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教育改革日漸發(fā)展的今天,人們對于教學方式的更新換代越來越重視,在小學教育中,改革也勢在必行。在語文課堂里,教師最為熟悉的就是互動教學法,它能使教師的講授變得生動有趣,從而使學生愛上語文,是一種簡單易行的方法。但在實際工作中,互動教學法有時并不能奏效,這就為教學過程帶來了一定的麻煩,本文立足于這種實際情況,通過對影響互動的原因進行分析,試圖找出師生之間能夠進行順利互動,從而提高學習成績的途徑。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師生互動;問題;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4 【文獻標識碼】A
一、必要性
語文這門科目,除了是一種與人交流的工具以外,還有著很強的藝術美感,在編輯課本時,專家們也考慮到了這一點,選取了許多藝術性與實用性兼顧的文章供學生學習,教師在進行實際教學時,也應該兼顧到這兩點,不但要教會學生運用語文與人交流,更要讓孩子體會到語文的美好,愛上語文學習。這就要求教師想盡一切辦法與學生溝通,真正與他們產生情感共鳴,這樣才能講出一堂受孩子歡迎的語文課。而想要做到與孩子順利溝通,就需要教師在講課過程中不斷和孩子互動,增進彼此的關系,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完成教學目標。
二、存在的問題
(一)互動方式單一
因為應試教育在我國教育行業(yè)中存在了很漫長的一段時間,這也就導致了即使現在大力推行教育改革和素質教育,在某些老師的觀念中還是沒有任何改變,依然通過讓學生記憶、背誦等方法教語文,填鴨式的教育壓榨了孩子的學習興趣,無法讓孩子真正理解語文的意義, 在課堂上一般是老師講述知識點和重難點,學生記筆記回家背下來應付考試,而具有許多優(yōu)點的互動式教學卻很少見,最多也就是偶爾對學生進行提問,一味地強迫學生去思考刻板無趣的問題,會給學生留下不好的印象,使學生產生思維定式,覺得學習語文就是背誦和被迫回答問題,沒有興趣也就談不上學得好、學得
透徹。
(二)互動意識淡薄
在現有教學模式下,教師是課堂和學習過程中的主導,而伴隨著這一批教師年紀的增長,其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逐漸下降,即使能想到互動式教學的優(yōu)點,也不愿意改變自己二十幾年的教學習慣,不愿意讓自己處于和學生同等的位置上,在實際教學中,依然采用原有的模式進行教學,互動意識淡薄,再加上小學階段的孩子還沒有自己的主張,互動教育也就離課堂越來越遠,漸漸地被束之高閣。
(三)時機把握不到位
因為過去沒有與學生互動的相關經驗,導致了一些愿意采取新方式的老師,在實際運用中無法把握好互動的時機,從而達不到該有的效果。比如在孩子進行思考的階段強迫孩子闡述思路,不但會打斷孩子的思路,影響學習效果,久而久之,學生會覺得老師多管閑事,從而不愿意參與到課堂互動中來。這就要求作為課堂節(jié)奏引領者的教師,能夠結合實際,把握好時機,參與到學生的思考中。
三、有效互動策略
(一)豐富互動方式,把握互動時機
小學教師的教學對象一般是8—12歲的孩子,這個階段的孩子的好奇心是最重的,也相對更愿意聽取老師的意見,所以,如果能在小學時期就為學生的語文學習打好基礎,將會對其以后十幾年的學習生涯產生有利的影響。但也正是因為年齡不大,很多較為關鍵的詞匯和意義他們很難弄懂,這就要求教師在講課時,由淺入深,先努力將繁雜的課本簡化成他們能夠理解的程度,然后再慢慢加深,逐步引領孩子走進語文這個非常美麗的學科。
除了在課上讓學生自助思考進行提問,還有許多其他有趣的方法,每個孩子生來就是一個表演家,教師可以將課文內容編成情景劇,讓孩子進行表演,從而使他們在身臨其境的教學中,真正理解文章的情感色彩和中心內容。
互動時機也是能否順利完成互動式教學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在孩子進行討論時提出互動,就不能取得預期效果,反而會適得其反,讓學生的思考變得毫無意義。所以,在講課時,教師要仔細斟酌,認真分析孩子的進展情況,找好孩子剛好需要表達自己想法的時刻進行互動,這樣既能夠順利完成教學,又能讓孩子在自我表達過程中獲得成就感和發(fā)現新事物的喜悅。
在互動式教學的實際應用中,老師要兼顧互動內容的多樣化和互動時機的準確性,將其優(yōu)點發(fā)揮到極致。
(二)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互動
縱觀中國幾千年的教育史,是以師者為上,將老師高高地捧在神壇之上,不能質疑甚至不可親近,想要改變這種弊端,就需要努力和孩子溝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理解他們的奇思妙想,走進他們的世界,做到課上是師生課下是朋友,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占有一定的地位,讓學生敢于表達自我,從而達到互動式教學的根本目的。
四、結語
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只有增強老師與孩子的互動,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讓他們學習,到他們要學習,完成教育模式的轉變,提升孩子的學習積極性,通過多樣化的互動方式,使孩子參與到課堂中,提升學生的知識儲備量,順利完成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1]陳淑云. 試論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J]. 中國校外教育,2014(35).
[2]張洪江,韓占文. 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探究[J]. 生物技術世界,2015(8).
[3]張娜娜. 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強化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J]. 中國校外教育,2017(17).
(編輯:張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