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建中
摘要:盲生是我國特殊教育學校中因為視覺存在一定缺陷而組建成的群體,因為視覺上的障礙所以導致他們?nèi)鄙倭松钭岳砟芰?,并且還在很大程度上縮小了他們的活動范圍。雖然他們眼睛看不清這個世界,但是他們也和其他正常人一樣擁有著豐富的情感,教師完全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培養(yǎng)他們的表達能力以及人際交往能力,以此幫助他們能夠用另外一種方式來感受這個世界的美好與經(jīng)常。本篇文章將從初中盲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角度出發(fā),在文章中通過分析盲生的情感和閱讀教學的方法來做出探討,希望能夠因此借助閱讀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
關鍵詞:初中階段;盲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計劃;策略
盲生的閱讀知識面是非常狹隘的,所以他們的閱讀能力相對來說較差,進而直接導致他們語言表達能力也不夠豐富,使得他們很難在與外界交流的時候正確的表達出自身內(nèi)心最真實的情感。再加上他們視力上的障礙影響,所以他們幾乎不會在課余時間自主的展開閱讀,學生們的閱讀量得不到有效提升,最終使得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也未能得到有效的發(fā)展。在這基礎上,教師必須要積極的培養(yǎng)盲生的閱讀興趣,讓他們能夠逐漸的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閱讀學習的魅力并愛上閱讀學習,這樣才能從根本上引導學生克服生理上的缺陷,積極的展開閱讀學習。
一、 讓盲生掌握文體特點
根據(jù)盲生視力障礙的特點分析可以得出,在學習課文的時候他們往往不能像普通學生一樣靈活的應用自己的雙眼去閱讀課文,而且因為閱讀量較少的原因也導致盲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會碰到許多把握不準的詞,最終導致他們總是沒有辦法完整的把握文章的整體內(nèi)容,從而影響盲生的閱讀學習效率?;诖?,要想改善盲生現(xiàn)階段的學習不足之處,教師必須要教會他們掌握不同文體材料的寫作特點和閱讀技巧,這樣才能減少閱讀時間,讓盲生能夠正確的、快速的完成文章閱讀。例如,在學習記敘文這一類型的文章時,教師首先要做的應該是引導學生掌握記敘文的六大要素,即時間、人物、地點以及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jié)果,根據(jù)這六大要素,盲生可以在閱讀的過程中自覺地在文章中尋找與之相關的內(nèi)容,最后再進行整合和總結(jié),以此引導盲生全面的掌握學習內(nèi)容。而且當盲生掌握了相關的學習技巧之后便會在碰到同種類型的文章時應用舉一反三的方式繼續(xù)完成閱讀,進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 培養(yǎng)盲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方法
閱讀習慣指的是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自覺養(yǎng)成的、潛移默化的一種學習方式和學習意識,當學生養(yǎng)成了一定的閱讀學習習慣之后便會隨時保持著閱讀的熱情,進而在需要的時候會自覺、自主的展開相應的學習。因此,要想培養(yǎng)盲生的閱讀能力,那么首先必須要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能夠?qū)﹂喿x產(chǎn)生一定的學習情感,使得他們在閱讀學習的過程中感受閱讀的魅力和樂趣,讓他們打從心底里愛上閱讀,并逐漸地養(yǎng)成一定的閱讀學習習慣。因為對于盲生來說,閱讀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所以要想激發(fā)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那么就必須要教會學生一些輕松的閱讀方法,以此幫助他們更好地參與到閱讀學習中。例如,在閱讀之前,教師應該先教會盲生預習閱讀材料的方法,即根據(jù)閱讀文章的提示來了解文章的作者以及創(chuàng)作背景等等,以此讓盲生先對閱讀文章有一個清晰的概念。接著,在閱讀學習結(jié)束之后,教師還要教會盲生學會分析和完成閱讀文章背后的題目,由此使得學生能夠在做題的過程中深入分析文章主旨,達到更加了解作者內(nèi)心情感的良好學習效果。這樣的方式更有利于引導盲生帶著問題去閱讀文章,借此不斷提高盲生的學習效率,使得他們能夠在感受學習成功的樂趣之后愛上閱讀學習,從而逐漸地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學習習慣。
三、 教給盲生分析文章的方法
因為盲生在視力方面的障礙導致他們很難長時間的閱讀文章,這便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了他們的閱讀效率和閱讀準確性,進而導致他們總是很難有效地掌握閱讀學習內(nèi)容。在這基礎上要想提高盲生的閱讀能力,那么教師必須要教會學生一些十分快捷的閱讀分析方法,以此幫助他們能夠更好地參與到閱讀學習中。首先從閱讀題目入手,因為閱讀文章的題目是整篇文章的窗戶,往往借助題目我們就可以直接地了解到整篇文章想要表達的大意,所以教師完全可以利用分析文章題目的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用題目來“借題發(fā)揮”,從而為學生營造出更加有趣的閱讀學習氛圍。例如,在學習《最后一課》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問學生為什么這是最后一節(jié)課?這一節(jié)課是為誰而上的?上課的內(nèi)容是什么呢?教師創(chuàng)設的問題情境很快地便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進而激發(fā)他們的探究興趣,使得他們愿意主動的參與到閱讀學習中。
四、 課后復習,提高閱讀能力
課后復習是教學課堂的延伸,學生在課堂中學習的知識經(jīng)過課后復習之后能夠起到更加鞏固的學習效果。閱讀學習的過程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要想從根本上穩(wěn)定的提高初中盲生的閱讀能力,那么教師必須要積極的引導他們做好課后復習工作,這樣才能讓盲生既掌握了新的學習知識,又不會遺忘過去所學的知識,由此幫助盲生逐漸地建立自己的學習資源庫,進而幫助他們更好地參與到今后的閱讀學習中。例如,因為盲生視力障礙的緣故,教師可以引導盲生借助錄音等方式來完成課后復習,即將所學的知識以錄音的方式記錄下來,在復習的過程中盲生只需要點開錄音來收聽即可,這樣便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盲生復習的效率,使得他們能夠逐漸走出因為視力障礙而帶來的自卑心理。
五、 課內(nèi)閱讀與課外閱讀相結(jié)合
語文閱讀能力的形成是一個循環(huán)漸進的漫長過程,尤其是到了初中階段的學習中,因為大多數(shù)盲生都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閱讀學習經(jīng)驗,所以在這基礎上教師不應該將閱讀學習局限于課本中,而是要引導盲生多去翻閱一些課外閱讀材料,以此不斷地豐富他們的閱讀學習知識面,這樣對培養(yǎng)盲生的閱讀能力將會起到更好的效果。例如,因為盲生視力障礙的特點,教師可以讓學生使用電子書中的“聽書”功能來進行課外閱讀。
六、 結(jié)語
綜上所述,因為初中盲生在視力上的障礙導致他們很難像普通學生一樣學習閱讀知識,在這基礎上教師要學會優(yōu)化課堂教學模式,給予盲生更加具有針對性的閱讀教學培養(yǎng)計劃,以此不斷提高盲生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沈家英,陳云英,彭霞光著.視覺障礙兒童和心理教育[M].北京:華夏出版社,1993.
[2]李俊霞.怎樣提高小學生數(shù)學閱讀能力田科學教育[J].科學教育,2012,(4).
[3]劉翔平.不會閱讀的孩子——如何幫助閱讀障礙兒童[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