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從遺物遺存看漢代黔西南邑縣布局

        2017-12-21 03:00:06崔利軍
        中國民族博覽 2017年11期
        關(guān)鍵詞:貞豐安龍普安

        崔利軍

        (貴州省黔西南州文物局,貴州 興義 562400)

        從遺物遺存看漢代黔西南邑縣布局

        崔利軍

        (貴州省黔西南州文物局,貴州 興義 562400)

        貴州省黔西南州位于黔滇桂三?。▍^(qū))結(jié)合部的盤江流域,轄興義、興仁、安龍、普安、晴隆、貞豐、冊亨、望謨8個縣(市),素有“三省通衢”之稱。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貴州省考古隊先后在該地區(qū)之普安銅鼓山、興義萬屯、興仁交樂、安龍龍廣發(fā)現(xiàn)大量夜郎時期的遺物、遺存。筆者從不同階段遺物遺存顯現(xiàn)的夜郎文化特征及其分布范圍結(jié)合相關(guān)文獻資料考訂認為:黔西南大部為夜郎古國故土,漢牂牁郡夜郎縣、談指縣亦分布在該片區(qū)域。

        遺物遺存;黔西南;邑縣

        貴州省黔西南州位于黔滇桂三?。▍^(qū))結(jié)合部,處盤江流域,轄興義、興仁、安龍、普安、晴隆、貞豐、冊亨、望謨8縣(市),素有“三省通衢”之稱。作為歷史上夜郎古國的重要組成部分,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隨著普安銅鼓山遺址群、興義萬屯墓群、興仁交樂墓群、安龍龍廣遺址群為代表的大量考古遺物、遺存的發(fā)現(xiàn),漢代黔西南地區(qū)邑縣分布狀況日益清晰地展現(xiàn)出來。

        一、普安青山遺址群與夜郎國邑且同亭

        普安青山居北盤江上游,距普安縣城南45公里,處滇黔要沖,緊鄰興義頂效貓貓洞遺址、萬屯墓群和興仁交樂墓群,明代以來,素有“頭青山”之稱。銅鼓山遺址群和小屯石板墓群的發(fā)現(xiàn),揭開了青山的秘密。

        銅鼓山遺址群在青山范家寨村(原營盤村),有大小遺址10處,總面積近10000平方米。年代上啟周初,下迄秦漢。多數(shù)遺址以原生石為居住面,外圍有石砌圍墻,出土文物近11800多件。僅銅鼓山一處遺址,面積就達4000平方米,發(fā)掘出土1500多件文物,陶片萬余塊,清理房址4座、窯址1座、灰坑11個和火塘、零散柱洞遺跡,是遺址群中面積最大、出土文物最多的遺址,也是云貴高原迄今發(fā)現(xiàn)的唯一正式發(fā)掘的青銅冶煉作坊遺址。

        從發(fā)掘出土實物文化特征來看:銅鼓山出土石器為磨制石器,以環(huán)、玦等裝飾品居多;骨角器中穿孔牙飾和笄50%強;陶器多數(shù)為夾砂紅陶,紋飾以繩紋為主,多為圜底器;銅器飾品最多,其次為生產(chǎn)生活用具,兵器多帶“V”形飾,鐵器罕見,反映鑄造工藝的有內(nèi)模、外范和坩堝,范模以砂石制作,范鐫幾何紋飾圖案,其中“心”形紋飾者6件,形制特征與頂效貓貓洞舊石器遺址心形尖狀器同源,表現(xiàn)出明顯的承繼關(guān)系。出土的“V”形銅鉞、一字格曲刃劍、開刃于弓弦之半月形石刀特色獨具,與相鄰滇、巴蜀文化器物不同,地域特征鮮明,屬“夜郎文化孑遺”[1]。

        圖1 普安銅鼓山出土文物

        案:頂效貓貓洞舊石器遺址位于興義市頂效開發(fā)區(qū)西南1公里處的貓貓山上,遺址發(fā)現(xiàn)于1974年,文化堆積層達2.5米,距今約1.2萬年,屬舊石器時代晚期。發(fā)掘出土有黔西南境內(nèi)迄今最早的古人類化石 “興義人”[2]和各類打制石器、石材4000多件,骨錐5件、骨刀1件、鹿角鏟8件,還有犀象等哺乳動物化石和炭屑、燒骨等人類用火遺跡。此后,在興義營盤山、清水河;安龍龍廣和普安青山、新店、屯腳及貞豐白層、天生橋、魯容等地也先后發(fā)現(xiàn)原始土著人遺址,文化類型與貓貓洞遺址相似,屬同一族群。

