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近年來最受矚目的科幻劇集,《西部世界》在2016年10月上映伊始,就引發(fā)了科幻愛好者的熱烈討論。在劇中,演員們以精湛的演技展示了擬人機器人的可能形態(tài),劇情則融合了二元心智理論和隨之而來的倫理探討,使得這部寫于20世紀70年代、以美國西部為背景的科幻作品,凸顯出一種特別的氣質。比起浩渺無垠的幽暗宇宙和難以想象的異星生物,無論是那片被時間遺忘的紅土峽谷,還是以人類自己為模板打造的智能個體,似乎都離我們更近一些。
慕明,曾經(jīng)的人工智能學生,當下的互聯(lián)網(wǎng)從業(yè)者,尚在入門的科幻作者,利用動態(tài)規(guī)劃寫作。相信自己在作品中對世界的認識,有一個過于宏大的愿望,希望用科幻作品連接分離已久的兩個世界。
在劇中,最為動人的無疑是機器人一步步覺醒的過程。觀眾們跟隨著女主角,探索廣大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深入她支離破碎的記憶,一步步發(fā)現(xiàn)了被刻意掩蓋的殘酷真相??梢哉f,沉浸感是西部世界成功的關鍵。不管是對于劇集中“西部世界”的人類游客或是機器人,還是屏幕外觀看《西部世界》的我們,這都是一個沒有破綻的謊言,一個無比真實的幻境??梢栽谝粋€與現(xiàn)實完全不同但又絕無漏洞的廣闊世界中暢游無阻,對于人們而言,是一種巨大的誘惑。
而這一切距現(xiàn)實并不遙遠。2016年,是業(yè)界公認的虛擬現(xiàn)實(VirtualReality,簡稱VR)元年。AR(AugmentedReality,增強現(xiàn)實)/VR產(chǎn)品已不再是實驗室中的嬰兒,而是悄悄走進了市場的各個角落。從引發(fā)熱潮的AR游戲《精靈寶可夢》,到全面應用VR技術的《生化危機7》,再到各大廠商紛紛推出的VR硬件,沉浸式(Immersive)體驗已經(jīng)被越來越多的普通人接觸、認可,并將最終重新定義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
在這其中,一家超虛擬現(xiàn)實(HyperReality)公司走得更遠。與“西部世界”的總部相似,這家名為TheVoid的公司成立于2014年,也坐落于美國猶他州的荒原小鎮(zhèn)上。2016年10月,他們在這里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VR主題公園。在中國,TheVoid公司已經(jīng)與盛大進行了接洽。這座來自于廣袤美國西部的超虛擬現(xiàn)實公園,即將來到我們身邊。
那么究竟什么是超虛擬現(xiàn)實,與現(xiàn)有的其他沉浸式體驗項目相比,VR主題公園的體驗又是怎樣的呢?在下文中,筆者將根據(jù)個人經(jīng)歷,分別介紹三種沉浸式體驗項目,并在最后,探討沉浸感產(chǎn)生的關鍵點,以及隨之帶來的思考。
所謂超虛擬現(xiàn)實,就是在虛擬現(xiàn)實頭盔的基礎上,為用戶提供更多的可穿戴設備,并且設置真實的游戲空間供用戶探索,輔助以多感官刺激,使得沉浸感更加強烈。目前,TheVoid公司分別在猶他州總部、紐約和迪拜開設了項目。筆者所體驗的,是紐約的《捉鬼敢死隊》(GhostBuster)項目。
《捉鬼敢死隊》是一部老電影,講述的是發(fā)生在紐約的鬧鬼事件,設置在時報廣場附近的杜莎夫人蠟像館(MadameTussaudsNewYork)中。乘坐電梯,首先到達蠟像館的頂樓,沿著布滿蠟像的回廊往下,人流逐漸變少,不知不覺中,已經(jīng)進入了經(jīng)典恐怖影片的場景??諢o一人卻不斷搖晃的搖椅,貌似安詳卻轉動著眼珠的肖像,配以幽暗的燈光、若有若無的音樂,氣氛漸漸變得詭異??拷椖咳肟?,一架無人的鋼琴忽然彈奏起冷峻的曲調,工作人員將我們帶入一間小屋,進行項目準備。
