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希姚
湖南省桃源縣第九中學(以下簡稱“我校”)受多種原因的影響,生源文化基礎差,在高考升學方面不占優(yōu)勢。但我校藝體氛圍較濃厚,在藝體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擁有一支年富力強的藝體教師隊伍。根據這一實際情況,我們提出了“育紅一朵花(文化),澆綠兩片葉(藝體),創(chuàng)省級特色學校,建和諧校園”的辦學目標,朝著學生有特長、老師有特點、學校有特色的方向邁進。
一、為什么要開展藝體特色教育
(1)符合我國教育改革的要求。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指出,要構建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教育內在規(guī)律相適應、不同類型教育相互溝通相互銜接的教育體制,這些精神為我們藝體特色教育提供了理論依據。
(2)符合學生個體發(fā)展的要求。一個人的能力是有差別的,在教育過程中接受教育的權利是平等的。教育作為一種普適性、服務性的行為,主要靠引導和服務,而不是無視和遏制。當前高中教育尤其是普通高中教育還不能普及的時候,學生接受普通高中教育的愿望和能力得不到實現(xiàn)。我校結合本地資源特色、教師特點、學生特色提出創(chuàng)藝體特色教育這一課題,符合學生個性發(fā)展的要求。
(3)符合我校發(fā)展要求。我校在音體美特長培養(yǎng)方面有著優(yōu)良的傳統(tǒng),參加各級各類比賽一直名列前茅,歷屆高考中學校還為全國大專院校輸送了大批藝體特長生。 近年來,學校為了滿足學生需求,每屆招收18個班,由于基礎較差的學生不在少數(shù),為了培養(yǎng)多規(guī)格、多層次人才,在藝體特色上做文章成為我們的必然選擇。
二、落實措施,推進藝體特色教改實踐
(1)改善藝體教學條件。學校多方籌措資金,創(chuàng)造條件,積極加強藝術課教學的設備、設施調配。近幾年,學校購置了鋼琴、畫架、大批體育器材、體育高考測試儀器等大量藝體教育教學必需品。同時,專門設置了四間音樂教室、三間美術教室、兩間舞蹈教室、體育高考測試場地,并配備了相關教具、圖書資料和多媒體設施設備,為藝體教育的開展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
(2)加強藝體教師隊伍建設。我校立足實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除每年注意吸收大學畢業(yè)生外,還定期組織在崗教師到外地學習,聘請部分藝體專家學者作為學校兼職教師,大大推動了學校的藝體教學。
(3)選好苗子,組建藝體特色訓練隊。本校持以 “招得進、留得住、學得好、送得出”的原則選好苗子,培養(yǎng)苗子。我校初中藝體老師和班主任積極配合高中藝體老師,在初中階段就選好苗子,并有計劃地進行培養(yǎng),作為特招生送入我校高中部就讀。加強與桃源縣其他初中學校的聯(lián)系,及早選好藝體生苗子,部分競技學生通過教育局統(tǒng)一安排,提前到我校初中部就讀,參加系統(tǒng)的專業(yè)訓練。每年組織一次藝體生專業(yè)測試,根據專業(yè)成績和文化成績擇優(yōu)錄取,進入高中以后就是藝體生。
(4)積極開發(fā)藝體校本教材。我校先后開設了器樂、聲樂、舞蹈、美術、籃球、田徑等特長班。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特長班得到了家長的重視和支持。學校多次組織藝體專業(yè)教師走出去學習取經,征求專家意見,著手開發(fā)了校本課程。
(5)專業(yè)、文化同步發(fā)展。從2014年開始,我校為創(chuàng)建藝體特色學校專門成立了藝體中心,專門負責藝體生的專業(yè)訓練,和年級組共同督促藝體生的文化學習。我校藝體生共有13個專業(yè)訓練隊,都安排了具體的訓練時間,每天藝體中心有專人督促學生的訓練情況,藝體專業(yè)舉行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每次專業(yè)考試完都會進行總結分析。我校開設了文化基礎課,適當降低部分學科的教學要求,保證學生主要精力用于專業(yè)課和必修課的學習;高三藝體生要外出學習專業(yè)五個月,為了盡量少地耽誤學生的文化學習,學校每周派文化老師到培訓學校對學生進行文化輔導。
三、初見成效的藝體特色
近年來,在統(tǒng)一部署和安排下,我校取得了長足發(fā)展,高考取得了較理想的成績。2014年,我校藝體高考專業(yè)上線65人,二本及以上錄取37人,名校有武漢體育學院;2015年,藝體高考專業(yè)上線93人,二本及以上錄取58人,名校有浙江傳媒學院;2016年,藝體高考專業(yè)上線106人,二本及以上錄取76人。學校合唱隊2016年參加湖南省首屆中學生建制班合唱比賽獲湖南二等獎、常德市一等獎;學校舞蹈隊、美術專業(yè)學生多次參加國家、省、市各級各類比賽均獲優(yōu)異成績;學校田徑隊2014年、2016年均獲常德市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甲組冠軍;女子籃球隊蟬聯(lián)桃源縣高中女子籃球五連冠、常德市高中女子籃球三連冠;音樂、舞蹈學生參加省、市、縣“三獨”比賽,近三年近10人獲得湖南省一等獎,近15人獲得常德市一等獎。
(作者單位:湖南省桃源縣第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