        貓貓洞及周邊考古發(fā)掘遺物遺存表明:在距今1.2萬年前后的史前文化時期,黔西南地區(qū)的興義、普安、安龍、貞豐一帶地區(qū)已先后出現(xiàn)同一族群的人類活動,活動范圍由最初的頂效分別向東北、東南方之普安、安龍擴散,最后沿南北盤江上游自西向東擴展。而由發(fā)掘出土的造型奇特、地域性強,具有夜郎文化特征之“心”形器物不難推斷,興義以東頂效一帶及普安、興仁、安龍、貞豐一線當為夜郎部族領(lǐng)地。

        此類器物在興義市南盤江鎮(zhèn)波那興墓葬、興仁、安龍、晴隆和同屬夜郎文化體系的赫章可樂(漢陽)、威寧中水、清鎮(zhèn)乃至滇文化體系之云南晉寧、江川李家山和越南北部等地均有零星出土。

        考古遺物遺存顯示:早在春秋戰(zhàn)國夜郎部族國家形成之際,環(huán)繞普安,以普安青山為中心的夜郎文化圈已經(jīng)形成,并與相鄰不同族群間產(chǎn)生交往與商業(yè)活動,其影響已波及云南乃至越南北部,而此類商業(yè)活動與同時期形成發(fā)展之南方絲綢之路身毒道不無關(guān)系。

        身毒道即中印交通線。正如已故著名歷史學家方國瑜先生所言,該條交通線路“以滇池為樞紐,北通邛都、笮都至蜀,東通夜郎、牂牁(且蘭)至巴,以聯(lián)于楚,西通昆明、雋唐,經(jīng)撣人(緬甸)地,以至于身毒(印度)……開通中印文化交流,始于公元前四世紀中葉以前。是時,西南各族社會、經(jīng)濟文化已有一定基礎(chǔ),而由于楚、蜀商人的活動受到更多的影響……楚將莊蹻率兵至滇,即循商賈通道而來”。

        考:莊蹻入滇在楚頃襄王時期(公元前280年),正是秦、楚爭奪西南地區(qū)激烈之際。莊蹻奉命“將兵循江上,略巴(蜀)、黔中以西”[3]。江,《華陽國志》《后漢書》作“沅水”。方國瑜指出:“沅水多亂石淺灘,不宜行船,沅為延之誤,即今長江支流烏江?!毖印湟灰糁D(zhuǎn),常《志》、范《書》誤,從方說。

        其時,秦國已完全控制蜀及巴僰(四川宜賓)一帶地區(qū);楚國西向奪取了延水(烏江)、江水(長江)交匯處的巴故都——枳(重慶涪陵),兵鋒直逼巴最后防線——陽關(guān)(重慶長壽),“巴至江州(重慶)遷避墊江(重慶合川)”[4],這為莊蹻率軍沿長江溯流而上由枳經(jīng)烏江水道過南夷夜郎入滇創(chuàng)造了條件。

        至于莊蹻在南夷之行軍路徑,從黔西南及鄰近的遵義、畢節(jié)、安順地區(qū)“沿烏江支流的洪共河、芙蓉江、赤水河,順流呈丫枝狀向南發(fā)展,抵黔西、清鎮(zhèn)、平壩分兩路:一路由西南方經(jīng)安順(西秀區(qū)寧谷)至鎮(zhèn)寧、貞豐一帶過北盤江,往西南擴展至興仁、興義一帶;一路從黔西往西經(jīng)畢節(jié)抵達烏蒙山核心區(qū)與從南夷道而來的赫章、威寧遺址相連”“兩縱一橫”[5]的漢代遺物遺存分布格局中可見端倪。