除了家用VR游戲常用的VR頭盔,TheVoid還準備了附有觸感裝置和計算終端的救生衣式背心,以及一把沉重的激光槍。我們在工作人員的協(xié)助下穿戴好所有裝具后,眼前所見的,便已是虛擬場景,不過,與純粹的VR不同,場景中的門窗、桌椅,甚至同伴,都是真實的,只不過加上了游戲場景的渲染。
以四人為一小隊,慢慢擰開一扇沾滿污漬的電梯門,我們立刻進入了鬼怪橫行的紐約之夜。除了全景視覺渲染,還有陰嗖嗖的妖風拂過,黑暗中忽然升起的綠色黏液生物,被干掉后濺射出冰涼黏稠的液體。雖然由于分辨率的原因,影像本身的渲染效果并不如在IMAX觀看大銀幕電影那樣無懈可擊,但是多種感官刺激的豐富細節(jié),以及高自由度的活動模式,仍舊使得沉浸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強烈。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加入了玩家的身體移動信號反饋,而不是像家用VR游戲一樣,只依賴頭部的運動,超虛擬現(xiàn)實游戲的防抖體驗非常好,在整個過程中,玩家?guī)缀醪粫惺艿窖灐?/p>
整個項目在最后一個場景達到高潮,我們必須爬上高樓外墻上正在燃燒的木腳手架,轟擊空中襲來的食尸鬼和幽靈。從“室內”走到“室外”,高樓上的風使人冷不丁打了個寒戰(zhàn)。再往下俯視,渺小的紐約街景,以及噼啪作響、隱隱發(fā)熱的木梯,讓人的神經(jīng)一下子緊繃起來。鬼怪呼嘯著俯沖,我們連忙舉起激光槍一陣掃射。最后的大Boss則以泰山壓頂之勢,從紐約天際線上當頭坍塌下來,讓人不禁低頭躲避。360度全景VR的魅力,在此時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
整個體驗項目歷時15分鐘,探索了3個真實的房間?;氐綔蕚溟g,卸下裝具的時候,每個人都感覺到了意猶未盡。盡管情節(jié)線十分簡單,裝具的舒適程度和視覺影像的渲染質量都還有提升的空間,但這無疑是世界上最接近《星際迷航》中的“全息甲板”(Holodeck)的體驗。對于已經(jīng)擁有家用VR游戲的骨灰級玩家來說,現(xiàn)今的VR主題公園可能更像一個產(chǎn)品原型,但是對更多普通用戶而言,VR主題公園簡明地展現(xiàn)出沉浸式的VR體驗如今已經(jīng)達到了怎樣的高度。而這只是TheVoid的第一步。從發(fā)布的資料來看,TheVoid將在今后致力于硬件和軟件革新,將把諸如手勢跟蹤等技術逐步整合到VR體驗中來。在這個技術與應用都日新月異的領域,游戲才剛剛開始。
其實,早在VR技術成熟之前,傳統(tǒng)娛樂業(yè)早已經(jīng)把沉浸感的營造當作了重中之重。人們對具有沉浸感的娛樂項目趨之若鶩,業(yè)界也從中獲取了巨額利潤。在美國奧蘭多市的環(huán)球影城(UniversalStudiosOrlando),最受歡迎的項目大概就是哈利·波特主題樂園的4D過山車,《禁忌之旅》(HarryPotterandTheForbiddenJourney)和《逃離古靈閣》(HarryPotterandtheEscapeFromGringotts)了。與傳統(tǒng)過山車的單純刺激不同,4D過山車將視覺欺騙、重力刺激等完美地布置在以電影為藍本的真實場景中,帶來前所未有的體驗革命。
與VR主題公園類似,4D過山車也十分注重序幕階段的氣氛營造。前往《逃離古靈閣》的起點,需要穿過1:1大小復原的古靈閣大廳,進入“深入地下”的金庫電梯。絞盤吱吱嘎嘎地啟動,整個房間沉重地震顫起來,使得人幾乎分不清,是否真的在一層層往下。
