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寫作如生命

        2017-12-20 09:24:03李洱韓一杭
        上海文學 2017年12期
        關(guān)鍵詞:小說

        李洱 韓一杭

        韓一杭:聽說1980年代的華師大文史樓里有一個通宵教室,里面時常坐滿了形形色色寫小說的人。您當時也是那個通宵教室的??蛦??

        李 洱:那個教室也是中文系上課的教室,文史樓一樓西頭南邊那一間,很大。我還記得它的窗子外面有特別茂盛的夾竹桃,一到晚上啊,暗香浮動。但據(jù)說,它帶有某種毒性。很多人和事,包括有一些老師的細節(jié),我都還記得。有個叫鄧喬彬的老師,他教古代文學。他曾把我留下來,希望我以后能做古典文學研究。教《紅樓夢》的是邸瑞平老師,當時她年齡很大了,她拍著自己的臉,說,寶玉的臉啊,粉嘟嘟的。夏中義老師在那個教室里對我們說,他和妻子談戀愛談了八年,八年啊。他自己感慨。他是在講郭小川詩歌的時候,突然講到他的戀愛故事的。三十年過去了,我還能想起這個教室里的很多故事。寫作是每天晚上的活動,不局限于中文系,當時教育系也有人寫小說,寫詩,而且寫得很好。反正很多人都在寫。

        韓一杭:除了寫小說,是不是也寫過作業(yè)?

        李 洱:哈哈,當然寫過作業(yè),看書。寫小說的話,當時進校的時候我進了一個文學社,軍訓結(jié)束以后就參加了。那個文學社是師兄成立的,叫散花社,主要是發(fā)散文作品的,然后開始陸陸續(xù)續(xù)在上面發(fā)一些散文作品,也發(fā)一些小說,以散文面目出現(xiàn)的小說。不過主要是散文作品。格非就是前任的主編還是副主編吧。最早的主編叫姚霏,才華橫溢,云南人,作品有沈從文的影子,教育系的。后來他去寫武俠小說了。他現(xiàn)在的筆名叫滄浪客。有時候他來北京,我們還會喝一杯。

        韓一杭:所以在發(fā)表《導師死了》之前,您還發(fā)表過其他一些作品?

        李 洱:對。1987年我快畢業(yè)的時候,受到學長學姐的激勵,當時寄出去一批作品。一篇小說、一篇散文、一篇評論,這三篇都發(fā)表出來了。我就覺得,很容易嘛!發(fā)表沒那么困難嘛。哈哈。但是我后來知道了,那是編輯對在校大學生的要求,和對專業(yè)作家的要求還是很不一樣的。大學畢業(yè)之后,我覺得我已經(jīng)有進步了,但是寄出去的稿子又都退回來了。說退回來還是比較客氣的,大部分都是無有音訊了。我記得我有一次見葉兆言,葉兆言說他早年寫的東西都像鴿子一樣準確地飛回來了。我說你太幸運了,我的鴿子都死在外面了。

        韓一杭:聽說您寫《導師死了》的時候,也寫得比較曲折,我看到《收獲》的編輯有一篇文章,也提到您改《導師死了》改了很多次。好像先是在華師大給格非老師看,改到您離開華師大,前往鄭州時再出版?

        李 洱:對。其實在我寫《導師死了》之前已經(jīng)寫了一些小說了,然后這些小說我寫了都給格非看一下,因為格非當時已經(jīng)是很有名的作家了。他覺得好的,再給《收獲》的程永新看。程永新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收獲》的主編了,當時還很年輕。程永新否定的那些稿子,我差不多都燒掉了,毫不留情。后來有些稿子我寄到別的刊物去了?!秾熕懒恕纷钤缡嵌唐≌f,然后格非看的時候,他覺得很有意思,就給《收獲》的程永新看。其實我一開始沒當作一篇要發(fā)表的小說寫,最早就是純粹的一種討論,就是一個想法,我在嘗試著要怎么去完成它、完善它。這篇小說原來一萬字,后來兩萬字,后來三萬字,發(fā)表出來就變成了五萬字。這個過程中,各種細節(jié)、想法越來越豐富,紛至沓來。最終發(fā)表出來的稿子和最早的短篇完全不同了。我常說這樣一句話,他們都笑我,說我夸張,就是我通過一篇小說的寫作學會了寫作。等我發(fā)表這篇小說的時候,我已經(jīng)畢業(yè)幾年了。

