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新宇
摘 要:經濟快速發(fā)展,對電能的需求量也不斷增加,特別是偏遠區(qū)域、新建地區(qū)對電力的需要,更是全面增長,為了更好地服務各地經濟發(fā)展,保證經濟增長平衡,則需要不斷架設新線路,保證區(qū)域電能總體需求,維護經濟建設和社會發(fā)展,電力行業(yè)也有了更加快速的發(fā)展,對電力線路架設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主要通過對電力線路架設施工情況進行分析,全面提出技術要點與要求。
關鍵詞:電力;線路架設;施工技術
中圖分類號:TM75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2945(2017)36-0043-02
近年來,我國經濟建設對電能依賴程度越來越高,經濟建設發(fā)展推動了電力事業(yè)發(fā)展,隨著我國電網建設的全覆蓋、全范圍拓展,電力施工項目也越來越多,電力線路所覆蓋的區(qū)域是電能到達的基本保障,沒有輸電線路的架設,則不可能完成電能輸送,為了更加快速完成配電輸電,則需要在線路架設方法模式上不斷創(chuàng)新,全面滿足新時代電力事業(yè)發(fā)展需求,從根本上確保電能供應的穩(wěn)定與可靠,推動區(qū)域經濟建設與發(fā)展。
1 電力線路架設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1.1 輸電線路架設的基礎施工
電力線路傳輸距離長,線路所經區(qū)域情況不確定,有一些條件惡劣的地區(qū),對線路影響不好,更影響了供電用電質量。為了保證架設順利進行,則需要進行輸電線路架設時,有一個穩(wěn)定可靠的基礎,所以說,電力線路的基礎施工是關鍵,進行建設時一定要對當地情況全面掌握,特別是對當地地形、氣候、溫度等環(huán)境條件要有一個充分的調研,以此為基礎全面建設基礎工程施工,保證實際施工符合標準要求?;A是重點、是關鍵,進行基礎施工建設的時候,一定要全面確保材料質量,把好材料質量關,對所有使用的材料進行檢測,特別是對結構性材料,一定要把好質量關,全面仔細檢測所有鋼筋標注,確保全部材料規(guī)范、標準。為了使施工精準,還需要通過適當的方式,做好標注,確保所有的放線達到標準要求,基坑尺寸要與圖紙相一致,滿足基礎施工要求,同時,為了施工方便,還要用白灰標記挖開尺寸,并從遠到近進行全面順序的施工。鋼筋是最容易被自然環(huán)境腐蝕的材料,為了保證使用品質,對鋼筋進行綁扎的過程中,一定要做好防腐,避免使用過程中出現(xiàn)腐蝕現(xiàn)象,影響鋼筋強度,為了增加硬度,還需要在特殊部位,根據實際情況選用一些規(guī)格粗的鋼筋,比如踏板、主筋等,避免出現(xiàn)鋼筋傾斜。進行施工過程中,對支撐不足的部位一定要加固處理,全面做好支模加固的作業(yè),使下一步施工能夠順利進行?;炷潦┕な顷P鍵,需要嚴格把握好程序,進行澆筑時應注意從支柱的底部開始一個一個進行,根據施工技術要點要求,澆筑過程中及時振搗,確保均勻,直至混凝土澆筑量和模板標記平行停止作業(yè)。
1.2 桿塔施工準備
輸電線路需要依靠桿塔工程進行支撐,這是一個主要的環(huán)節(jié),只有全面保證施工質量,才能全面確保供電穩(wěn)定性。進行施工過程中,需要嚴格技術標準,時刻做好測量與計算,確保各部位置符合設計要點。時刻注意輸電線路桿塔位置與總體的關系,在不影響交通、自然的情況下,合理進行設計與走向確定,避免對當地環(huán)境產生不利影響。輸電線路桿塔主要是鐵塔,還有一些鋼筋混凝土桿也較常見,根據運輸條件合理選擇。
1.3 線路架設施工準備
線路架設關系到整體線路穩(wěn)定性,需要嚴格技術標準,標準流程進行操作,那么進行線路施工作業(yè)中,一定要充分保證器材和材料的充分與齊全。為了保證施工安全,需要對所使用的材料進行全面檢測,保證材料質量,不能使用不合格電力材料產品,避免出現(xiàn)供電質量問題,影響整體線路安全,施工過程中使用的金屬材料需要嚴格質量、型號、規(guī)格,不能使用不符合設計要求的金屬材料,全面驗證高壓絕緣子交流耐壓情況,保證使用安全,要對試驗結果進行檢測,高壓瓷件關系到施工品質,要全面檢查好表面,一定要保證完整光潔。為了保證安全,還要對架設線路施工需要的所有設備進行排查和檢修,避免架設過程中出現(xiàn)設備事故,影響到架設工程進度。
2 電力輸電線路架設工程施工技術
2.1 電桿的設立技術
