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習作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但其仍然處于語文教學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如何高效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成為眾多教師關注的重中之重。本文通過對仿寫式習作教學的作用與意義、教師進行仿寫式習作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從而提出進行仿寫式習作教學的有效策略,力求在教學過程中通過仿寫式習作教學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仿寫;習作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近年來,“核心素養(yǎng)”成為課程改革的熱點,語文核心素養(yǎng)是讓學生在語文的學習過程中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與關鍵能力。學生的寫作能力對個人發(fā)展和社會生活都具有深刻的意義,要想加強核心素養(yǎng)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寫作這一關鍵能力變得尤為重要。仿寫式習作教學作為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的途徑之一,卻一直備受爭議。下面我將從不同角度對其進行探究,力求能夠合理地認識并有效運用仿寫式習作教學。
一、仿寫式習作教學的作用與意義
(一)有助于學生建立正確語法規(guī)范
在整個小學階段,習作教學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與意義。在習作教學中教師通常會讓學生對課文中的句子和段落或某些范文進行仿寫,其目的之一就是讓學生通過對詞語句子的仿寫學習掌握正確的語法。在習作中,語法的正確與規(guī)范運用至關重要,但很多學生在學習語法的過程中會覺得難度較大,如果單純地講授語法知識,學生會覺得難以理解且會感到不知如何正確地應用到作文當中。與直接對學生講授語言表達時應遵循怎樣的語法規(guī)范相比,仿寫這一訓練方式能夠讓學生更加直觀、形象地感受到寫作過程中的語法規(guī)范,打破了語法教學無趣的現(xiàn)象,使語法的學習更加生動有趣,同時有助于學生的理解與應用。
(二)有助于學生形成清晰寫作思路
學生畏懼習作,感覺習作難度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學生并沒有從根本上學會怎樣進行習作,當要開始寫一篇作文時腦中比較混亂,不知該如何下筆,沒有清晰的寫作思路,而仿寫式習作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有效突破這一困境。通過仿寫,學生能夠初步掌握習作的結構格式以及在習作過程中如何遣詞造句,感受進行習作的過程與方法,熟悉習作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例如學生初步接觸寫景作文時會感到無從下手,對景物的描寫“雜亂無章”,讓學生對寫景的范文進行仿寫,學生會感悟到如何進行觀察、抓住景物的特點、按照一定的描寫順序以及寫景抒情等,擁有現(xiàn)實的參考文章教師再對其進行指導,能夠有效提升教學效果。在習作教學中,教師應該關注到學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習作的過程,只有學生親身體驗其中的每一過程,才能真正掌握習作的方法,教學才能達到較好的效果。學生通過范文領悟習作方式方法,讓學生通過仿寫親身體會規(guī)律,并按照所感悟到的規(guī)律經(jīng)歷選材、仿寫、評析、自改、創(chuàng)新五個環(huán)節(jié),這樣學生才能夠更加容易地形成清晰的寫作思路,在寫作文的時候就不會感覺到手足無措。
(三)有助于學生積累豐富資源材料
我國許多小學語文名師在談及習作教學時都會提到積累對于學生習作具有重要的意義。在仿寫練習中,所選范文不僅結構、語法等可供學生進行參考,其中也擁有大量的優(yōu)秀詞句等,學生積累自己感興趣的、印象深刻的詞語句子,融入自己的寫作當中,會使自己的作文更加豐富多彩,在積累的過程中學生的習作水平日益提高。另一方面,學生能夠從仿寫中學會觀察方法以及如何將自己所觀察到的落實到筆頭上,例如學生學過老舍的《貓》之后,再讓學生對生活中自己喜歡的一種小動物進行描寫時,學生自然而然地會想到老舍先生是如何描寫動物的,在這篇文章中又有哪些詞句可供引用,這樣一來學生在寫類似的文章時便覺得簡單了許多。當學生積累了豐富的資源材料,其語言表述能力也會隨之加強,學生將日積月累的資源潛移默化地應用到自己的寫作當中,不僅學生會感到作文并沒有那么難寫,同時學生的作文成果也會減免枯燥乏味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更多的寫作亮點。
二、仿寫式習作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未能掌握仿寫的實質