        韓一杭:所以《導師死了》也算是您畢業(yè)的一個紀念了。

        李 洱:《導師死了》寫的是我那個時期對1980年代生活,對1980年代人和事的理解。

        韓一杭:其實您的小說,我就是從《導師死了》開始看的,感覺很有代表性。我也看過之前的一些評論,印象很深的是您講到《導師死了》這篇小說跟當時的文學思潮有些間離。當時的先鋒小說主要寫歷史頹敗,而新寫實小說主要是寫油鹽醬醋等等。當代知識分子的生活狀況和精神困境,那時還很少有人去寫。后來也有人評價說在您的筆下,知識分子可以說是被打回了原形。那么當時是什么驅(qū)使您關(guān)注這個較為冷門的問題的?《導師死了》的創(chuàng)作背景是怎樣的?

        李 洱:關(guān)于你問到的這個問題,這里有大家現(xiàn)在很難體會到的一點——1980年代和1990年代之間,其實存在著相當大的差異。這個差異非常巨大。1980年代文學已經(jīng)經(jīng)典化,甚至有些被神化了。但是到了1990年代以后,語境全變了。我前段時間在上海開會的時候,和文學批評家吳亮聊,他說他已經(jīng)很少看1990年代以后的小說了,我說1980年代和1990年代是兩個年代。1980年代可以用幾個詞來概括,而1990年代,卻很難被命名。歷史將會記住,1990年代是一個重要的邏輯起點。1990年代的時候,你去寫作,無論是寫潰敗,還是寫知識分子,或是去進行那種帶有神性的寫作,這個時期的寫作都變化了。你所面對的對象變化很大,而知識分子的心態(tài)也變化很大,這之中包含著很多知識分子的落魄和失敗感——特別是失敗感。知識分子的失敗感是在1990年以后有的。在整個1980年代,人們都認為明天比今天好,后天比明天好。1980年代,人們幾乎都是進化論者,但是1990年代不這么看了。對于這樣一個文學的現(xiàn)象,沿用以前的語言、句式、范式顯然不行。以前的東西都失效了。所以怎么走出這一步是很難的。我站在1990年代,用新的一種語言和視角去寫作,不是因為我置身其中,就覺得風景這邊獨好,而是我知道,走過1980到1990年代的人都知道,1980年代到1990年代的過渡,對文學史、對精神史,非常重要。但是當你把這個過渡具體地落實到語言層面的時候,那個難度是很大很大的。

        韓一杭:您在《問答錄》里面也提到過,“難度”一直是您追求的東西,有難度才會去寫——具體來說,如何能夠做到用語言去呈現(xiàn)和落實這種變化呢?

        李 洱:你要知道,寫作說起來很復雜,其實很簡單,概括地說,所有的寫作處理的都是“詞”與“物”的關(guān)系。你要找到一種語言、一種敘事方式,和那個“物”相對應,你需要去找到這樣一種對應的方式。如何寫1990年代,可以這么說,中國文學以前沒有提供這樣一個經(jīng)驗。包括像拉美的魔幻文學、知青文學、十七年文學,包括后來的傷痕文學……所有這些文學,這些經(jīng)驗,在表達1990年代文學的時候都會捉襟見肘,而這對作家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時對于作家來說,每個作家都不希望重復別人,都希望找一個最適合自己、最有效的方式去表達。所以這個難度是顯而易見的。endprint

        韓一杭:所以您可以說是在一次次對《導師死了》的修改過程中,逐漸摸索著一種最適合自己的方式。

        李 洱:其實無論是寫小說還是考慮問題,我都不會從一個想法天馬行空地跑到另一個想法。我的思考還是會有一些延續(xù)性,我的寫作也有延續(xù)性。從當時的寫作到最近的寫作,顯然和以前的小說也有關(guān)系的。

        韓一杭:我很好奇,這篇《導師死了》,和您個人的經(jīng)歷,和華師大的生活有沒有什么聯(lián)系?

