再出現(xiàn)浮漿;第五步,處理好混凝土泌水。在支模時,流出孔將泌水以及上涌的浮漿及時排除;第六步,處理排除好泌水以后,一定要將存留較厚的泥漿進行滾壓,讓其表面平坦、密閉;第七步,采用防水螺栓技術來解決地下室墻體的深水隱患;第八步時刻進行溫度監(jiān)控,防止水熱化等引起的局部混凝土溫度過高而形成的裂縫;第九,采用施工縫防水處理技術保持混凝土的濕潤,有利于混凝土的澆注。
2 日常高層建筑地下室滲漏的原因
(一)設計不夠合理細致
很多建筑設計師會在設計上出現(xiàn)問題,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第一、沒有將自然條件納入考慮范圍內(nèi),如果是雨季的時候,自然水位會高于地下水位,從而滲漏問題會更加嚴重;第二,在設計的過程中沒有制定好實施施工縫、變形配置等標準,使得施工人員在施工時沒有科學的參考標準,最后導致地下水滲漏的可能性加大;第三,相關建筑設計師沒有好好研究地質(zhì)的勘察報告,所以沒有細致地針對不同地質(zhì)而采取不同措施。導致地下室建筑結構不夠穩(wěn)定;第四,對于混凝土材料認識度不夠。設計師在設計的時候沒有細致到將混凝土的材料標識清楚,使得施工人員在施工時選用了一些高強度、高滲透性的混凝土,破壞了整個地下室的防水性。
(二)不合適的建筑材料
施工人員在進行施工的過程中不僅僅要選用材質(zhì)合適的混凝土,還應該添加一些膨脹劑、緩凝劑、防凍劑等進行協(xié)調(diào)澆筑。因此,在一定的環(huán)境條件下,如果其中的一種調(diào)劑過量或者少量都會造成混凝土澆筑的失敗,這樣就會讓混凝土無法發(fā)揮防水作用,最終出現(xiàn)滲漏問題。此外,如果施工人員選用的材質(zhì)質(zhì)量差也會導致其防水作用減弱,最終使得整個地下室出現(xiàn)滲漏問題。
(三)施工出現(xiàn)差錯
不僅僅是設計師,施工人員也可能會在施工時出現(xiàn)差錯。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混凝土配合比例不夠科學規(guī)范,大大降低了混凝土的抗水性;第二,施工人員在進行施工縫時,沒有嚴謹對待,導致施工質(zhì)量差,使得地下水的滲透性增加;第三,在施工人員進行柔性防水施工過程中,有些混凝土的表面潮濕,導致其在粘合上不結實,極容易引發(fā)混凝土的掉落、破損問題。
3 如何使用高層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技術
在進行建造高層建筑地下室時,無論是設計師本人還是施工者本人都可能在地下室的防水問題上出現(xiàn)差錯,這是較為主觀的因素。在這兩個方面就應該加強建筑設計師與施工者的專業(yè)程度與細致程度。但是從客觀因素來講,我們可以通過對防水工程施工技術本身做一個質(zhì)的提高,這樣在硬性技術上,高層建筑地下室的防水性能還是可以通過材料及做法的改變而改變的。
(一)設計圖審查
施工之前必須對設計圖進行仔細審查,特別應當注意地下室防水設計內(nèi)容,例如地下室防水等級是否與周圍的地質(zhì)環(huán)境相符、是否對混凝土提出了抗?jié)B等級要求、對施工縫部位是否有具體的防水處理措施、配筋率是否符合設計規(guī)范要求、是否有外防水設計、基坑回填材料要求及技術指標等。如存在缺項、漏項應當及時向設計單位提出。
(二)控制混凝土原材料質(zhì)量
保證混凝土原材料的質(zhì)量是硬性要求,也是基本對策。首先應該選擇水化熱較低的水泥,并且同時嚴格控制好砂石料的含泥量,含泥量超標的必須進行清洗。此外,加強對于原材料選擇方面的檢查力度,每天開始攪拌前應當檢查材料含水率,以調(diào)整用水量。只有加強對于混凝土原料的硬性檢查工作,才能夠做好質(zhì)量保證的第一步。
(三)施工過程控制
1、科學合理配置混凝土
科學合理的混凝土配比能夠提高混凝土自身整體的抗壓能力和抗水能力,因此一般情況下設計會對地下室混凝土提出抗?jié)B要求,即混凝土本身是抗?jié)B混凝土,一定要確保水灰比低于0.55,同時可以適當摻加粉煤灰、防水劑等材料,攪拌時間和投料順序必須嚴格控制,爭取得到抗壓性能與抗?jié)B性能雙強的混凝土。
2、澆注工藝要科學合理
在澆筑施工前必須做好技術安全交底、振搗工應當是熟練工,以確保振搗密實,防止出現(xiàn)漏振、過振現(xiàn)象;一般采用振搗棒振搗,“快插、慢拔”,以混凝土不出現(xiàn)氣泡、下沉為準停止該部位振搗;模板嚴密、不漏漿;在澆筑過程中現(xiàn)場隨機抽取混凝土檢測坍落度,及時調(diào)整含水率,必須保證坍落度符合配合比要求,一般控制在160mm±20mm;對施工縫部位采取鑿毛清理,并在澆筑混凝土之前先鋪一層與混凝土同水灰比的水泥漿,采取分層、均勻澆筑的方法,每層澆筑厚度控制在40cm-50cm之間。
3、混凝土的養(yǎng)護
混凝土澆筑完畢后要及時進行養(yǎng)護,盡量減少收縮裂縫的產(chǎn)生,養(yǎng)護措施必須符合氣候條件的要求,做到“夏季灑水降溫、冬季覆蓋保溫”,且是專人負責養(yǎng)護。
4、地下室外防水施工
地下室一般都進行外防水施工,基層處理劑涂刷前先將地下室外墻清理干凈,不得有泥土、油污等缺陷,外墻面平整;鋪設防水卷材時應先鋪設附加層,在鋪設過程中不得損壞卷材,卷材要鋪平、不得起鼓,卷材接縫要上層壓下層、粘結牢固;卷材施工完畢后要及時施工保護層。
5、地下室外基坑回填
按設計要求的材料進行基坑回填,在回填至距頂1m范圍內(nèi)一般采用黏土分層回填、壓實。
4 結語
綜上所述, 高層建筑地下室的防水性能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高層建筑的穩(wěn)定性和安全性,進而影響到高層建筑的使用功能和使用壽命,也對居民的居住安全與生活質(zhì)量產(chǎn)生了影響。因此,高層建筑在建造地下室的時候更應該注重建筑工藝,注重挑選建造材料,做好各種防護措施,使得高層建筑地下室的防水工程施工技術成為高層建筑長期穩(wěn)定與安全的保障,也成為保證人民幸福、安全、舒適生活的保障。
參考文獻
[1]孫虹,王文光.高層建筑地下室綜合管道設計中若干問題的探討[J].電力標準化與計量.2003(03):41-45.
[2]朱昱菡.高層住宅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水結構設計與施工技術[J].城市建筑.2013(18):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