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祥祿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下,讓學生快樂學習,是現(xiàn)代教育發(fā)展的理念,也是體育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同時,快樂教育的理念正在被廣大教師所接受,并運用于體育教學中。
關鍵詞:談小學的快樂體育教學;“磁化”學生,快樂參與;“變化”教法,鞏固學習興趣;“感化”學生,促個性發(fā)展
在實施新課程中,小學體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體育課程是全面實施國家教育方針的重要方面。小學體育教育對于增強全民體質(zhì),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才奠定基礎。教育體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民素質(zhì),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小學體育是基礎教育組成部分,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和健康水平是實施全面發(fā)展教育的重要條件之一,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zhì),才能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如果在體育課教的內(nèi)容和教學方法簡單,體育課堂會讓學生感到枯燥厭倦甚至反感。因此,體育課如何讓學生感到快樂?下面談談我的做法和體會。
一、 “磁化”學生,快樂參與
體育課的“磁化”,就是要增強課堂教學的吸引力。小學的體育教學要真正落實和提高實效性,最重要的是如何能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讓學生樂上體育。首先,提高學生對體育課本價值和作用的認識,讓每個學生明白體育課的學習對自身身體素質(zhì)提高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其次,設計一些課內(nèi)外結合的作業(yè)讓學生練習,讓學生回去到課本上找答案。這就迫使學生去翻閱課本,久而久之學生自然對體育課感興趣。最后,新授課時教師講解技術動作的要領時,要求學生要認真觀看,認真學習動作要領。在課堂教學中的練習方法要提出明確的練習要求,對一堂體育課要完成的幾個練習,本節(jié)體育課的重點和難點是什么,要讓學生達到什么,老師心中要求都要十分清晰,這樣練習時就能達到有的放矢,能更好地提高課堂的效率。課堂教學中可以根據(jù)教學目的設計一些游戲活動,把訓練的內(nèi)容滲透在游戲活動中,這樣的課堂設計不僅可以很好地牽引孩子們的積極性,同時也啟發(fā)孩子們在課下活動中進行游戲訓練。通過老師樂教,學生樂學形成學生在體育過程中主動學習,愉快發(fā)展,有效配置時間資源,提升教學效果,這樣才能吻合素質(zhì)教育的要義。
二、 “變化”教法,鞏固學習興趣
體育課教學一般是在室外進行的,這是它的特殊性,在教學中怎樣才能讓學生能獲得良好的訓練效果又可以激發(fā)興趣呢?在體育課堂中除了運用游戲外,老師還可以巧妙靈活設計各種的教學方法,體育課堂中結合各種實物教學,運用多媒體的情境教學,讓小學生在體育課堂活動中能夠不斷有新的嘗試,很好地滿足孩子的好奇心。
1. 巧用音樂入課堂
體育教學的基本方法是教師講解動作概念、要領、示范,接著讓學生跟老師一起進行模仿練習,如果用這樣的教學方式會很單調(diào)無吸引力,不能很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把音樂引入體育課堂,克服了這些不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在教學原地隊列變化練習時,先示范手勢和相對應的隊形變化,接著讓學生一起集體聽口令看手勢進行練習,最后播放音樂讓學生一起跟著音樂節(jié)拍看手勢練習。放松整理活動選用音樂《在我和你之間》、《小竹橋》等,讓同學明白團結友愛的精神,達到培養(yǎng)學生友愛之心的目的。教師要根據(jù)本節(jié)體育課的教學內(nèi)容設計教法,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不斷地常變常新,這樣的課堂既能吸引住學生的興趣,又能把教學過程變成學生最想學、樂學的自覺行動。
2. 學生注意力的培養(yǎng)
由于在大操場上課,學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小學生上體育課有熱情高,接受能力好,模仿能力強,自信好動的特點。但他們的注意力難以持久,加之在室外上體育課學生精力難以高度集中,大腦皮層興奮點容易轉移,有意注意力便會無意地、不自覺地容易被無意注意所代替。我在平時教學中針對這一情況,常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自己創(chuàng)編一些韻律操,再配上音樂等方式,各種新穎、有趣的集中注意力的有目的練習,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 用小型競賽培養(yǎng)注意力
體育教學中,老師根據(jù)學生實際和學生身體素質(zhì)水平的情況,適當分組分層的進行比賽,讓全班的學生在機會均等、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展開競爭,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如:可以運用報數(shù)的方法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這種方法同時也是吸引他們對本堂課的學習興趣和激發(fā)他們運動欲望的一種手段。報數(shù)的方法可采用順報數(shù)(1、2、3、4……),報倒數(shù)(10、9、8、7……),報偶數(shù)(2、4、6、8……),報奇數(shù)(1、3、5、7……),還可以用擊掌代報數(shù),如凡逢5的倍數(shù)時用擊掌代替。在報數(shù)時要求反應敏捷、接數(shù)要快、聲音短促哄亮。在課堂中把學生在玩耍時顯露出的好動心理特征運用到體育課堂中,在老師的引導下就能激發(fā)學生的個性傾向性,那么課堂效果就會大大地提高。
三、 用情“感化”,促個性發(fā)展
小學體育教學活動中,體育教師和全班的學生之間感情融洽、心理相容,就會促進課堂氣氛的愉快和諧。小學生的愉悅心情和滿足感主要是要讓學生從學習過程中的點滴成功的感悟所得。不斷激勵學生,指明目標,鼓勵是興趣的加油站,在教學中要經(jīng)常使用各種有效的激勵手段,要給學生一個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例如多表揚學生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少批評,這樣會拉近和學生的距離感。如果學生做完練習的第一反應是觀察教師臉上的表情而不是體會練習過程中的滿足感,那么學生也就永遠都快樂不起來。還可用評比,示范等多種形式,激勵學生的體育興趣。以注重開發(fā)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的德、智、體諸方面生動活潑地發(fā)展。對于體質(zhì)、基礎、技能掌握狀況、興趣愛好等都存在巨大差異的學生,教學中按照一樣的訓練方法,會導致一部分同學不能達標,打擊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從而對體育學習的積極性不會高,有部分學生甚至不愿參與體育運動。
總之,體育課堂也要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fā)揮全體學生的作用及長處,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課堂的教學活動以發(fā)展學生的需要切實的展開,才能讓我們的體育課堂形成可持續(xù)發(fā)展,增強培養(yǎng)孩子們形成良好的運動意識,從而健康茁壯成長。
參考文獻:
[1]羅燕.淺析小學體育教學的快樂教育與興趣教育.《都市家教月刊》,2015.
[2]趙蕊.淺談如何在小學體育課堂體現(xiàn)快樂教育.《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
[3]陳曉東.快樂教育在小學體育課程中的應用.《教書育人:教師新概念》,20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