        李 洱:那當然是有關(guān)系的。比如說一個具體的吧,最早的環(huán)境描寫,有一些就來自師大的校園。文史樓的那個大陽臺,在我的一些小說中,就是個很好的舞臺或者道具。愛和死,都曾在那里發(fā)生。

        韓一杭:從我的閱讀體驗來看,您的小說之中時常有很多環(huán)境描寫。而且這些環(huán)境描寫之中,和師大的校園環(huán)境似乎總是會有一點點契合的影子存在。

        李 洱:對。如果我現(xiàn)在寫小說,還是寫校園的話,我還是會在下筆的一瞬間,回到麗娃河兩岸。雖然我在很多高校待過,但是我最懷念的、印象最深的,永遠是華師大,這已經(jīng)變?yōu)槟撤N無意識了。

        韓一杭:之前我看您的一些采訪,您在采訪中提到過您本人對詩歌的喜愛和對詩人生活的關(guān)注。這一點讓我想起了毛尖老師回憶1980年代華師大的文章,《沒有人看見草生長》。那篇文章里講到當時的師大,自修教室里永遠流竄著詩人,校園里也有很多很多像宋琳老師這樣的校園詩人們。這樣一種詩人四處流竄的、自由浪漫的校園氛圍,對您初期的文學創(chuàng)作有什么樣的影響?

        李 洱:毛尖的那篇文章我也看了,哈哈,寫得好玩,但我認為里面不乏夸張的東西。當然1980年代本身就有些夸張成分,你寫的時候也需要夸張一下。宋琳和他所代表的先鋒詩人,當時影響非常大,但是人們其實一直到現(xiàn)在才真正認識到他們的價值。就像海子,一開始沒有人知道他寫詩,后來他有了這么高的成就,這是人們的追認。當時在整個華東師大,特別是夏雨詩社,它作為特別重要的一個平臺,形成了一個場域,一個文學的場域。我和這些詩人也有接觸。后來我的小說中出現(xiàn)了一些詩歌、詩人,也很正常。我個人對于詩歌和詩人們非常關(guān)注,主要是因為在我看來,詩人們更敏感。你知道,寫詩和寫小說是不同的,雖然人們老是把詩人和小說家放在一個鍋里面煮,但他們實際上是兩類人。詩人們喜歡交游,同時他們很敏感,當然也有一點,是我對詩歌也很喜愛——能再重復一下你的問題嗎?

        韓一杭:這樣一種詩人四處流竄的、自由浪漫的校園氛圍,對您初期的文學創(chuàng)作有什么樣的影響?

        李 洱:這個很正常,年輕人寫詩很正常,年輕人不寫詩不正常,就像血是受傷的符號,詩歌就是青春的符號。

        韓一杭:所以您當時也寫詩?

        李 洱:寫詩,但寫的都是給自己看的那種,從來沒給別人看過。

        韓一杭:哈哈,有寫詩追過女孩子嗎?

        李 洱:沒有沒有,你說的這個是夏雨詩社!

        韓一杭:您當時在夏雨詩社里面嗎?

        李 洱:沒有沒有,我當時主要還是在散花社。

        韓一杭:關(guān)于夏雨詩社——因為我朋友現(xiàn)在就在夏雨詩社里,我也多少了解一點點。其實從一些回憶當年的詩社的文章來看,從前的夏雨詩社,是很風光也很活躍的。而現(xiàn)在的詩社復社后,每次參加活動的似乎只有幾個人了,而且活動的形式也變得單一了一些,在學校里面的吸引力……一定程度上來說似乎也不如從前。雖然寫詩歌的還是很多,但不像從前的1980年代。

