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嬋
摘要:積極心理學的發(fā)展對現(xiàn)代心理學研究方向具有促進的作用,對大學生在整個學校階段提升自身的幸福感有重大的影響意義。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 大學生 幸福感 研究
中圖分類號:B84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24-0142-01
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我國公民在解決了衣食溫飽等生存問題后,心理問題逐漸顯現(xiàn)出來,給社會帶來了一些破壞性的影響,當國家日益重視心理問題給國民帶來的危機。
美國心理學會前主席Martin E.P.Seligman評述美國傳統(tǒng)的科學心理學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為背景的“病理學”形式,是一種典型的“消極心理學”。出于對心理學的發(fā)展和人類命運的深切關注,以 Martin E.P.Seligman為首的心理學家試圖轉(zhuǎn)變心理學的研究方向,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積極心理學”運動,用以補充、完善與發(fā)展現(xiàn)代心理學體系。幸福的意義變得豐富,它的目標是讓生活變得更加豐盈、蓬勃。積極心理學雖然只有短短十幾年的發(fā)展,卻有諸多創(chuàng)新,對幸福的含義、相關因素和預測因素進行了討論,以其獨特的魅力博得了世人的青睞,并成為當代美國心理學界一支重要的力量。
國內(nèi)的積極心理學發(fā)展研究才剛剛起步。由于積極心理學誕生和發(fā)展于西方,我國對積極心理學的理論還缺乏總結(jié)、歸納,以形成中國本土化的理論體系,完全照搬西方的理論也不能適應中國文化和教育的國情。我國目前對心理學的應用程度還不理想,更不要說追趕上心理學界“積極心理學”的新潮流,傳統(tǒng)的管理方法僅是出現(xiàn)問題給予解決,卻沒有預防危機干預的能力,更沒有從源頭上幫助學生提升自我價值,提升幸福感。我國學校教育中幸福感教育微乎其微,很多大學都沒有開設此門課程。
目前學校教育傾向于“成功”“職業(yè)”“考試”等方面教育,簡言之,就是注重傳授取得成功的方法,導致“學習無用論”“金錢至上”在大學生群體中大行其道。而教育的本質(zhì)是幸福,高等教育最應該讓學生們掌握的,應該是“自信”“善良”“健康”等,簡言之,就是幸福。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的幸福不僅一定程度上直接關系著高校教育的有效性,也是整個社會的心理和諧建設的關鍵。
大學生是社會中的一個弱勢群體,具備承受社會壓力的生理基礎,卻不具備承受壓力的社會及心理基礎,大學生的壓力來自社會、他人和自身,產(chǎn)生相應的心理問題。卻缺乏很好的危機干預,這導致大學生的抗壓能力低下,人生觀和社會認知出現(xiàn)偏差,導致大學生的自殺、抑郁、人際關系障礙等多種心理問題日益凸顯。高校輔導員在管理學生的過程中也注意到,越來越多學生的心理問題影響到他們的身心健康。在學生的求助問題中,與心理問題有關的危機干預所占的比率逐年增多,這必定會給社會的和諧和安定埋下隱患。
一個消極事件帶來的消極影響,需要用三件積極事件的積極影響才能夠抵消,這個3:1的比例是美國心理學家經(jīng)過反復實驗與論證之后得出的。消極事件對人類的影響和破壞力是十分巨大的,大學生自殺給社會帶來深刻的思考,給大學管理者重重的一擊,我們需要反思我們的教育出了什么問題,導致大學生要采用這種放棄生命的方式來解決問題。積極教育或許能為人們提供一條出路?;仡櫮壳拔覈逃陌l(fā)展走向,回歸教育實現(xiàn)幸福的使命,提倡幸福教育是未來教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否則“讀書無用論”以及類似“潘曉之問”話題仍會困擾高校學子的明天。積極教育教我們?nèi)绾螌ふ疑囊饬x和價值,教我們?nèi)绾巫屪约韩@得幸福感。一個人一旦擁有使自己幸福的能力,那么,他就會擁有承擔生命之重的能力,他就會有勇氣去面對生命的挑戰(zhàn)。
在日常的學生管理工作中,將積極心理學中的幸福感練習方法滲透到管理工作中,讓學生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有意識地運用提升幸福感的方法來思考如何提升大學生的心理健康,使個體擁有良好的心理機能,注重自我完善、自我成長、自我實現(xiàn),擁有積極關系和生活目標,提升生活質(zhì)量。
結(jié)合積極心理學的研究幸福感的方向和大學生的需求,通過提升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指數(shù),深入研究大學生的幸福感體系的發(fā)展,豐富幸福感及心理健康的本質(zhì)以及目前高校對學生的管理側(cè)重點的教育改革有著重要的意義。
在對學生的日常管理和課堂教學中,將積極心理學中的幸福感練習融入其中,讓學生通過行為強化有意識地運用提升幸福感的練習來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程度,重新定義幸福感,重新思考幸福感。
積極心理學教我們尋找生命的意義和價值,教我們學會讓自己獲得幸福感并擁有幸福的能力,要通過對積極心理學的學習來提高我們的生活滿意度及幸福感,進而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控制大學生中的危機發(fā)生率,提高大學生對生命的感悟,提高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自覺性和有效性。
早日把積極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引入到大學生教育中,普及給廣大學生,是當下需要做的工作。借用積極教育,激起大學生內(nèi)心深處生命的力量,才能使其真正扛起“生命之重”。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