在教學當中,很多人對于仿寫存在一定的認知錯誤,部分人甚至認為所謂仿寫不過是簡單地模仿而已。事實上仿寫是一種有效的習作教學手段,其實質并非能用簡單的“模仿”二字就能夠形容的,仿寫式習作教學不僅要讓學生通過練習能夠模仿出范文的結構、寫作思路、詞語句子使用等,還要讓學生能夠深入地模仿文章的寫作方法,除此之外在仿寫式習作教學中還要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讓學生通過仿寫練習后真正學會如何寫,并在學會方法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性地寫出自己的東西,充分掌握仿寫的實質。但在實際的教學當中,很多教師經(jīng)常會犯的一個錯誤就是讓學生根據(jù)例文進行生搬硬套,照葫蘆畫瓢,更有甚者將作文的結構總結了出來,讓學生根據(jù)結構填充內容,這種做法可能會讓學生迅速寫出相關的作文,但是這種作文只是流于形式的,學生并沒有從根本上學會如何進行習作,所以說這些做法都是不合理的,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學生的自我探究過程和個性化發(fā)展。
(二)知識遷移不足
知識的遷移在教學過程中具有重要的意義,教師在進行仿寫式習作教學時,除了要注重學生對于范例的仿寫之外,還要關注到學生是否將其所學到的知識遷移到對其他事物的寫作上及對同一體裁的遷移。例如學生在學習《觀潮》后,模仿課文對潮水進行了仿寫,這時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將所學到的關于描寫潮水的知識遷移到描寫其他景象上,學生能夠進行知識的遷移才達到了仿寫的意義,真正學會了描寫景象的方式方法,當學生能夠完成這一遷移后,教師就需引導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遷移,然而在教學中很多教師雖然會根據(jù)課文內容讓學生進行一個小練筆,但是卻忽略了更進一步的遷移。在教學中教師會注重讓學生積累好詞好句,但有時會忽略對于這些詞句的實際應用,學生的積累本上寫得密密麻麻,但是在作文中真正運用的卻寥寥無幾,我們積累詞句的最終目的就是能夠將其應用到學生自己的寫作當中,而不是單純地積累下來即可,教師要注重對學生詞句遷移能力的培養(yǎng),使詞句積累不僅是教學中的一個過程,更要發(fā)揮它的價值。
(三)忽略學生寫作興趣和創(chuàng)新精神
要想高質量地進行仿寫,興趣是關鍵因素之一。在教學中,教師為了讓學生對各種類型的文章進行仿寫練習,有時會忽略所要仿寫的內容是否符合學生的興趣,當內容吸引不了學生時,就無法調動學習的主動性,從而影響學習效果。小學階段習作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習作興趣和提高習作能力,教師要注重遵循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盡量選取貼近學生生活、能夠激發(fā)學生寫作欲望的范例讓學生進行仿寫。除此之外,有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會過于偏重對于審題、寫作技巧等技術上的要求,過多地強調寫作規(guī)范,忽視了對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在仿寫的過程中也相當于是學生自己的再創(chuàng)造,教師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將自己個人的想法融入習作中去,更有利于學生習作能力的進一步提高。
三、仿寫式習作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化整為零,片段訓練
在仿寫式習作教學中,部分仿寫內容存在一定的難度,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化整為零,做一些片段的訓練。直接讓學生對一整篇文章進行仿寫會讓學生感到手足無措,不知該“從何下手”,教師應先帶領學生對范例的詞句進行仿寫,詞句的仿寫是學生進行仿寫練習的基礎,當學生掌握好詞句后再進行段落的仿寫,從而進一步達到對整篇文章的仿寫。當難點被分解成多個小點時,學生經(jīng)歷了對字、詞、句、段、篇進行仿寫的過程,就會感覺到難度降低,在較為輕松的學習狀態(tài)下完成學習任務。除了對文章內容的仿寫可以運用這一方法外,對于不同體裁的仿寫也可以運用。將各個體裁寫作的要素分成多個部分讓學生“咀嚼”并進行仿寫,逐步突破,化整為零,當學生掌握了各零散技巧后再化零為整,從而達到對不同體裁一般寫法的掌握。教學應靈活進行,教師要根據(jù)仿寫對象的難易程度以及學生進行仿寫所遇到的實際問題靈活運用“零”與“整”之間的轉化。
(二)巧妙運用“下水文”
葉圣陶先生曾提出“教師下水”的說法,我國小學語文名師于永正在習作教學中便樂于“下水”。首先,“教師下水”能夠了解題目的難易程度,這樣有助于提出真正適合學生寫作的題目。其次,教師寫“下水文”后經(jīng)歷了寫作的過程,更能體會到學生進行習作的不易之處,有助于教師實事求是地批改學生的文章。再次,所謂的寫“下水文”也并不是教師寫出習作后讓學生抄,而是念給學生聽,對學生予以示范,通過教師與學生所寫文章進行對比,更有益于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問題所在,這樣的教學比教師直接進行評價修改效果更佳。最后,教師寫“下水文”時語言要盡量貼合學生,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寫。在教學當中,很多教師都忽略了“下水文”的使用,甚至部分教師不愿意“下水”,而“教師下水”不僅有助于學生習作水平的提高,同時也能夠加強教師自身的寫作能力。除此之外,當給學生布置一篇作文任務時,教師和學生同時進行習作,學生看到老師也在寫,寫作積極性會更加高昂。在進行仿寫式習作教學中,教師要勇于親自“下水”,與學生共同進行習作練習,達到“雙重”提高。