        李 洱:當時詩人們都很喜歡聚在一起。當然他們現(xiàn)在也喜歡聚在一起,說的話類似于黑話,土匪黑話。這是為了交流,交流一些詩歌。當時文學資源有限,有些詩歌看不到,而當時的文學刊物上的一些詩歌又是他們不喜歡的。他們就要拿出一些自己創(chuàng)作的詩歌,然后大家一起看、一起溝通和討論。比如我剛拿到一首龐德的詩,大家就聚在一起交流。而現(xiàn)在這些詩歌文本,你都可以隨意地在網(wǎng)上看到,獲得這些詩歌的途徑非常多。所以像你說的那樣,現(xiàn)在的詩人們小說家們,以結(jié)社集會的形式進行的活動少了。我倒覺得是一個很好的現(xiàn)象。

        韓一杭:您前面說到,當時愛好詩歌的人們在尋找詩歌資源的過程中,會遇到這樣那樣的一些困難。您當時在讀書的時候,在尋找書籍資源這方面是不是也遇到過類似的問題?

        李 洱:也是有的。主要是當時老師們有時候不會告訴我們要去讀這些最新的作品。比如說,我告訴你,博爾赫斯就是我在圖書館看到的。不是別人來告訴我,而是我自己偶然看到的。當時文學史都是沒有這些的,那些書里都沒有提到過博爾赫斯。我應該是后來從上海文藝出版社的一套書里,才系統(tǒng)地看到了這些讀本。主要是通過這一套書,然后再挨著看作品,包括這些書里面其實也沒有博爾赫斯。那個時候,一個人和一本書的相遇,幾乎是個艷遇。你得慢慢地找到適合自己的書,然后慢慢地找到自我。

        韓一杭:中文系的老師們當時沒有開過書單嗎?

        李 洱:當然老師有書單,主要是課本上提到的一些書,一些經(jīng)典。但在1980年代,文學思潮是狂飆突進的。那些書單,你可以看到,還是十年前的那些東西。而寫小說,它需要那些新書,需要知道文學發(fā)展到哪一步了。我們確實非常需要去閱讀那些新鮮的東西。格非說得對,就像無頭蒼蠅一樣,橫沖直撞,借書去看,包括像安德烈·紀德的書,就是搶著讀。包括像洛爾迦的詩。我還記得洛爾迦的詩,“再小的手,也不能將水的門打開”。我非常喜歡他的詩。當然老師們的書單上很多書還是非常重要的,實際上有些是我畢業(yè)后再補看的。這些書也應該成為一個重要的閱讀內(nèi)容。

        韓一杭:我還是很羨慕這樣的時代,那時候是書籍資源有限,要竭盡全力地找,而現(xiàn)在資源都在觸手可及的地方,我們卻往往不愿意去讀。

        李 洱:是這樣的。多了,就無所謂了。

        韓一杭:聽說您也很喜歡加繆?

        李 洱:是的。

        韓一杭:看您之前的采訪,發(fā)現(xiàn)您也喜歡加繆,我還是特別驚喜的,因為我也特別喜歡。我看過您談《鼠疫》的采訪,說到加繆這個作家身上最寶貴的一點就是,鼠疫爆發(fā)了,鼠疫過去了,而這件事一過去,人們也就淡忘了,加繆還會繼續(xù)去思考一些更深遠的東西。就像《鼠疫》的最后一段那樣。endprint

