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娜+李恩樹
性侵兒童處于冰山下的狀態(tài),受害兒童報警的可能性較小。相當一部分兒童沒有防性侵意識,缺乏辨識能力。性侵兒童案30%以上是非常熟的人,兒童因此不敢說、不能說、不愿說
12月1日,4名涉嫌強奸、猥褻未成年人的被告人,在江蘇淮安市淮陰區(qū)法院獲集中宣判。隨后,4人信息被公開并禁止從事與未成年人密切接觸的工作。
這一最新司法嘗試引起關注。教師、幼兒園工作人員、教練、保安等,這些易于接觸兒童職業(yè)的從業(yè)者和有權威地位的官員、名人等,他們是兒童熟悉又敬畏的人,也是性侵兒童案件常見作案者。兒童因此不敢說、不能說、不愿說。
從事兒童保護的法律人士、研究者、工作者、公益人士,一個共識是:低估了兒童性侵事件發(fā)生率,暴露出的案例僅是冰山一角。
性侵兒童的冰山一角
“在全球,約有1500萬15歲到19歲的青春期女童曾被強迫性交或發(fā)生其他形式的性行為。遭受過性暴力的女童中,只有1%的人表示她們曾尋求專業(yè)幫助?!边@些內容,是2017年11月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發(fā)布的最新研究報告。
三年前,該基金會另一項報告稱,世界上約12億女孩到20歲時,大約十分之一曾被強奸或者遭到性侵犯。同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一份報告指出,全球范圍內每5名女性中有1名、每13名男性中有1名在18歲之前受到過性侵犯。
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駐華辦事處兒童保護官員蘇文穎對《財經》記者說,在兒童保護領域,“公認的一點是,目前的數據低估了性侵兒童發(fā)生率?!?/p>
她說,很多兒童,不一定意識到他遭受性侵,這與性侵定義有關。聯(lián)合國《兒童權利公約》規(guī)定,應保護兒童免遭一切形式的色情剝削和性侵犯,防止引誘或強迫兒童從事任何非法的性生活;利用兒童賣淫或從事其他非法的性行為;利用兒童進行淫穢表演和充當淫穢題材。“從國際公約的規(guī)定來看,對兒童的性侵和性剝削(child sexual abuse and exploitation)是一個概括性定義。在很多國家,性侵兒童包括身體接觸型(sexual touching)、強迫性行為、以及非身體接觸型,比如對兒童暴露性器官,強迫兒童做出帶有性意味動作等。當然,現(xiàn)實中很多性侵兒童行為是綜合型的,往往包含多種行為方式?!?/p>
關于性侵害兒童,中國沒有立法明確定義。2013年《關于依法懲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見》指出,其所稱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包括刑法規(guī)定的針對未成年人實施的強奸罪,強制猥褻、侮辱婦女罪,猥褻兒童罪,組織賣淫罪,強迫賣淫罪,引誘、容留、介紹賣淫罪,引誘幼女賣淫罪,嫖宿幼女罪等。但實踐中,還存在大量不構成刑法犯罪的性侵行為。
在中國,沒有機構公布大樣本量的性侵兒童數據。最高法院公布過猥褻兒童犯罪數據,2013年至2016年全國法院審結10782件。
“性侵兒童處于冰山下的狀態(tài),兒童報警的可能性較小。”中國政法大學青少年犯罪與少年司法研究中心主任皮藝軍說。相當一部分兒童沒有防性侵意識,缺乏辨識能力。性侵兒童案30%以上是非常熟的人,如家庭成員、老師、教練等,“對孩子來說他們是權威人士,是敬畏的對象,再對其威逼利誘,報警可能性更小”。
北京源眾性別發(fā)展中心主任李瑩律師,是滿洲里女童性侵案受害者代理律師。她說,該案4名女孩遭5名女生多次脅迫,被滿洲里市原人大代表石學和等人性侵,其間受害女生就被威逼利誘。