        是時,實行戰(zhàn)略迂回之莊蹻楚軍若向西北走黔西、威寧,由朱提(云南昭通)南下至滇,極有可能與北面已控制蜀地及巴僰(四川宜賓)一帶之秦軍相遇,“勞師襲遠”之后果可想見。故,西南一路當是楚將莊蹻由且蘭(安順寧谷)經(jīng)夜郎至滇之路徑。即:由安順經(jīng)貞豐、興仁、普安,出盤縣入滇。此條線路,正是巴楚商賈與西南夷物資交流通道身毒道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興盛于明清時期之“茶馬古道”黔西南段,也是在此基礎(chǔ)上發(fā)展而來的。由此亦證明,位于盤江流域的貞豐、興仁、普安一帶黔西南廣大地區(qū)當為夜郎本土。

        此外,青山小屯、萬屯阿紅、貞豐浪更燃山石板墓群遺址,進一步印證了普安青山在南夷夜郎中的重要地位。

        普安青山小屯、貞豐浪更燃山和興義阿紅老墳山石板墓呈長方形,墓壁、棺蓋皆以天然石板構(gòu)建,具有墓室狹長、墓葬分布均勻、方位講究,隨葬品以玉器為主之特點;構(gòu)建方法獨特,異于滇、蜀地區(qū)石棺葬。茲以阿紅老墳山石板墓為例。

        老墳山墓地位于阿紅村南山麓,分布范圍近萬余平方米,考古發(fā)掘墓葬57座,均為長方形石板墓,出土實物有陶器、石器、青銅器及少量動物牙齒。陶器多為圜底器,與銅鼓山遺址出土陶器接近;石器屬銅鼓山類穿孔石刀;玉玦、玉璜等玉器亦見于銅鼓山遺址,而在同期漢墓中罕見,故與銅鼓山文化有直接繼承關(guān)系;墓葬以 “二次葬”較普遍,與同屬夜郎文化體系之威寧中水“多人二次合葬”近似。老墳山石板墓出土實物和葬式在浪更燃山、青山小屯墓群遺址中也有體現(xiàn),屬同一族群。

        就歷史年代而言,青山小屯石板墓群在秦末漢初之際,早于西漢末年至東漢之貞豐浪更燃山和興義阿紅老墳山石板墓群,有明顯傳承關(guān)系。

        又據(jù)《華陽國志·南中志》“夜郎竹王興于遯水”,結(jié)合青山遺址群處素有遯水或牂牁江之稱的北盤江上游之地理位置,青山一帶當為古夜郎都邑。

        遞于兩漢,郡國并行制度盛行。漢武帝平定西南夷后,在其地置有粵巂、沈黎、牂柯等五郡。牂柯郡為南夷地,領(lǐng)有且蘭、夜郎、漏臥、平夷、談指、鉤町等十七縣,與《史記》“(西)南夷君長以十屬,夜郎最大”(案:“西“為衍字)記載相符。

        此外,西漢統(tǒng)治者還大肆分封各部首領(lǐng),以勢力大者為王、其次侯,小者邑君,形成金字塔式分封制,使原本松散之部族聯(lián)盟政治組織轉(zhuǎn)化為封建領(lǐng)主制度,囊括黔西南地區(qū)的南夷夜郎君長國部族聯(lián)盟國家政權(quán)組織形式被“郡國并行”制度取代。

        據(jù)《漢書·地理志》“夜郎縣,故夜郎侯邑。”“夜郎縣有遯水通廣欝林”,又,“漢成帝河平中,夜郎王興與鉤町王禹、漏臥侯俞更舉兵相攻……大將軍鳳于是薦金城司馬陳立為牂牁太守……(立)及至牂牁,諭告夜郎王興,興不從命……乃從吏數(shù)十人出行縣,至興國‘且同亭’召興”[6]可知夜郎國邑在牂牁郡夜郎縣且同亭。

        如前所述,普安青山既為夜郎古國中心,西漢時期夜郎王國封邑——且同亭當設(shè)置于此。至于夜郎縣治,則在青山東南24公里處的交樂。

        二、交樂墓群與漢牂牁郡夜郎縣

        交樂地處黔西南中心地帶,與文化堆積層深厚的興義萬屯、魯屯;安龍楊泗屯、龍廣毗鄰,隸興仁縣雨樟鎮(zhèn),又名“交那”。有西漢末年至東漢時期墓葬19座,發(fā)掘出土有“巨王千萬”銅印、“巴郡守丞”銅鎏金印、銅馬車、陂塘模型等文物500件(套)。