        李 洱:加繆這個作家,我現(xiàn)在依然喜歡他,現(xiàn)在年輕人喜歡他大部分是因為《局外人》。加繆這個作家,現(xiàn)在他的發(fā)行量還是法國最高的。我做編輯的時候,常常一看到寄來的小說,就知道這個作者喜歡《局外人》,知道他在學加繆的語調(diào)。這種語調(diào)當時是令人震驚的,但是現(xiàn)在就很平常了?!毒滞馊恕返牡谝徊糠趾芏嗳硕寄軐懀矣媚_趾頭都能寫。但是加繆之所以能成為加繆,是因為小說的第二部,沒有人能寫出它的第二部?!毒滞馊恕返牡诙糠帧U娴暮茈y寫,你看他是分兩部的,第二部是把第一部的作品再復述一遍,第一部的所有故事在第二部里面,得到了重新的反省,第二部的故事又覆蓋了第一部的故事。你知道加繆有一句話,沒有反省過的生活是不值得寫的。加繆在《局外人》中就是非常好地實踐了這個想法。第二部把第一部中提到的所有的生活、知識、愛情,包括地中海的海水這些東西都進行了再一次的表達,包括宗教、上帝,這樣一個手法是很厲害的。中國作家往往學的只是皮毛,只是學習語調(diào)。如果說薩特是一個長在廣袤的森林之中的熱帶植物,那么加繆就像一株庭院植物,如果說薩特是個瘋狂的情人,那加繆就是一個妻子。他是很克制的。你看他的語言,非常節(jié)制。我們現(xiàn)在需要加繆,需要加繆式的理性。薩特過時了。

        還有他晚一點寫的那部《第一人稱》,沒有完成,但那也是一部真正的杰作。還有一些短篇小說。加繆總是去處理一種對立關(guān)系,一個物對一個物,一個事對一個事,一個概念對一個概念,非常繁復的對應關(guān)系。像《流放與王國》,加繆就處理得非常好?!傲鞣拧焙汀巴鯂笔且唤M對立的詞。加繆的意象、語詞、概念,常常是互否的關(guān)系。

        韓一杭:加繆也是您大學時期“艷遇”的作品嗎?

        李 洱:加繆是當時很多地方都能讀到的,因為他獲獎了嘛。他人長得也很漂亮,很帥,當然也會說粗話。他和薩特說粗話時,他們會讓那個波伏娃躲起來。我個人覺得,加繆的形象使得美國好萊塢演員都像是粗人。

        韓一杭:聊過了寫作,聊過了作家,再跟您聊回師大作家群吧。我記得王曉玉老師曾經(jīng)說過,“華東師大不是全國第一流的大學,但‘華東師大作家群是全國唯一的”。在您看來,當時的師大能夠形成獨一無二的“華師大作家群”這一效應,背后的原因是什么?為什么這個作家群偏偏是在華師大形成,而不是在同時期的北大、復旦這些學校?

        李 洱:當時別的學校也有作家。

        韓一杭:但不是作家群。

        李 洱:是的,當時別的學校出了很多作家,但沒有形成“群”的這樣一個規(guī)模。華師大形成作家群也是有傳統(tǒng)的。華東師大的老師,像錢谷融先生、施蟄存先生、許杰先生,在這座學校里,他們都很有文人氣,都不是那種枯燥古板的學者。這樣一個傳統(tǒng),源源不斷地延續(xù)下來了,形成了特殊的底蘊,一種小傳統(tǒng)。而且華東師大的中文系相比較起來,一直比較寬松,所以給了學生們更多時間。我記得剛進校的時候,老師講話,是徐中玉先生,他也講到我們中文系不是培養(yǎng)作家的,是給高校輸送人才的,但是講到一些優(yōu)秀的畢業(yè)生們的時候,他舉出的例子,都是作家,有華師大背景的一些作家。還有一個就要說到文學地理學了,麗娃河嘛,我想它對華師大校園里這種文學的氣息,有很大的影響。當然,我后來也開玩笑說,華東師大男女生比例比較正常,可能也有助于文學生活。這話我是在北師大講的。北師大也出一批作家。師范大學容易出作家。

        韓一杭:麗娃河當時是怎么樣一種影響呢?