李瑩所在的中心,公益提供婦女兒童權益保護。有一個孩子自述被老師性侵,“在朋友鼓勵下報警,并向我們求助,我們很重視給她提供法律援助,但她又放棄了”。她認為,不少兒童不敢、不愿說出來,與熟人圈子存在的權力控制關系、社會對性侵受害者的偏見、傳統(tǒng)觀念、可得到的社會支持等也有關。她了解到一些性侵案,受害者不止一位,“但她們有很多擔心,不敢站出來”。
“你會發(fā)現(xiàn)對性侵兒童的二次傷害無處不在,這也是為什么孩子沉默不敢說,我們鼓勵孩子、家長報警,但目前環(huán)境下,誰也預料不到報警后傷害會更大還是小?!蓖瑯咏邮懿簧賰A訴和求助的公益組織“女童保護”發(fā)起人孫雪梅說。
也有一些部門試圖息事寧人?!芭Wo”團隊推廣防性侵教育,在某地校園宣講時志愿者了解到有學生被老師性侵,向有關部門反饋后,反而推廣受阻。
靖霖律師事務所主任助理樊星介紹,從他以往辦案經驗看,受害兒童主動說的不多,家長發(fā)現(xiàn)的也不多,“可以推定,我們看到的只是部分情況?!?/p>
走司法途徑遭遇取證難
相當一部分性侵案,因證據不足淹沒。
“曾經有某地婦聯(lián)向我們咨詢,說有性侵案,施暴人承認,受害人指認,但沒有物證,警方不立案怎么辦?我們也沒辦法?!睂O雪梅說。
李瑩也常遇到這種情況。有些孩子開始不能識別性侵,等時間一長更缺乏證據?!暗纫庾R到后向我們求助,但因為證據問題,我們即便知道事情可能是真的,也沒辦法幫助她?!?/p>
她以強奸犯罪舉例,一般須滿足是對方所為、有物證的條件,如果是14周歲以上未成年人,還增加一個難點即證明不是自愿發(fā)生性行為,“時間越長,越難證明”。
目前,性侵害案件呈現(xiàn)低齡化特點,低齡兒童不能識別性侵,即使識別但可能提供不了完整的言辭證據,而在猥褻類案中相當一部分不會留下物證。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少年兒童研究所所長童小軍,長期致力兒童保護研究。她說,保護兒童要打擊犯罪,牽扯證據采集問題,不能讓孩子一次次作出回應或回復,一定要經專業(yè)人員專業(yè)服務流程處理。“在對孩子友好的場所,最好一次取證。”
童小軍對《財經》記者說,對兒童取證,應結合孩子不同年齡段、不同情形判斷用不同方式。有些性侵案中的孩子不到兩歲,不可能用語言交流?!把芯堪l(fā)現(xiàn),9歲-12歲的孩子是性侵兒童案相對集中的年齡段?!钡@個年齡段或再大點的孩子,可能遭遇這類事情后不愿說話,想讓他說出來也很難。
她認為要更多用游戲方法取證,年齡越低,越要用游戲方法,由專業(yè)人員去觀察孩子反應,這需要特殊的技能和方法。但目前現(xiàn)實是,中國缺乏包括專業(yè)問詢在內的服務兒童的專業(yè)人士。
樊星曾在浙江某市檢察院從事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多年。他曾遇到一個取證難的案例,4歲女童遭強奸,下體重傷,沒有人證。女童講不清楚也不愿講,家長也不想孩子受到二次傷害,但打擊犯罪又有取證需要?!昂髞硪雽I(yè)心理疏導,幾次心理疏導后,孩子才把事情講出來。”
浙江近年意識到兒童保護的重要性和特殊性,組織未成年人檢察官參加國家心理咨詢師資質培訓和考試,樊星因此同時具有心理咨詢師資格,但這并不具有普遍性。
“其實,司法實務部門現(xiàn)在對性侵案受害者的證言部分,采取相對寬松的態(tài)度。”樊星說,被性侵兒童只要在不受成人影響下,“大概描述事發(fā)經過,或者不一定會說得很準確,但可能會演示幾個動作等,再結合其他證據,就可以推定是否發(fā)生性侵”。
他還說,性侵也是分層級的,他遇到一些案例,比如把女孩裙子撩起來摸下體,“其實這也是性侵,但與長期的猥褻、強奸不同,這類輕微的案例也比較多。如果證據不能固定,就難以認定構成犯罪”。
精神損害賠償尷尬
滿洲里性侵女童案,于近日一審宣判。該案涉及多名被告,其中犯強奸罪的滿洲里市原人大代表石學和被判處無期徒刑。
