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金迪 蘆平
摘 要:《后來的我們》是由劉若英執(zhí)導,張一白監(jiān)制,井柏然、周冬雨、田壯壯主演的青春文藝片。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對男女在火車上回家過年的故事。這是一對北漂的年輕人的愛情故事。十年前,見清和小曉偶然在車里相遇而后回到了新的一年。追逐他們一如既往的夢想,他們在北京一起工作,開始情感旅程。分別十年后,見清和小曉在飛機上又一次重聚。就像平行線相交,然后又平行,故事總是有"然后”。影片多處運用視聽語言拍攝手法,所以本文從視聽語言角度,如鏡頭,構圖,蒙太奇等角度,對電影進行分析評價。
關鍵詞:《后來的我們》 視聽語言 蒙太奇 聲音
一、結構特點和全篇主題
“后來,我總算學會了,如何去愛,可惜你早已遠去,消失在人?!边@首劉若英的“后來”吸引了多少人去看這部電影,又有多少人都是有著“后來”的故事。這首倒背如流的歌在看了電影會變得更加有了感情。在電影上映前,我就一直期盼著它上映,并且信誓旦旦的說我要找個男朋友,跟男朋友一起去。但事實是,我和一幫要好的朋友一起去看的。我以為會被悲劇的愛情感動到哭,可是這部電影,我看下來,愛情的戲份倒不是最感動我吸引我,讓我打高分的地方,是對于雙方的狀態(tài)都刻畫得十分真實并且現(xiàn)實。
現(xiàn)在的你迷茫么,曾經(jīng)的你迷茫么,我想問題的答案總有一個是肯定的。電影體現(xiàn)的北漂青年們是迷茫的,他們糾結于夢想與現(xiàn)實,但我想也只有嘗試過,失敗了,才會甘愿回去吧。年輕人總是不安于現(xiàn)狀,他們初生牛犢不怕虎,不撞南墻不回頭,總是到了走投無路的時候,才能明白那句吃飽了比夢想重要。
電影里面的父親真是非常的贊,他的人設非常地貼合現(xiàn)實,最簡單純粹的感動,所以讓人止不住淚流。父親的出場鏡頭就是給見清做年夜飯,滿滿一桌子的飯菜,見清抱怨著,年年都是這幾樣。細細想來,這桌子菜包含著濃濃的愛啊,因為他們記得,你曾經(jīng)說過這個好吃我喜歡,所以他們就不停的做給你吃,為了讓你開心,你開心,父母比你還高興。然后父親還對見清吼了一聲:畢業(yè)了就給我滾回來,我想這句話,無論以什么樣的語言或者方式,父母都對自己的孩子說過。父母總是為孩子著想,對他們寄予厚望,他們不會反對孩子的,最多就是嘮叨嘮叨。這部本應該是愛情為主的電影,但我卻覺得親情的部分更突出。至于后來的愛情故事,我想說,都會過去的吧。
二、視聽語言
1、蒙太奇
這部電影使用平行蒙太奇平行蒙太奇來繪制不同時間和空間的情節(jié)圖,并將其呈現(xiàn)在一個完整的情節(jié)結構中。
影片還運用了多處重復蒙太奇,后來的我們改編自劉若英-過年,回家。戲里面情感確實挺虐心的例如女主角小曉多次回老家過年,第一次與男主火車相遇慢慢融合,一起在男主家其樂融融的吃年夜飯,第二次見清因為小曉打架坐牢,小曉獨自一人回老家陪見清爸爸吃年夜飯,第三次見清與小曉分手后一起相約回家過年,陪見清爸爸吃年夜飯,運用吃年夜飯的線索來反映男女主角之間感情的變化。小曉一次又一次找到男朋友多次離開見清,卻又屢次回到男主身邊表現(xiàn)出見清對小曉的感情的堅貞,也表現(xiàn)出男女主角情感的波折卻又連綿不斷,藕斷絲連。
2、拍攝手法
影片《后來的我們》運用了倒敘和插敘的拍攝手法,結合了故事情節(jié),男主對女主說游戲中伊恩在沒有找到凱麗前,整個世界也就沒有色彩,進行了呼應。
對于愛情,時間沒有給我們太多,單純青澀的愛情會匆匆而過,也許你遇見一個人就懂了愛情,也許你遇見三四個還是不懂。不論結果如何,都要相信愛情。相愛就好好在一起,用力去愛,不后悔。如果決定分開,就干脆利落,互不糾纏,各自好好生活,并且真正的祝福對方。畢竟曾經(jīng)相愛過,也許這已經(jīng)是你能夠留給對方最好的禮物。
對于父母,我們曾經(jīng)頂撞過,埋怨過,甚至厭煩過,最后毫無理由的釋懷,這就是情懷。未來還太遠。父母在那里,生活中還有一席之地,當父母離開時,生活只是一種回歸的方式。
愿所有的在外漂泊的人都能真正過上自己想過的生活,別糾結,別迷茫,想干就去干吧。人生漫漫長路幾十年,你不能確保每個選擇都是對的,但是每一個選擇都忠于內(nèi)心就好。我始終相信一句話,不忘初心,方的始終。
3、色彩
劉劉若英的導演運用黑白和彩色圖像的無縫切換和銜接,賦予電影無與倫比的風格和豐富的意義,給觀眾帶來非同凡響的視覺審美體驗。在彩色膠片中,有一些歷史記憶橋和照片,但通常你使用黑色和白色來表示時間和空間之間的切換,以獲得對比效果。不過,導演劉若英強烈反對效果,反對充分表達電影的主題。
大多數(shù)人的青春里,都有一個用力愛過卻不得不錯過的人,我想,沒有遺憾的青春是不完整的。就像電影,黑白總會過去變成彩色,遺憾也就過去了,留下美好的回憶。沒有人會一直倒霉也沒有人會一直一帆風順,別怕,一切都會過去,一切都會越來越好。別停留在過去,互道珍重,一別兩寬,各自安好,是對彼此感情最大的尊重。無遺憾不青春。
三、聲音
歌迷間有種說法:“傷心不聽陳奕迅,分手不聽劉若英”。而影片主題曲是由歌手陳奕迅來演唱,而歌曲的名字就叫做《我們》,加上劉若英的《后來》以及陳奕迅自己的那一首《十年》,三首歌曲就好像是導火線一般,把大家很多的記憶都炸了出來,讓人還沒有看電影就對電影充滿的期待,帶著感情去觀看影片。插曲有田馥甄的《愛了很久的朋友》以及五月天的《后來的我們》。每個片段的每首歌都讓人會憶起傷心過往,加上影片內(nèi)容更是讓人動容,所以音樂有錦上添花的效果。
最后,愿我們都能早點遇到那個為你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的人。
參考文獻
[1] [美]李.R.波布克《電影的元素》中國電影出版社
[2] 張俊祥《關于電影的特殊表現(xiàn)手段》中國電影出版社
[3] 羅藝軍編《中國電影理論文選》文化藝術出版社
[4] 《電影藝術欣賞》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山東電視臺
[5] 陳鯉庭《電影儀軌》中國電影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