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華
“六分一合”教學模式是我校正在探討和嘗試的新的教學模式,它是適應新課程標準應運而生的一種教學模式。
“六分”體現(xiàn)了因材施教的理念,克服了過去“一刀切”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能很好地調動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也體現(xiàn)了尊重個體差異的思想,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達到自己的理想和目標,都擁有自己的成功體驗。
“一合”是以《新課程標準》中的合作學習委內容標準,其主要目的是將學習重心從過去強調學生單一學習向合作學習轉化,從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向主動獲取知識轉化。合作學習既是教學要達到的一個重要目標,也是當前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倡導的新學習方式之一。
“六分一合”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合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的教學理念,是讓學生真正動起來的理念?!傲忠缓稀苯虒W模式不同于強調競爭的班級授課,它使競爭環(huán)境轉向合作環(huán)境,能培養(yǎng)學生與他人合作的能力,還使課堂具有一種寬松、和諧和民主的氣氛。這種學習環(huán)境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積極參加實踐的熱情,培養(yǎng)他們的參與意識,尤其能消除那些性格膽怯或有自卑感的學生的心理障礙,使他們享受到成功的喜悅,重拾失落的自信,達到面向全體學生施教的目的。
自從我們學校實行“六分一合”教學模式以來,我們體育組一直在對“六分一合”教學模式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做著積極的探索,認真參與學校“六分一合”教學模式的研討和實踐。通過“六分一合”教學法的實施,避免了部分學生在課堂上和課下完成作業(yè)后無所事事,同時也增強了學生們的學習自信心。通過這一教學法,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也得到相應的提高。通過有效地組織好對各層學生的教學,靈活地安排不同的層次策略,是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得以釋放的同時,也極大地鍛煉了教師的組織調控與隨機應變能力。由于分層教學使我們的教學有的放矢,改變了老師費力不討好的局面;由于小組合作,基礎薄弱的學生也能改變干學不會的狀況。下面我就介紹一下 我們體育組在“六分一合”教學模式中幾點做法。
一、班級學生分成及小組合作。
我們學生分層,是根據(jù)班級學生在體育學科的學習能力、學習效果、學習興趣等方面的不同能力,以考慮測試結果為依據(jù),把全班學生分層A、B、C三個層次。
A層主要是那些學習基礎好、學習能力強的優(yōu)等生。B層則是那些成績一般,思路不是很活躍的中等生。C層主要是那些基礎薄弱、學習習慣不好、自覺性不強的學困生。我們對分類的結果原則上不在全班公布,自己做到心中有數(shù)就可以了,同時,這個分層式動態(tài)的,讓A層次的優(yōu)生感到有壓力。B層次的中等生看到希望,只要努力就可以邁入A層生的行列;C層次的學困生覺得只要通過努力,有希望像B層次甚至A層次邁進。通過這樣的分層,最大限度地調動了所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形成了你追我趕的競爭局面。而且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還把他們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合作學習小組的劃分是以分層后的學生為載體,根據(jù)班級學生數(shù)的安排,將A層B層C層安排在一排,人數(shù)按班級人數(shù)平均組成4——6人學習小組每個小組選取一個成員認可的組名,立下小組的口號。小組內成員在組內分工協(xié)作,選出四個角色,分別是組長(負責整個小組的協(xié)調工作);記錄員(負責在小組討論時記下筆記并幫助匯報員準備協(xié)作匯報);匯報員(負責總結小組活動并向全體同學匯報);檢查員(負責監(jiān)督小組活動,檢查小組活動效果)。每個小組成員不僅自己要學好課堂上教的內容,還有義務幫助同組的其他成員搞好學習。A層同學指導幫助B層和C層同學,B層帶領C層,反過來A、B層同學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增強了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就形成了學習——幫扶——被幫扶——提升——再學習的循環(huán)模式。
為了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真正做到分層教學,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小組中的A層學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強者”學會與同學合作完成任務。并主動幫助C層也就是“弱者”樹立自信心,增強小組責任感,努力提高其語言運用能力。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并給與適當?shù)狞c撥。
二、教學目標分層
這里說的教學目標一般認為有三個:基本目標﹑發(fā)展目標和創(chuàng)新目標?;灸繕藢儆诘图墝哟危侵浮墩n程標準》規(guī)定學生應該掌握的最基本要求。發(fā)展目標屬于中級層次,是指學生在完成基本目標后,能對教師適當拓展延伸的內容有所了解。創(chuàng)新目標屬于高級層次,是指學生在完全了解所學內容之后,對教學內容有所創(chuàng)新。
為了增強學生學好體育的信心,應該給不同層次的學生以不同的學習目標。A層次學生在全部掌握教材內容的基礎上,教師應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和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室學生在身體素質方面都得到較大提高。B層次學生重點以掌握教材內容為主,是學生在身體素質方面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C層次學生以掌握基礎知識為主,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為主,激發(fā)潛能。當然,分層次地給學生落實學習目標時,要注意以下三點:第一,要考慮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好學生吃得飽、差學生吃得了為宗旨;第二,無論對于哪一個層次的學生,不能借口差異,降低要求,第三,不可以要求學生只停留在了解層面上,對C類學生要進行實施的必要的思維要求和訓練。
三、課堂內容的分層。
不同課型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也不盡相同。其中有各種各樣不同的目標任務,所以這里說的分層也不可能是永恒不變的。分層教學對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在課前必須要盡可能備足所有內容,對所教學生的個體狀況和能力差異都要有深入而全面的了解,讓每一節(jié)課都有詳細的計劃,針對性更強,這樣才能真正發(fā)揮分層教學的效果。
我們嘗試了對不同課型采取分層設計教學任務的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不同層次的訓練喚起了不同層次學生的參與意識,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的思維積極性。例如在籃球教學中,學習行進中單手肩上投籃時,教師可以根據(jù)不同情況將其細化為多項內容,對不同學生選擇不同的內容提出不同的要求。
新課標提倡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一個學生受益,而“分層教學”恰好能達到這一目的,它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分層教學能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2、分層教學有利于因材施教,發(fā)揮每個學生的學習潛能。
3、分層教學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為學生的終身體育打下基礎。
4、分層教學能提高學生的自律能力和合作精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