        (一)“巨王千萬”銅印

        是印出土于墓葬年代為兩漢之際的爛灘10號墓,長方形印面,扁平長方鈕,朱文篆字“巨王千萬”,上下循讀,與中原地區(qū)“巨靈千萬”“大潘千萬”和貴州省內(nèi)清鎮(zhèn)、平壩漢墓出土的“趙千萬”“樊千萬”等印雷同,結(jié)合其他出土明器,墓主當為當?shù)馗簧獭?/p>

        (二)“巴郡守丞”銅鎏金印

        在東漢晚期墓葬14號墓出土,為麒麟鈕,印身四壁陰刻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神象。印面正方形、無邊框,白文篆書“巴郡守丞”。右左循讀,書法平直方正、筆畫古拙渾厚,為子母套印。由銅印知墓主人曾任巴郡太守丞。按秦漢職官制,郡置郡太守,秩祿二千石,屬吏有郡太守丞,秩祿為六百石??h有縣令、縣長。萬戶以上稱縣令,秩祿六百至一千石;萬戶以下稱縣長,秩祿四百石??な刎┲鹊撆c新任縣令相同,略高于小縣之縣長。

        “巴郡守丞”銅鎏金印

        (三)銅馬車

        銅馬車出土于6號墓,分段砂模澆鑄。馬各部位子母口銜接。長方形車廂,兩側(cè)、前方有擋板,菱形鏤空板箱底,與《周禮》“其轂長,二柱外,一柱內(nèi)”記述相符,屬斧車(戰(zhàn)車),比甘肅武威雷山漢墓出土縣尉斧車還大,墓主當為軍事將領(lǐng)。

        考古發(fā)掘資料記載:在出土“巨王千萬”印的10號墓周邊祭山坡至黃泥堡400余米地段還存在多層文化堆集層,東西段向古驛道延伸部分留有古代先民長期聚集痕跡,可見交樂為當時一處商貿(mào)發(fā)達邑落。

        出土“巴郡守丞”印的14號墓為東漢中晚期夫妻合葬墓。

        有關(guān)史料記載,巴郡“其地東連魚腹(重慶奉節(jié)),西至僰道(四川宜賓),北接漢中,南極黔、涪”,大部在今重慶市,與地處南中,時屬牂牁郡的興仁交樂相隔萬里之遙,墓葬既為夫妻合葬墓,當是墓主人死后歸葬所致。

        從墓葬年代看,墓主恰與巴郡太守尹貢生活年代一致。

        尹貢是牂牁郡夜郎縣人,曾任巴郡太守、彭城王相,與曾任長安令的牂牁郡平夷人傅寶并稱“南中名士”。在當時由鄉(xiāng)舉里選之制發(fā)展起來的察舉征辟制度中,秩祿二千石的郡太守有資格舉薦同鄉(xiāng)故交任屬吏。因此,墓主人當是被時任巴郡太守的同鄉(xiāng)故交尹貢舉薦擔任巴郡守丞,死后歸葬故里交樂的。

        考古發(fā)掘還顯示:14號墓中亦有一具銅馬車,形制與6號墓銅馬車相同,但較6號墓銅馬車小。其出土隨葬明器無論在數(shù)量、規(guī)格、種類、精美程度上均不能與6號墓匹敵。顯然,6號墓主地位高于14號墓主巴郡太守丞。

        6號墓出土銅馬車

        (四)陂塘灰陶模型

        陂塘灰陶模型共兩件,亦出土于6號墓。一為圓形、淺盤,內(nèi)底池塘、水田模型,以象征堤壩之泥條隔開。塘內(nèi)魚、田螺、菱角,田中禾苗,塘、田以涵洞貫通;一為方形、淺盤,堤壩有閘,閘外引水渠、水田,渠中青蛙、田螺,池塘魚3尾。陂塘模型反映了漢代交樂地區(qū)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生活發(fā)展狀況,而如此功能完善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灌溉體系,在當時社會生產(chǎn)力發(fā)展水平偏低的邊郡,非郡縣治所莫屬。

        至于6號墓主身份,據(jù)前所述和《漢書》牂牁郡夜郎縣條“夜郎為都尉治”之記載可知端倪。

        三、龍廣遺址群與談指縣

        龍廣遺址群位于安龍縣龍廣鎮(zhèn),西接興義鄭屯、魯屯等地,有遺址12處,遺址間距約數(shù)百米,已形成較密集的聚邑。遺址群出土有羊角鈕鐘、“T”首曲刃青銅劍等造型奇特、地方色彩濃郁之器物。