對此結果,李瑩稱,已就該案刑事判決部分向檢察機關提出抗訴申請,并就刑事附帶民事訴訟部分提出上訴。只有一名女孩因遭受嚴重精神損害正在治療,得到8萬元賠償,其他女生沒有獲得賠償。這是民事部分上訴理由之一。
李瑩代理的案件,她一般都會提出精神損害賠償,雖然往往不被法院支持。
目前,對于性侵案件精神損害賠償問題,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被害人因犯罪行為遭受物質損失的,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最高法院司法解釋規(guī)定,刑事案件的賠償范圍不包括精神損害賠償。
李瑩認為,性侵案尤其受侵者是兒童的,法院對精神損害不予考慮,使受害兒童不能得到權利救濟?!靶郧謨和苯釉斐傻奈镔|損失可能不多,但對心理傷害很大且持續(xù)深遠,有些孩子即便當前就出現(xiàn)心理傷害并經過評估,但要經過法庭認可的司法鑒定也很難。她希望這方面法律上能有所突破。”
李瑩說,在司法實踐中一種處理是被告人有賠償能力且愿意賠償,經法院調解,被告人會出錢賠償,但這需要受害方出具諒解書以在量刑上從輕處理。
她遇到不少這種情況,“這就使家長陷入兩難,有些受害者是留守兒童、困難家庭,這筆錢對孩子生活會有所幫助,但拿了錢家長就要出具諒解書,但這種傷害沒法諒解,孩子和家庭的尊嚴怎么辦?家長因此又不情愿。如果法律明確精神損害賠償,家長就不用邁這道坎?!?/p>
但也有一些變通或例外。一般情況下,刑事案件審結后另行提出的精神損害賠償民事訴訟不予受理。李瑩辦理的一起未成年人被強迫賣淫案,刑事案件開庭時受害方未得到通知,只好另行起訴經濟損失和精神損害賠償。她最近剛剛拿到判決,法院酌情認定被告賠償2萬元精神損失費。
童小軍不太贊成由施暴的被告人給予精神損害賠償。她認為,性侵對兒童的精神或心理傷害很大,這種傷害不能彌補,“并且會讓施暴者覺得我已經賠償你了,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qū)”。
她建議,應該從重處罰這類犯罪,政府設置公共資金用于性侵兒童的心理康復治療。
2013年,兩高等部門發(fā)布《關于依法懲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見》(下稱“意見”)時,對精神損害賠償的問題,時任最高法院刑一庭庭長周峰介紹了刑事訴訟法和相關司法解釋,但他表示該問題還要深入研究探討。
同時,該意見稱,對未成年被害人因性侵害犯罪而造成人身損害,不能及時獲得有效賠償,生活困難的,優(yōu)先考慮予以司法救助。
樊星辦理過的4歲女童遭強奸案,女童最終獲得一筆司法救助金。檢察院還嘗試以政府購買方式,為女童購買多個周期的心理治療,用于心理疏導。“浙江省市縣檢察院三級聯(lián)動,幫她申請到這筆救助金,但這是個案?!?/p>
互聯(lián)網性侵趨勢
隨著互聯(lián)網技術的發(fā)展和普及,兒童還面臨網絡性侵風險。
蘇文穎說,互聯(lián)網上存在大量將未滿十八歲的兒童描繪成性對象,并以此制作滿足性愉悅的產品,包括圖片、文字、音頻、視頻等多種形式。比如,在東南亞一些國家,成人強迫兒童進行色情直播。網絡上也有一些類似“擦邊球”的現(xiàn)象,比如兒童穿比基尼泳衣走秀等。而加密數字貨幣和“暗網”等新技術正在推動這些內容在線實時傳播,給各國執(zhí)法工作帶來挑戰(zhàn)。
兒童色情在中國也屬非法,基于互聯(lián)網技術的網絡兒童色情,在刑法上可適用制作、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罪懲處。
