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精干高效的教師隊伍,營造平等和諧的校園氛圍是學校管理者的最高境界,是提高整體辦學水平,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基礎和前提。作為和諧校園構建承載者的教師對推動學校整體工作,落實和諧校園各項指標,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學校管理者必須樹立正確的教師觀,切實提高服務意識,千方百計調動全體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充分挖掘教師中的潛在能力。結合自己幾年來的管理經驗,愚以為學校管理者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視教師為知己,走進教師。
教師是學校各項工作的主要承擔者,是學校管理者把學理念的實踐者,是學??沙掷m(xù)發(fā)展的推動者,也是學校管理者實現(xiàn)預期目標的依靠者,從這個意義上講,教師應該是學校管理者心目中的“上帝”,視教師為知己,教育管理者要誠心對待教師,熱情服務于教師,更要大步走進教師,與教師血溶于水,肝膽相照。只有走進教師,才能體味教師的艱辛,深感教師的疾苦,了解教師的心愿,成就教師的事業(yè),常常有這樣的經歷,我們做領導的總感到已經盡力在幫助教師解決生活、工作中的實際困難了,但任有些教師的長吁短嘆,甚至牢騷滿腹,這時就需要學校管理者走進教師的內心世界,推心置腹地溝通交流,并設身處地為其排憂解難。
學校管理者走進教師,就要了解教師的個性,知人善任。最大限度的發(fā)揮教育資源的效能。記得在一所小學工作時,有個代課老師,工作能力、組織能力在學校鶴立雞群,盡管他有各方面的疵點瑕污,我還是一針見血地指出不足之后,大膽使用,讓他做我的助手,結果他工作積極性高,似有如魚得水之感,在他的協(xié)助、合作下,學校各項工作左右逢源、事半功倍,受到上級的肯定和表揚。
把教師當知己,就要常常反思:我為教師做了什么?教師還需要我做什么?盡可能使每位教師都以一個積極、樂觀、穩(wěn)定、健康的心態(tài)投入工作,都能在自己的崗位上發(fā)光發(fā)熱。
二、視教師為凡人,善待教師
教師是凡人,有平常的心態(tài),有物質需要,精神需要和成功需要,也有七情六欲。因此,學校管理者要體察教師,善待教師。首先要尊重教師、信任教師、欣賞教師。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理解和尊重,鼓勵和欣賞,學校管理者對教師的鼓勵和欣賞是對教師的最大慰藉。
我校去年分配來一位年輕女教師,由于來回極不方便,學校條件相對艱苦,又沒有同伴,情緒極不穩(wěn)定,有時甚至有點消沉,時常抱怨這是“鬼地方”,沒有把自己融入這個集體中來,寡言少語,極不合群,本人對此看在心里,急在心上。首先,把學校最好的房子讓給她,老師們時常為她的安全操心,本人多次與她談心,給予勸慰開導,并讓其擔任少先隊輔導員工作。一段時間以后,慢慢的,這位老師情緒大有變樣。她既懂英語,又酷愛音樂。常常為學生進行英語、音樂方面的補習,學校多次給予肯定和表揚。她現(xiàn)在已經不覺得孤單了,工作很有起色。
學校管理者要對教師偶爾過失或錯誤有寬容之心。對教師的失誤應積極地與教師溝通,幫助分析原因:明晰改進思想,而不能動輒高舉“制度”這一武器卡張治理,否則就回消磨教師的積極性,壓抑教師的創(chuàng)造性。
上學期,我校有位教師在上體育課時,由于組織不嚴密,致使一個學生被另一個小學生撞到,前額被弄破了,老師安慰了一下學生,認為不要緊便了事了。結果,放學后,家長帶著孩子到學校找校長討說法,態(tài)度很不和善。幾個老師一看,果然孩子前額長出了一個大“皰”,學校進行了處理,并和當事老師談話,幫助其分析失誤和危害,提出改進要求,并以此為例,強化對老師的責任意識、安全意識的培養(yǎng)和教育,只字未提對這位老師怎樣處罰,現(xiàn)在,這位老師已經用行動證明確實吸取了教訓,各方面工作都搞得有聲有色。
視教師為凡人,學校管理者應該常常反思:我是否真正了解教師?寬容教師?視教師為凡人,學校管理者應該設法拓寬教師的發(fā)展空間和生活空間,使教師從學校管理者這里得到信心和力量,這是構建和諧校園的有力保障。
三、視教師為學生,培養(yǎng)教師。
前蘇聯(lián)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說:“領導學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領導.”培養(yǎng)教師,首先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上的培養(yǎng),學校管理者要注重教師師德修養(yǎng)的鍛煉,教育理念的更新,教育態(tài)度的赤誠和教育能力的提高。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學校管理者要培養(yǎng)教師終身學習的意識和習慣,要不惜代價,使教師該進修,該培訓的培訓,為教師的提高發(fā)展提供一切可能的便利。尤其是在課改背景下,學校管理者更應該增強強師興教的責任感、緊迫感。團結和組織全體教師積極投身課改,盡快走進現(xiàn)代化信息世界,抓好校本教研,真正使教師適應課改需要。教師的知識儲備豐富了,工作起來就得心應手,教育教學質量就有了可靠的保障。
培養(yǎng)教師還應該包括對老師的嚴格要求。惰性是人與人俱來的本能,視教師為學生,學校教育管理者就要對教師表現(xiàn)出來的惰性用制度加以規(guī)范,所謂“嚴師出高徒”,寬容不等于放縱,大度不等于失度,只有使教師養(yǎng)成嚴謹求實創(chuàng)新高效的工作作風,才能成就事業(yè),受益終身。
打造教師隊伍,客觀地要求學校管理者要走進教師、善待教師、培養(yǎng)教師,構建和諧校園更需要學校管理者要駕馭全局的魅力和才干。和諧社會需要“以人為本”,和諧校園要“以師為本”,學校管理者不應該只盯住“教師的工作”,而更應該關注“工作的教師”,良好的人際關系、和諧的校園氛圍無疑是學校管理的基石。但愿我們的學校管理者同仁都能走進教師、善待教師、培養(yǎng)教師,和廣大教師一起共同譜寫和諧校園的美妙樂章。
(作者單位: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東大灘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