(三)多讀多悟,讀寫結合
讀與寫二者之間具有密切的聯(lián)系,通過閱讀,學生可以領悟到作者的寫作思路、寫作手法,同時閱讀有助于學生豐富詞匯,吸取更多的寫作素材。在小學語文課本中有很多內容豐富、語言典范的文章,這類文章不僅能夠給學生的寫作起到示范引領作用,同時又合乎學生的寫作興趣,在教學中,教師在遇到這類典型的文章時,要抓住重要段落引導學生仔細閱讀、深刻體會,讓學生通過閱讀自己領悟到寫作該類型習作的技巧。在落實到進行筆頭仿寫之前,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口頭表達式仿寫,讓大家共同討論能夠使學生充分打開思路,在討論中促進學生形成自己的看法,然后再將自己的想法落實到筆頭上,這樣學生進行仿寫的效果更佳,同時不會讓學生感到寫作困難。在整個小學階段都要重視學生的閱讀訓練,除了學生必須學習的課內文章外,還要加強課外閱讀,教師要給學生提供有“營養(yǎng)”的讀物,同時考慮到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讀好書,好讀書”。我們應鼓勵學生多讀多悟,讓學生通過閱讀學會寫作技巧,再讓學生對所讀內容進行仿寫練習,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四)突破束縛,鼓勵創(chuàng)新
在仿寫式習作教學當中,必須使學生明確仿寫不等于照搬,在進行仿寫時要突破范例的局限,勇于創(chuàng)新,自由表達。仿寫式習作教學是讓學生通過對范例的學習模仿寫出自己的文章,其最終目的是實現(xiàn)學生的自我創(chuàng)造,教師在引領學生進行仿寫時,要注重對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在掌握了寫作技巧和方法后要引導學生將所學到的知識進行遷移,讓學生寫自己生活中所經(jīng)歷的事情。在教學當中,為了讓學生能夠掌握習作技巧,在進行仿寫訓練時教師會讓學生關注范例的謀篇布局等,為學生羅列出很多條條框框,而這些所謂的“規(guī)矩”從某個角度看確實對于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同時會束縛學生的思想,不利于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個性化的發(fā)展。教師要幫助學生掌握仿寫的實質,突破范例的束縛,將所學到的知識靈活遷移運用到自己的寫作當中,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五)注重評價,促進發(fā)展
學生根據(jù)范例仿寫后,教師要針對語言、內容、結構等方面進行評價,教師的評價應以激勵性評價為主。對于仿寫得比較好的學生,教師應表揚鼓勵,保持其寫作的熱情和自信心,并提出哪方面寫得好,哪方面還能有提高之處。對于作文寫得較差的學生,教師也要以鼓勵為主,同時給予學生具體的修改意見,讓學生真正明白自己差在哪里,這樣有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教師還要努力挖掘學生仿寫文章中的閃光點,以免打擊學生的積極性,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和表達的自信心。在進行仿寫式習作教學中,教師的評價與指導應貫穿習作過程的始終,認真對待每一步驟。教師的評價要能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學生根據(jù)教師的評價再度揣摩自己的文章,不斷地進行修改,從而加深理解與應用,最終通過仿寫訓練提高寫作能力。
對于習作的初學者而言,一開始會覺得無從落筆,針對這種情況,仿寫便能體現(xiàn)出其優(yōu)越性,通過仿寫學生能夠掌握寫作的方法和技巧,正確恰當?shù)姆聦懹兄谔岣邔W生的寫作水平。仿寫式習作教學作為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雖然一直備受爭議,但從仿到創(chuàng)是必然過程,其有效性不容忽視,在教學中應該辯證地看待仿寫,取其精華,正確認識并運用仿寫式習作教學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李靜,文雪.三種有代表性的中小學作文教學模式及啟示[J].課程·教材·教法,2016(7).
[2]童云芳.仿寫——突破習作難關的捷徑[J].小學教育,2015(6).
作者簡介:高曉雯,女,1994年生,遼寧省瓦房店市人,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為小學教育;王淑娟,女,1961年生,遼寧省錦州市人,碩士研究生學歷,學科課程與教學論研究所所長,教授,研究方向為教師教育。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