        龍廣遺址群與同區(qū)域的觀音洞新石器文化同源,是觀音洞文化在安龍地區(qū)的直接繼承和發(fā)展,出土的曲刃青銅器形制與普安銅鼓山同類器物近似,為夜郎文化類型另一支系。方國瑜先生曾指出:漢代邊郡“郡縣區(qū)劃是在部族區(qū)域的基礎(chǔ)上建立起來的,也就是說,以部族區(qū)域為郡縣區(qū)域,以部族分合為郡縣分合,這是所謂‘羈縻統(tǒng)治’‘即其部族列郡縣’的特點”[7]。

        從漢牂牁郡及屬縣分合可知:牂牁郡夜郎、談指二縣逮于魏晉南北朝,始終隸屬一郡?!度A陽國志·南中志》“晉元帝世,刺史王遜分夜郎以南為夜郎郡,領(lǐng)談指、夜郎二縣?!薄耙估煽ぃ估蓢??!币估煽樵估刹?,談指、夜郎同屬一部。

        由前所述龍廣遺址群與同時代普安銅鼓山遺址群出土文物略異之特征可推定:安龍龍廣一帶當屬漢牂牁郡談指縣。

        又《續(xù)漢書·郡國志·牂牁郡》“談指出丹砂”,咸豐《興義府志·風土志》“永豐(貞豐)州出丹砂,近粵西地”《興義府志·地理志》“今貞豐、安南(晴隆)境為漢談指縣地”之記載,黔西南地區(qū)之晴隆、貞豐包有今冊亨、望謨一帶亦屬夜郎部族近親支系談指部,即漢代牂牁郡談指縣轄區(qū)。

        四、萬屯墓群與漏臥

        萬屯墓群坐落在興義市東北19公里處的萬屯鎮(zhèn)新橋村,計有東漢墓葬9座,其中8號墓是一座典型墓葬。

        8號墓是東漢早期磚室凸字形墓,分前后兩室,墓道為長方形,封土堆面積近50平方米,出土有銅馬車、帶蓋提梁壺、水塘稻田模型、銅頂針、七乳銅鏡、銅釜、三足銅盉、鏤空銅豆、銅洗、耳杯、陶甕等35件(套)明器,無論墓葬規(guī)格還是出土文物,在墓葬群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經(jīng)考證,銅馬車為“輜軿車”,據(jù)《后漢書·輿服志》“公、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夫人,會朝若蠶,各乘其夫之安車, ……非公會,不得乘朝車,得乘輜軿車……”,乃二千石郡太守以上夫人所乘之車。兩漢時,興義僅置有縣,方國瑜先生認為興義為漏臥部族聯(lián)結(jié)區(qū)域。

        案:魏晉之際,興義為興古郡之漢興縣,曾一度隸云南曲靖府,由羈縻制度下邊郡縣“即其部落列郡縣”之設(shè)置特征可知,今興義當為夜郎別部,非夜郎本土。又,“民國二年,興仁、興義則以大路所經(jīng)之阿紅場壩對面之分水嶺為兩屬接線。……(原屬盤縣之)阿紅以西及南之樓納、頂效、馬鞍山等處撥隸興義”[8]“巴結(jié),原冊亨州同地,后劃隸興義”[9]推知,興義初置縣時,疆界大致限于今黃草壩、捧鲊一帶,頂效、巴結(jié)(南盤江鎮(zhèn))不在轄區(qū)內(nèi)。

        又據(jù)《后漢書·禮儀志》“官中二千石、四夷國王、率眾王、歸我侯、邑君、邑長,皆有丞,比郡縣”,侯王秩祿比于郡太守。另,“古姓為漏臥貴族姓氏”[10],綜合是墓出土的銅頂針、帶蓋提梁壺、七乳銅鏡等大量女性用具和銅鏡銘文,可推定墓主古氏為漏臥王族成員。按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漏臥故城在羅平州”之記述,結(jié)合漢代“居葬分離”特征,萬屯新橋村一帶當為漏臥陵區(qū)。

