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麗梅
摘要:植物花卉伴隨著人類文明的發(fā)展,也深深影響著漢英兩種語言文化。本文從漢英語言中植物花卉類的詞語寓意的異同進行歸納,分析其來源與特殊含義。
關(guān)鍵詞:英語習語;植物花卉;寓意;異同
1.前言
2017年上半年一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可謂紅遍大江南北,甚至走出國門,受到不少外國友人的喜歡,可是縱觀各種版本的英文翻譯,有些雖美,卻始終無法詮釋出中文原作的全部意境,例如對片名的翻譯,網(wǎng)絡(luò)公認最佳翻譯為:“Life after life, blooms over blooms ”雖然形式上對仗工整,卻少了寫韻味;小說原作在亞馬遜上銷售的英文版,標題為“To the Sky Kingdom” 就更直白了些。論其原因,歸根究底還是漢英文化對“桃花”有著全然不同的文化寓意。本文試圖通過若干典型例子,探析漢英語言文化對植物花卉的不同寓意以及所涉及的常用習語
2. 同一花卉植物在英漢兩種語言中的差異
英漢兩種語言文化的國家中都存在著很多相同的植物花卉,它們本身并沒有多大的差異,但卻由于不同的語言文化產(chǎn)生差別巨大的寓意。
2.1“桃”與peach——英語寓意單一而漢語寓意豐富
2.1.1英漢文化中“桃”(peach)均可以指“美貌的女子”。例如:英語中 Anybody could see she was a peach and of the cling variety. ( O. Henry:A Tempered Wind) (誰都看得出她是個美人,而且小鳥依人。)
漢語中的“桃花”也有著“美貌”的含義,尤其是指“美貌女子”。例如: 唐代詩人崔護曾寫道“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p>
2.1.2 在漢語文化中“桃”有著更為廣泛的含義:
(1)“桃源”、“世外桃源”:陶淵明的《桃花源記》賦予了“桃花”一種遠離塵世的理想王國的含義,這是英語文化中沒有的,也是“十里桃花”在漢語中有一種世外桃源的含義,而英語翻譯卻達不到的意境。
(2)漢語中的“桃”還常常用來指一些與男女情愛相關(guān)的事,例如“桃花運”、“桃色新聞”等。
(3)漢語中“桃”還經(jīng)常和“李”并用,其含義可指“學(xué)生”、“弟子”,例如:“桃李滿天下”;又可指“美貌”,例如“南國有佳人,容華若桃李”(三國 曹植《雜詩》);還可指“春天”、“春色”、“青春”的含義。例如:“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唐 白居易《長恨歌》)”。
2.2 “百合”與“l(fā)ily” ——漢語寓意單一而英語寓意豐富
2.2.1漢語中的“百合”其美名來自于它肥厚的白色鱗莖。因此,它的寓意跟過來自于它的莖而不是美麗的花朵。例如:“百年好合”、“百事合意”都是吉利的語言。
2.2.2 “l(fā)ily(百合)”在英語中卻有著諸多的含義:
(1)在基督教中,lily象征著“貞潔”、“無暇”、“純真”被譽為“圣母之花”。
例如:在《圣經(jīng)﹒雅歌》,女子用“玫瑰”和“百合”在形容自己的純潔可愛。
I am a rose of Sharon, a lily of the valleys. (我乃沙侖一朵玫瑰,一朵幽谷中的百合。)
(2)在英語中“l(fā)ily-white”指“膚色潔白的人”或指“純種白人”或是“純潔的”、“完美無瑕的”。例如“They want me to conform, to be lily-white”(他們要我循規(guī)蹈矩,要我清白無暇)
(3)“l(fā)ily-livered”比喻“沒有勇氣的人”。例如:You know Im right but youre just too lily-livered to say it for yourself! (你知道我是對的,但你太懦弱,沒有勇氣自己把它說出來。)
3. 有些花卉植物只在漢語中有寓意
3.1豆蔻( round cardamom)
漢語中“豆蔻”有著“未嫁少女”的寓意。例如:明朝徐渭在《雌木蘭》中寫道“我緊牢栓,幾年夜雨梨花館,交還你依舊春風豆蔻函,怎肯辱爺娘面?!痹谶@里,“春風豆蔻函”指含苞未放的花朵,寓意木蘭雖然在外從軍幾年,但一直潔身自好,仍然保持著少率的貞節(jié)。
成語“豆蔻年華”特指“十三四歲的少女時光”,出自于唐代杜牧的《贈別》“杜牧娉娉裊裊十三余, 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揚州路, 卷上珠簾總不如。”。
3.2 其他只在漢語中有寓意的植物
例如:浮萍(duckweed),漢語中“萍蹤”有著“飄泊無定”寓意;“萍水相逢”比喻“不相識的人偶然相逢”。
又如:紅豆 (red bean)自古以來就有“相思”、“友情”、“愛情”的寓意。唐代大詩人王維在《相思》中寫道“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p>
4. 有些花卉植物只在英語中有寓意
4.1 apple blossom (蘋果花)
與漢語中的“面若桃花”比喻女子“紅潤光潔的膚色和美麗的容貌”有著異曲同工作用的是蘋果樹結(jié)果前開的花。例如:Her complexion was pure apple-blossom. (D.H. Lawrence: The Princess) (她的膚色如蘋果花般紅潤美麗。)在這句話中直接翻譯成“蘋果花”不如翻譯成“面如桃花”更能引起共鳴。
4.2 oak (橡樹)
“橡樹”在英語中象征這“政治上的成功和榮譽”。例如: To a cruel war I sent him; From whence he returned, His brows bound with oak. ( W. Shakespeare: Coriolanus)
(我讓他參加一場殘酷的戰(zhàn)爭;當他回來的時候,他的頭上戴著橡葉的榮冠)
5. 結(jié)語
了解植物花卉類詞語在英漢兩種語言文化中的不同寓意,可以更好的理解目的語國家的人文,習俗,避免在工作、交流中的尷尬。同時,也能幫助語言學(xué)習者更好的賞析一些小說、詩歌等原著,收獲更多樂趣。
參考文獻:
[1]柯林斯COBUILD英語習語詞典[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11
[2]張道真.現(xiàn)代英語用法詞典[M].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出版社,1994.6
[3]英語習語詞典[M].中央編譯出版社,2008.6
[4]牛津高價英漢雙解詞典 第八版[M].牛津大學(xué)出版社,2014.6
[5]潘紅.英漢國俗詞語例話[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5.4
[6]Jessica Quillen.英語成語趣事與幽默會話[M].上海譯文出版社,2013.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