待到大門打開,坐上礦車造型的過山車,整個旅程也正式開始。與VR主題公園不同,4D過山車的玩家位置固定,自由度很低,但是正因為整個過程受到精確控制,體驗的速度和激烈程度也大大增強了。一段緩慢的滑行過后,熟悉的主題音樂響起,電影中的人物紛紛以全息影像的形式登場,礦車時而從熔巖的邊緣擦過,時而被地底的巨靈猛烈搖晃,自由墜落至洞底,又跟著掙脫鎖鏈束縛的巨龍沖破重重險阻,直抵云霄。經(jīng)歷了緊張、恐懼之后,是難以遏制的心潮澎湃。
栩栩如生的全息投影和精致的場景模型相結合,再加上以重力感和水、風、熱等觸覺為主的多感官刺激,5分鐘的體驗雖然短暫,沉浸感卻極其強烈。另外,由于電影本身有豐富的文本內涵,玩家可以輕易地代入,也在另一個層面深化了項目體驗。不過,自由度較低的后果是,重復體驗時,許多視覺欺騙的設置就比較容易被識破了。例如,視野里感覺屏幕很大,如果仔細觀察,會發(fā)現(xiàn)其實只有一個增強了3D效果圓形投影區(qū)域,而且座位的運動幅度也沒有初次體驗時那么劇烈。玩家所體會到的強烈的感官刺激,實際是投影效果與座位運動的共同結果。
隨著上海迪士尼的火爆,全國范圍內的主題公園建設正在如火如荼地展開,環(huán)球影城目前已經(jīng)在北京開工興建新館,預計于2020年完工。可以預計,到時側重于沉浸感體驗的4D過山車項目也一定會成為矚目的焦點。
甚至在表演藝術界,沉浸感也成了藝術家們不斷追求的目標。來自紐約,改編自經(jīng)典莎劇《麥克白》的浸入式戲?。↖mmersiveTheater)經(jīng)典《不眠之夜》(SleepNoMore)于2016年12月在上海首次上演,引發(fā)了演藝界的廣泛關注。
在傳統(tǒng)的觀劇過程中,觀眾能夠看到舞臺上發(fā)生的一切,卻無法對之施加任何影響。而所謂的浸入式戲劇,就是要打破這種傳統(tǒng)劇場的規(guī)則。它重新定義了觀眾與表演者的關系,觀眾不再是被動的旁觀者。在為他們打造的龐大而真實的戲劇世界中,演員在其中移動表演,觀眾可以戴上面具,隨著自己的步調自由地穿梭在劇情中,選擇自己的所到之處和所見之景,獲得獨一無二的觀劇體驗。
可以看出,在某種程度上,浸入式戲劇想要達到的效果,和VR主題公園是相通的。不過,與VR相比,真人演員所帶來的情感沖擊力是無與倫比的。盡管《不眠之夜》全劇沒有一句臺詞,但是看到真人在眼前不足一米的地方打斗、纏綿,以高超的身體控制技巧來表現(xiàn)情感,具有極大的張力。由于場地宏大、演員眾多,觀眾要在由一整幢酒店大樓改造的六層劇場中上下穿梭,跟隨不同的演員,觀看不同的劇情,再將劇情的片段重新拼湊,獲得一個完整的故事。這打破了VR主題公園和4D過山車的線性敘事方式,也是其獨特之處。
不過,也正是由于敘事的非線性,以及“追趕”演員的設置,首次體驗的觀眾,往往無法準確跟進主線劇情。雖然劇場中的每一個房間都經(jīng)過精心設計,為自由探索提供了極大的空間,甚至是從序幕開始就著意于氣氛的營造,使得觀眾在剛剛步入劇場時,就踏入了這個20世紀30年代的黑暗世界,但是由于摒棄了傳統(tǒng)的故事結構,觀眾的情緒起伏無處依托,毫無經(jīng)驗的觀眾,可能會在初始的感官刺激過后,感到不知所措。
討論了以上三種沉浸式項目,我們可以看到,它們各有優(yōu)勢和局限,但其目標是一致的,即利用各種可能的手段,在有限的時間與空間內,營造出具有沉浸感的逼真體驗。那么哪一種方案,最有實現(xiàn)《西部世界》的可能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讓我們再次回到《西部世界》。在劇中,究竟是什么占據(jù)了迷宮的中心,使得機器人回憶起了被無限回滾的過往,從而真正地覺醒?