“然而因為中國沒有區(qū)分成人色情和兒童色情,即使有關司法解釋對兒童色情規(guī)定了低于一般淫穢電子信息的入罪標準,但總的來說,還是會影響打擊兒童色情的力度?!碧K文穎說。一是執(zhí)法人員面臨大量的網絡淫穢、色情信息,很難將執(zhí)法資源傾斜在打擊兒童色情上;二是這類犯罪整體量刑不重,針對兒童色情的犯罪與國外相比處罰較輕?!霸诤芏鄧?,成人色情不一定違法,但兒童色情卻是一道不可觸碰的高壓線。此外,很多承載此類內容的服務器多在國外,也給執(zhí)法帶來難度,迫切需要更多國際合作?!?/p>
去年,北京市第三中級法院審理過一個案件,大學生孫某多次登錄某論壇,上傳視頻供人觀看、下載,其中含有具體描繪不滿18周歲未成年人性行為的內容。經鑒定視頻中40部屬于淫穢物品。孫某因犯傳播淫穢物品罪,獲刑一年六個月。
蘇文穎指出,雖然聯(lián)合國文件中使用了“兒童色情”一詞,但現(xiàn)在國際上傾向于用“兒童性侵制品”替代“兒童色情制品”,國際刑警組織也建議使用這個術語,這也是為進一步強調這類制品的制作行為本身就是一種對兒童的性侵害和性剝削行為,不宜用成人化的“色情”一詞描述。
蘇文穎稱,目前中國現(xiàn)有的刑法罪名還不能充分打擊性侵兒童行為,同時一些罪名的犯罪構成要件、量刑等與國際相比,對兒童的保護力度有待加強。而近年出現(xiàn)的一些利用新技術手段針對兒童的犯罪,是否可以借鑒其他國家經驗進行立法完善,也值得研究。
比如,像媒體報道的,利用互聯(lián)網手段接近未成年人,在游戲論壇通過給兒童購買裝備等引誘兒童,通過社交平臺裸聊等,有的從線上轉到線下發(fā)生性侵?!艾F(xiàn)在,不少國家對此設置了專門罪名online-grooming(網絡性引誘),歐洲委員會《保護兒童免受性剝削與性侵害公約》里也列入online-grooming。”
中國對性侵男童的保護也有待加強。中國強奸罪的客體只是女性。2015年11月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九,廢除嫖宿幼女罪,將猥褻罪的客體從女性改為他人,猥褻罪客體才包括男童。
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新近報告顯示,在28個有相關數據統(tǒng)計的國家,以平均計,90%曾遭受強迫性行為的青春期女童表示,其遭遇的首次侵犯是熟人作案。來自6個國家的數據顯示,朋友、同學和同伴是青春期男童遭受性暴力的最常見施暴者。
皮藝軍稱,中國對男童的保護與國際相比有一定差距,認為性侵受害者都是女性,是傳統(tǒng)、習慣性思維,很多男童意識不到受到性侵,一些家長對成年男性與男童相處也缺乏警惕。
蘇文穎說,很多國家對性犯罪特別是性侵兒童犯罪,法律較為嚴苛,并限制他們接觸兒童的機會,一些人就利用旅游等機會到其他一些國家性侵兒童,因此催生兒童色情旅游業(yè),一些國家已經注意到這個問題。澳大利亞最近開始實施新的法律,限制登記在案的兒童性侵犯罪者不經執(zhí)法機關允許擅自出境,如有違反,將處以最高五年的刑期。
公開信息和從業(yè)限制探索
據“女童保護”統(tǒng)計,2016年全年媒體公開報道性侵兒童(14歲以下)案例433起,熟人作案300起。易于接觸兒童職業(yè)的從業(yè)者,如教師、校車司機、學校廚師、幼兒園工作人員、保安、舞蹈團成員等,全年98起占總數22.12%。
孫雪梅建議,為保護兒童,永久剝奪性侵兒童犯罪者從事兒童相關行業(yè)的權利,有關部門建立專門查詢入口,與兒童相關的單位用人時必須進行查詢,立法部門以法律或法規(guī)形式規(guī)范這項機制。
據悉,該建議由“女童保護”聯(lián)合全國政協(xié)委員,在今年全國“兩會”提交提案。今年7月,有關部門回復稱,正在會同相關部門研究。
孫雪梅稱,據美國司法部統(tǒng)計,17%有性侵兒童犯罪前科的人會再次犯罪。
近年來,性侵兒童問題被重視。2016年,浙江慈溪市檢察院出臺政策,公開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者信息。今年8月,上海閔行區(qū)檢察院啟動涉性侵害違法犯罪人員限制從業(yè)機制。