        五、結(jié)語

        總之,考古發(fā)掘遺物遺存證明, 兩漢時期黔西南地區(qū)邑、縣大致分布格局,即:普安青山一帶為夜郎國封邑;興義頂效、萬屯阿紅、興仁一帶及普安大部分地區(qū)為夜郎縣,縣治交樂;晴隆、貞豐、冊亨、望謨、安龍一帶,為談指縣轄區(qū),以上系夜郎本土。阿紅以西之萬屯新橋、興義大部為漏臥侯采邑,緊鄰漏臥縣地羅平;興義南部之南盤江鎮(zhèn)(巴結(jié))一帶當為鉤町侯國侈入之地(出土于巴結(jié),異于銅鼓山器物文化類型,近似廣南鉤町文化早期器物類型的“羽人劃船”紋銅鼓、帆船形青銅斧和單耳青銅矛可為佐證),與夜郎王、漏臥侯封土相鄰。

        [1]童恩正.我國西南地區(qū)青銅劍的研究[J].考古學報,1977(2).

        [2]中國古人類畫集[J].北京:中國科學出版社,1980.

        [3]方國瑜.中國西南歷史地理考釋[M].北京:中華書局,1987:8.

        [4]劉向.戰(zhàn)國策[O].卷第9.明修本:19b.

        [5]張合榮.夜郎文明的考古學觀察[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277.

        [6]常璩.華陽國志[O].卷第4,南中志.嘉靖四十二年刻本:12b.

        [7]方國瑜.中國西南歷史地理考釋[M].北京:中華書局,1987:30.

        [8]蔣芷澤.民國興義縣志[O].疆域.貴陽:貴州省圖書館,1966,油印復(fù)制本:20b.

        [9]興義縣史志編撰委員會.興義縣志[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8:40.

        [10]崔利軍,周仕敏.萬屯8號墓主人身份補正[G]//貴州文博與發(fā)展——貴州文化遺產(chǎn)保護文集(二).貴陽:貴州大學出版社,2014:64.

        K878

        A

        崔利軍(1973-),男,土家族,貴州省黔西南州文物局,歷史學碩士,主要研究方向:古籍整理與地方史志研究。

        猜你喜歡
        貞豐安龍普安
        貞豐縣淫羊藿野生資源現(xiàn)狀與無患子林下發(fā)展展望
        把“普安紅”做成走出國門的亮麗名片
        貴茶(2019年1期)2019-01-08 12:14:27
        貴茶之貴普安紅
        貴茶(2019年1期)2019-01-08 12:14:27
        小小茶葉鋪就脫貧路
        貴茶(2019年1期)2019-01-08 12:14:27
        貞豐 美遍地金
        藏天下(2018年9期)2018-10-10 08:56:48
        貞豐縣委離退局學習貫徹全州離退休干部工作會議精神
        晚晴(2017年5期)2017-05-23 22:15:43
        貴州安龍十里荷塘4種生境冬季林鳥群落結(jié)構(gòu)差異性
        安龍縣委離退局組織老干部進行健康體檢
        晚晴(2016年9期)2016-05-14 18:55:21
        安龍縣委離退局專題廉政教育黨課
        晚晴(2016年5期)2016-05-14 08:01:10
        葡萄糖、維生素C對普安銀鯽卵黃囊仔魚發(fā)育中LPL和HL活性的影響
        欧美在线日韩|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99无码| 欧美极品jizzhd欧美| 亚洲成人免费观看| 精品女同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免费二区三区视频| 人妻无码中文字幕| 日韩毛片基地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高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av高清在线| 精品国产麻豆免费人成网站 | 亚洲精品夜夜夜| 欧美—iGAO视频网|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人妻少妇无码精品视频区 | 亚洲AV无码未成人网站久久精品| 亚洲国产天堂av成人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天堂|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性做久久久久久久| 日本免费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办公室沙发| 国产精品麻豆aⅴ人妻| 91在线无码精品秘 入口九色十|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播放 | 久久道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色道加勒比精品一区二区| 日本爽快片100色毛片| 亚洲久热无码av中文字幕| 亚洲av网一区天堂福利| 亚洲最新国产av网站| 亚洲中文字幕国产综合| 女女同性黄网在线观看| 国产精女同一区二区三区久| 丰满少妇被粗大猛烈进人高清| 两个黑人大战嫩白金发美女|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蜜臀av | 亚洲 都市 校园 激情 另类|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日韩精品| 国产禁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精品欧美日韩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