答案是情感。迷宮的中心,是人類的情感。機器人只有經(jīng)歷了巨大的精神創(chuàng)傷后才能到達;同時悲痛將導致機器人突破程序對其思維的限制,做出劇本以外的決定,從而找回過往的回憶。機器人擁有了人類的全部情感,也就和人類別無二致,因此標志著機器人的最終覺醒。情感是人類區(qū)別于機器的奇妙特質,它像一面透鏡,讓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帶有了難以描摹的扭曲,但是沒有它,我們甚至無法確定自己是否是人類。
情感的力量在浸入感的營造中也是決定性的。強烈的情緒可以欺騙其他的感官信號,也可以彌補虛擬環(huán)境中缺失的細節(jié)。在搖搖欲墜的木梯上,在不斷墜落的礦車中,我們的大部分身心被恐懼感和緊張感占據(jù),無暇顧及其他。甚至在傳統(tǒng)文藝作品中,情感的充分調動也是作者成功的訣竅。正如洛夫克拉夫特所言,人類最古老而強烈的情緒,便是恐懼。刻在我們基因中的強烈情感曾經(jīng)讓先祖避開亙古時期的黑夜,保存熊熊燃燒的火焰,一步一步,懷著不可言說的緊張與激動,不斷擴大已知世界的疆域。而現(xiàn)在,同樣是強烈的情緒,將把我們帶入那個由自己從頭營造的嶄新世界。
無論是各式各樣的感官刺激,跌宕起伏的敘事結構,都是為我們的情緒曲線提供一個依附的骨架。當沉浸感足夠強烈,情感體驗足夠強大的時候,真正的西部世界也就來臨了。我們所需要的,可能并非機器人,而是一個足以欺騙我們感官與情緒的、可以完全浸入的世界。這個世界的細節(jié)也許并不完美,但是擁有足以讓我們深陷其中的人或事,就像真實世界一樣。
在距離TheVoid公司總部一小時車程的鹽湖城,每年都會召開計算神經(jīng)科學領域的頂級會議COSYNE。在今年三月結束的會議上,人類情感的神經(jīng)編碼理論已經(jīng)成為最熱的議題。這里,或許才是西部世界的真正總部。在不遠的將來,VR主題公園及其他的沉浸式體驗項目,可能將不再滿足于利用多感官技術和古老的敘事技巧所達成的粗糙的情緒營造。它們將以理論為指導,精細地調控我們在沉浸式項目中的心跳、血壓,甚至是神經(jīng)遞質分泌。在那時,誰又能確信自己所處的是一個虛擬世界呢?
我們也許并不能確定,但是我們也無須擔心。畢竟,我們所處的現(xiàn)實世界,也不過是感官信號在腦中的一次次整合重現(xiàn),這個世界的“真實”模樣,我們永遠無法知曉。而在沉浸式項目中,至少還可以控制世界生成的方式。西部世界并不遙遠,它與現(xiàn)實世界一樣,都深深地埋藏在我們的雙耳之間。
《不存在日報》是一個關注未來與科技的媒體,為你提供來自不同宇宙和時間線的新聞或故事。有的可能來自你所處的時空,有的不是。小心分辨,跟緊我們。因為,我們的指導單位是:未來事務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