電力線路架設中涉及到的環(huán)節(jié)較多,在完成電桿基坑施工后,保證基礎埋設穩(wěn)定安全,最后再對線路進行設計施工,保證電桿組立滿足供電需要,絕緣子安裝全部完成,保證線路架設施工目標?;邮┕ば枰ㄟ^嚴格的定位,確保各部位形成直線,使線路架設能夠順著線路方向,10千伏以下架空電力線路不超過設計檔距3%,35千伏架空電力線路不超過1%,直線桿橫線路方向位移不能超過50毫米。分支桿和轉角桿順線路和橫線路方向位移不能超過50毫米。電桿基坑可以是卡盤,也可選用底盤。卡盤施工安裝前,一定要了解下部土質特征,保證穩(wěn)定,作業(yè)時,需要將卡盤下部土壤分類,做好全面的分層回填,使用機械設備進行夯實,確保電桿之間能夠緊密連接,重點方向、位置和深度,保證與設計相符。底盤施工過程中,一定要全面注意底盤圓槽面結構特點,需要與電桿中心線保持垂直,同時應保證底盤安裝電桿組立后在安裝允許偏差范圍內,避免出現(xiàn)大的偏差,影響到后期使用安全。抱桿立桿施工過程中,需要預留滑坡,確?;禄靥钔两Y實,為了保證使用品質,還要留有防沉土層,保證后期沉降出現(xiàn)。有一些地區(qū)使用的是鋼筋混凝土電桿,進行這類施工時,需要針對鋼筋情況,選擇使用鋼圈進行良好的連接,應當采用電弧做好全面的焊接,焊接過程要注意安全,確保施工效果。焊接前需要嚴格做好準備,保證鋼圈焊口處沒有鐵銹、油脂、泥垢等,如果發(fā)現(xiàn)雜物需要及時清理,確保接口處干凈,同時,焊接時要做好精準校對,保證鋼圈對齊找正,并在中間留有2到5毫米焊口縫隙,避免出現(xiàn)變形。點焊焊條應與正式焊接用焊條是一致的,這樣才能確保大批焊接質量符合設計標準,為了保證焊接平直結實,需要先在焊口處點焊3到4處,并進行對稱交叉施焊,多層焊接的接頭應錯開,收口時保證其將熔池填滿。焊縫表面需要及時進行處置,避免出現(xiàn)粗顆粒現(xiàn)象,全面保證表面的平滑,保證陷槽不存在間斷、折皺、漏焊等情況,不能出現(xiàn)大的裂縫,整體焊接結束后,還需要處理好鐵銹、焊點及氧化層,保證電桿垂直設立,提高架設質量。endprint
2.2 輸電線路導線選擇
輸電線路導線選擇非常重要,其截面大小對供電質量有直接影響,所以進行導線選擇的時候,一定要充分考慮到導線截面具備充足的負載能力,這樣,才能區(qū)域穩(wěn)定供電,使用過程中,才能避免出現(xiàn)安全事故。截面選擇與用電大小息息相關,需要根據區(qū)域供電用電量,做好導線選擇設計,使導線截面滿足電力線路機械強度要求,為了實現(xiàn)安全運行,需要保證線路截面不小于線路運行的最小截面。電力線路中有電流流過時會出現(xiàn)電抗,使得電壓的損耗有所降低。但電壓損失超過一定的比例,會導致電氣設備的電壓不穩(wěn)定,甚至會對設備的正常運行造成損壞。因此選擇電力線路的截面時應全面其影響因素。
2.3 線路安裝
輸電線路是保證用電穩(wěn)定的基礎,進行拉線安裝的時候,一定要保證強度,拉線盤埋設深度和方向一定要全面滿足設計標準,拉線棒和拉線盤一定要全面做好穩(wěn)定連接,使用雙螺母做好線路連接,確保相互垂直穩(wěn)定。電力線路架設施工涉及到的環(huán)節(jié)較多,需要在施工中全面考慮到安全問題,避免出現(xiàn)安全責任事故,影響線路架設質量。導線安裝要遵循安全、穩(wěn)定、細致的原則進行施工,專線施工時,需要測算好電阻值大小,應不小于等長度連接部分導線電阻值,確保施工整體安全性。對不同性質、不同規(guī)格、不同絞向的導線不能進行連接,避免出現(xiàn)線路短路問題。一個檔距內每根導線只能有一個修補金具,直線連接管和耐張線夾、修補金具間的金具之間的距離不能小于15米。導線展放不能出現(xiàn)扭曲、磨傷、斷股、斷頭等外觀損傷。
3 電力線路架設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3.1 合理科學測算路徑
線路路徑設計關系到施工品質與安全,同時也影響到成本與投入,一定要合理進行選擇和勘測,以經濟合理原則設計好路徑是關鍵,設計過程中,一條線路有時需往返3~5趟才能確定最佳方案,只有提升責任心才能做好設計。
3.2 選擇使用經濟合理的桿塔類型
桿塔型式和造價、安全有直接關系,特別是對區(qū)域情況產生重大影響,比如占地、施工、運輸和運行均和類型有直接關系,桿塔費用約占整個工程3成以上,只有科學精準的設計好桿塔型式,才能保證供電效果。
3.3 導線選型要行使標準
根據《電力線路設計規(guī)程》標準,導線弧垂最低點應力不得超過導線瞬時破壞應力40%,如果導線懸掛點比最低點高很多時,懸掛點的應力可較弧垂最低點應力高10%。所以,針對線路檔距高于標準檔距極限值的時候,一定要放松導線應力,保證線路安全。
4 結束語
經濟發(fā)展離不開穩(wěn)定的電能供給,隨著社會各個領域對電力需求的不斷增加,電力線路施工也要不斷創(chuàng)新改進,滿足新時代電力發(fā)展需求,通過科學設計、合理施工,減少安全運行事故,提高電力供應效率,提升電力輸送質量。
參考文獻:
[1]高韶衛(wèi).電力線路架設施工技術分析[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2014(29).
[2]劉原立.農村電力線路架設施工技術分析[J].科技風,2013(10).
[3]王曉明.農村電力線路架設施工技術分析[J].科技風,2012(23).
[4]許勇.淺談電力線路施工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管理措施[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4(34):2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