此類制度,域外被共知的是美國“梅根法案”。經重大案件推動,性侵兒童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成為立法者迫切關注的議題。1996年聯(lián)邦“梅根法案”出臺,性犯罪者須登記并公告社區(qū)。
對此公開信息目前在中國存有爭議,批評者認為這不利于犯罪者回歸社會。
“那就看是否以兒童利益最大化,在美國有些州更嚴厲,性犯罪者住到哪里,他的房子就被涂成特殊顏色,小朋友看到都要繞著走?!狈钦f。
他做過多年未成年檢察官,根據以往辦案經驗,70%以上性侵兒童是熟人作案,不少是老師?!拔已芯亢蟀l(fā)現(xiàn),很有必要對擬入職老師進行心理測評,看是否有這方面傾向?!?/p>
另一名不愿具名的兒童保護工作者稱,美國的公開制度也面臨爭議,另一些國家如加拿大,主要是登記和職業(yè)禁入制度。
該人士認為,是否公開需綜合各因素考慮,一些地方探索有其價值,但需探索完善,比如何種程度的公開。而登記和職業(yè)禁入制度則很有必要,確保性侵者遠離易于接觸兒童的職業(yè)。
“從制度設計看并不復雜,但登記后的信息數據,如何與勞動、人社、教育等部門及時共享,如何設置嚴格的查詢和職業(yè)禁入,需進一步考慮。它依賴一個多部門協(xié)調合作、真正有利于兒童保護的綜合性制度體系和社會環(huán)境?!?/p>
呼吁兒童保護專門立法
對性侵兒童問題,蘇文穎認為全社會要形成兒童保護的理念,不能孤立、割裂地看,應放在兒童保護的大框架內?!秲和瘷嗬s》規(guī)定,應保護兒童不致受到任何形式的身心摧殘、傷害或凌辱,忽視或照料不周,虐待或剝削,包括性侵犯。
她介紹,很多國家對性侵兒童,形成預防、案件處理機制、懲治犯罪、對兒童被害人保護和救助等一個完整的兒童保護體系。
具體從事兒童保護的相關工作者對此亦有體會。“女童保護”團隊公益宣傳女童保護,孫雪梅觀察到政府近年來對性侵日益重視,請她們進校園作預防教育的學校、教育部門、司法部門越來越多,但她缺乏更多的志愿講師。面對不少需要心理支援的求助,她感到無力,“我們只能再去找專業(yè)人員介入,這應該借助官方力量由專門、專業(yè)團隊來做”。
皮藝軍對《財經》記者說,這與兒童保護法律過于粗放、宏觀有關,中國兩部與兒童保護有關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雖然起到積極作用,但嚴重缺乏可操作性。性侵兒童報案難、缺乏避免兒童二次傷害的取證機制、缺乏專業(yè)部門服務等說明了該問題。
他建議,專門建立對未成年人保護的組織法、實體法和程序法,組織法就是明確未成年人保護的主體和職責權限等?;蚪ㄗh各省制定未成年人保護和預防的實施細則。
童小軍對此有細致研究。她說,對性侵兒童的制度建設包含在兒童保護大框架內,“不是說針對性侵有什么制度建設,針對虐童有什么制度建設,而是一個整體建設”。對兒童保護,要強調國家責任,“家庭和社會有責任沒錯,但國家兜底”。
她建議,首先有預防體系,在性侵、虐童多發(fā)的社區(qū)里,由專業(yè)人員倡導不能性侵和虐待兒童等,并告知什么是性侵、造成的后果、家長如何處理等。“一旦有人懷疑有性侵等案件,就不是預防體系能處理的范疇,這需要強制報告制度”,應明確哪些人有強制責任和義務、報告的工具或渠道等。
其次是回應機制?;貞獧C制包括是否屬于性侵的評估、專業(yè)的服務環(huán)境等。其中牽扯證據的采集,那就需要專業(yè)的服務人員先進行初篩,初步判定后選擇正式的取證或問詢人員,一次性問詢,避免二次傷害。再次,是后續(xù)的傷害康復制度,也有專業(yè)人員、資金保障。
童小軍說,該制度建設要明確主責機構,設專門的兒童保護服務機構,工作模式則跨專業(yè)、跨領域、跨部門?!耙话銇碇v,這個專門專業(yè)的兒童保護服務機構,應設置在民政部門,國家給予充分授權,明確責任目標,給予資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