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卓
轉(zhuǎn)過街角,我走進(jìn)了那條小巷。
青石板鋪就的小路無限地向前延伸,天空與巷子一同散發(fā)出淡淡的碧藍(lán)色。
這里沒有稚嫩的花與張揚(yáng)的樹,只有一排排古色古香的老屋立在路邊,默默地看著塵埃在時(shí)光中飛舞。陽光斜斜地照射在它們的屋瓦上,反射出一片片青灰色的光芒。
腳踏在石板路上發(fā)出的聲響,仿佛是小巷的陣陣嘆息,似乎連空氣中也彌漫著一種無可名狀的憂傷和寂寞。
歲月變遷,物是人非,這條不知承載了多少記憶的巷子,如今已被淡忘,在人們的記憶中悄然消逝,不復(fù)存在。小巷的聲聲嘆息,也許,只有我聽到了。
兩只鳥兒從我頭頂飛過,飛向一棵老樹。那里是它們的家。鳥兒尚且知道歸巢,風(fēng)雨無阻,小巷卻被無情地拋棄在時(shí)光之外。
陽光明媚,小巷卻似被埋藏在迷霧中,無法掙脫。
在這一刻,我分明感受到了小巷的憂傷。
這淡淡的憂傷,細(xì)微卻致命,擊中了我心中最柔軟的地方。
繼續(xù)向前。
我在一座老屋的大門外停下腳步。我撫摸著門邊石獅子光潔的頭,想象著,一群孩子騎在它的背上,歡笑著,嬉戲著;想象著,這座老屋曾經(jīng)擁有過的光輝歲月;想象著,這條小巷曾經(jīng)擁有過的繁華盛景。
推開老屋塵封的門,我看見庭院里放著一張竹椅。它的光澤不再,身上密布著蛛網(wǎng)。但我知道,一定曾有一位老人躺在它的身上,手中搖著扇子,為孫子、孫女們講著那一個個古老的故事。只是老人不會再來了,竹椅已等了太久,久到失去了希望。
穿過庭院,推開一扇房門,我看見一塊黑色的硯臺正沉睡在布滿灰塵的木桌之上。我想,在它的夢中一定有陣陣墨香,一定有筆尖與宣紙的觸碰,一定有寫字之人專注的神情。雖然如今早已物是人非,可它依然沉浸在舊夢中,不愿醒來。
走出老屋,我仿佛聽見小巷正在我耳邊訴說著它的故事。這些故事如今已無人記得,可這條小巷,它還記得。它也一直在守候,守候那些不會歸來的人和那些不會重現(xiàn)的時(shí)光。
在這一刻,我分明聽見小巷的低語:“我的孩子們啊,你們何日歸來?”
課堂內(nèi)外·創(chuàng)新作文高中版2017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