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慧
簫聲過耳,遍體寒涼,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在顛沛流離中慢慢消磨的又豈止是年歲?嘆挽歌,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流年幾度,失意無南北。
鳳冠霞帔,鮮妍朱砂,已是昔日。
夜闌如墨,如拈花流水般靜靜流逝。側(cè)臥簟席,其表面的編織稻草與結(jié)構(gòu)繩索有些都已斷裂,甚至有些經(jīng)常躺臥的部位已形成色差。
黃昏將雨,薄暮天氣,天際顯露出蒼白的孤獨。
多么希望篩去激進、焦灼、疑慮的濫情雜質(zhì),透過世事的肌膚紋理,家中依舊是輝煌如昨、屋宇清明、清痕落墨、全是歡喜。笙歌盈耳、素手攬風、落筆成書、瀟灑自在??扇缃窦业乐新?,落魄不堪,簟席陳舊,無錢易換。
揉碎桃花紅滿地,玉山傾倒再難扶。
流年失了清歡,多了困苦。母親由于父親在戰(zhàn)場身亡而被歲月鑿去狂妄,磨出溫潤。她既要假裝堅強冷靜處理家中事宜,又要果敢機敏獨當一面,還要照料家眷親屬。如今垂垂老矣之時,卻又患上失心瘋。我喂母親服下煎好的湯藥。湯藥在母親的胃里翻滾出熱流,濕了鬢發(fā),我伸手替母親整理云鬢。
禍?;剡€車轉(zhuǎn)轂,榮枯反覆手藏鉤。
恍惚間,我的指尖穿越光芒,拂過往昔的心思,一剎那,春風生起,仿佛母親回到了黑發(fā)白裙的豆蔻時光。
于是便有了赤腳搖鈴的布衣少女,踏著莎草蒼翠,任束發(fā)的緞帶飄轉(zhuǎn)于風中,縹緲若炊煙縈回。靈動的眼眸和豆蔻紅顏更是讓人無法忘卻。母親是府中的二小姐,多年來,府中的陰險狡詐與掩面假笑她沒有沾上一分一毫,反而在無人問津的黑暗角落里出落得靈俏活潑,楚楚動人。
一頁深巷幽咽起,一頁陽關(guān)馬蹄疾。
皇座之上,御筆一揮。大小姐被征召入宮,作為侍婢的她無奈只好隨行。大小姐擔心眉目溫婉的她會奪去恩寵,便對她倍加折磨,而后她終因飯菜摻藥而病重被發(fā)落出宮。在世人的冷嘲熱諷與流言蜚語中,她只能掩掩帷帽,低首前行,她在客船僧廬聽雨眠,日日調(diào)息后終于痊愈。卻遇到鮮衣怒馬、風度翩翩的那個他。他就是那個在戰(zhàn)場上讓敵人聞風喪膽的金甲大將軍。他緩緩于她的世界登場,眉目疏闊,器宇軒昂,黑發(fā)白衣,眼神是那樣溫柔而澄澈。他主動搭話:“鄙人張亦簡,敢問小姐芳名。”她只害羞得默不作聲。他自顧自地說下去,她得知他喜游厲,善品茗,懂音律,精戲曲,實為不可多得的才子。
光陰里的孤獨,是體己的故人。
一日恰逢天際重云匯聚,黃昏欲雨,她卻一人在外游蕩玩耍。他發(fā)現(xiàn)她沒帶雨具,忙上前去用衣袖蓋在她的頭上為她遮雨,她雙頰未施粉,卻緋紅,抬頭詢問:“那你又如何是好呢?”他低下頭凝視著她,全然不顧雨水迸進他的眼簾,衣袖仍是沒有收回,只是挽著她的手更用力了些。然后淡漠地望向遠處:“我不會有事?!边@一句話雖清淺至極,卻是直擊入她的心底,他很明白怎樣讓她心安。就好像是行囊里添了份體己之物,便不怕荒寒。
疏影重重,春茂虬松,曲徑晚來濃。
她終于肯向他敞開心扉,與他圍爐清談,枕風聽雨,湖中蕩舟。他們在最美的年華里,在一幅煙霞宛然、淡雅蘊藉的平遠山水圖景中,共同賞花吟詩,煮茶飲酒,品鑒古玩。
初春是粉色,陌上游人如織,焚香品茗,拈草簪花。晚秋是黛色,枕風聽雨,共吟一闕哀婉宋詞。
溶溶月色里,杏花疏影中,二人同框,形影不離,如膠似漆,談天論地,琴瑟合鳴。
行也慵慵,停也慵慵,幽夢忽逢,好景卻難同。他們這份晴耕雨讀的生活也終于斷送在殘酷的戰(zhàn)爭之中。
當他身受重傷被送回軍營時,她握住他沾滿鮮血的手不住地哭泣:“你答應(yīng)過要陪我一輩子的,少一年、一個月、一天、一個時辰,都不算一輩子?!笨伤氖诌€是那樣無情地從溫熱變?yōu)楸?,眼睛由滿含不舍變?yōu)榭斩礋o神。全部都歸為沉寂,只留下她一人哭泣。大概,每個人都有一份耽溺,而她的耽溺便是清淚,于是年紀輕輕就幾近失明。
南天竹上已簌簌落了雪,小火爐里已細細添了炭。寒梅獨蘇,枯枝瘦影,掃雪煮茶,獨處時,松風鳴雪兔毫霜。如此想來,“待浪花浮蕊俱盡,伴君幽獨”,這句話實不錯。
豆蔻年華相伴,西窗清風冷寂,有如此絕世愛戀,也應(yīng)是極幸福的。
那場愛戀中,那些流年里,母親深愛父親,卻也生怕父親突然離去;母親深愛生活,卻也生怕生活對她苦痛折磨;母親深愛姨娘,卻也生怕姨娘的毒藥陷害。
這是那個時代的烙印,描繪著檀口點櫻桃,粉鼻兒倚瓊瑤,輕盈楊柳腰的愛與怕交織著愛戀情愁與悲苦清歡。
(指導(dǎo)老師:錢德寶)
點評
每個人都有獨特的“怕”和“愛”,但是把這些“怕”和“愛”放到同一個時代背景下,卻又會產(chǎn)生一些時代共性。本文講述了“母親”一生的愛戀癡狂、大起大落,這就是用個人的“怕”和“愛”,來反映時代的“怕”和“愛”。被當做婢女隨大小姐嫁入宮中、被下毒陷害出宮、邂逅大將軍、大將軍戰(zhàn)死沙場……“母親”的一段段人生經(jīng)歷都有著深深的時代烙印。作者用清麗秀雅、溫婉細膩的筆觸,將“母親”和那個時代的“怕”和“愛”娓娓道來,仿佛在描繪一幅水墨畫,悲苦清歡都被層層點染,傳遞出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本文扣題緊密,構(gòu)思精巧,文脈清晰,用詞典雅考究,作者深厚的文學(xué)功底可見一斑,也因此贏得了評委們的一致好評。
課堂內(nèi)外·創(chuàng)新作文高中版2017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