        李 洱:你要知道師大出來的人和別的學校出來的人是不一樣的,華東師大出來的人略帶隱士氣。他們是很少當官的。復旦當官的多。復旦的校長和學者有當官的傳統(tǒng),而師大有隱士的傳統(tǒng)——這個就和這條河有關(guān)。這條河是散漫的、詩性的,它波瀾不興,但因為它是一條河,又給人一種波浪的幻覺。仁者樂山,智者樂水。華東師大出來的人,有智性的一面。這里走出來的作家,他們作品也帶有智性。因為麗娃河的存在,這里很適合作一個棲息地,一個精神的棲息地??鬃幽敲磭烂C的人,到了河邊,也會變成文學人物,感慨多得不得了,什么逝者如斯夫啊,沐于沂啊,跳跳舞啊,唱唱歌啊,身心都自由了。我想麗娃河對于這里的學生們養(yǎng)成熱愛文學的性格,都有著很大影響。我現(xiàn)在還沒有聽說華東師大出來當大官的。華師大出來的人,你能很明顯地感覺到他們的不同。他們了解熱點,卻不趨同。他們和所有人追捧的東西之間很難產(chǎn)生同頻共振。他們與世界之間永遠隔了一層。在大街上你一眼就能發(fā)現(xiàn)他們,帶著一種寂寞之感,走在人群之中。

        韓一杭:其實我覺得中文系出來的人,在今天這樣的時代里應該都有種落寞感。

        李 洱:當時的中文系師生,沒有落寞感。當時文學是熱點嘛。現(xiàn)在的落寞——現(xiàn)在是環(huán)境出問題了。只有在一個窮人——至少是覺得自己窮的國度里,人們才會一窩蜂地去學經(jīng)濟,去學金融。在一個正常的國家里,人們應該以學文學為榮,應該去學歷史學,學考古學,學哲學,這些都是非常好的專業(yè)。只有在一個浮躁的時代下,大家才會一窩蜂地去學金融。你們已經(jīng)是走在時代的前沿了,選擇這個專業(yè),就是超越了這個粗鄙的時代。所以你們千萬不要有那種感覺,那種落寞的感覺。我剛才說的那種落寞感是指,它不和這個時代最興奮的那個點產(chǎn)生共振。他不愿意那樣。兩者之間總是有一些錯位,小小的錯位。他不落伍。他知道時代的興奮點,而且也有呼應,他的呼應就是我絕不茍同。這個對于文學來說,非常重要。

        韓一杭:您前面也提到了徐中玉先生說的那句“中文系不培養(yǎng)作家”。北大中文系似乎也一直有這樣一個說法或傳統(tǒng),叫做“我們不培養(yǎng)作家”。這句話一直很有爭議。況且今天,有很多高校的中文系都陸續(xù)開辦了針對文學創(chuàng)作的方向,比如北大、北師大和復旦。您也擔任了北師大寫作碩士班的導師。有一種說法認為,“寫作是可以培養(yǎng)的,人人都可以成為好的寫作者甚至作家,只是偉大的作家不是培養(yǎng)出來的”。對于這一點,您是怎么看待的呢?

        李 洱:偉大的作家也是可以培養(yǎng)的,再偉大的作家也需要培養(yǎng)。他需要閱讀,需要積累。

        韓一杭:我感覺這句話里的這種“培養(yǎng)”說的可能是科班化的培養(yǎng),學校里面每天上課這種的,和閱讀也不太一樣?endprint

        李 洱:你要知道,那種野生的文學,在我看來已經(jīng)過去了。野生的、不經(jīng)過培訓、自由生長的時代,它已經(jīng)過去了。比如“五四”的時候,新詩剛出來的時候,像粉碎“四人幫”后出現(xiàn)的一些詩歌,那些是野生的,是直抒胸臆的。像傷痕文學、也包括“十七年”文學里面講述自己的經(jīng)歷的作家——這些作家本人都沒有經(jīng)過嚴格訓練,卻從事了寫作。我現(xiàn)在在文學館工作,接觸到了太多的手稿,都是編輯改過的?!都t巖》就是改了三分之二,包括像《青春之歌》等等,都是編輯改出來的。說句實話,嚴格說來,它們都不是個人創(chuàng)作。后來的文學就是專業(yè)性很強的。一個作家,他必須要知道文學發(fā)展到了哪一步,他必須知道基本敘述技巧,而這個必須經(jīng)過后天的學習。前兩天我在北師大開會,他們說中文系出的作家很少,我說你們不要哀嘆,外語系出的好翻譯家也很少,好的翻譯家有幾個出自外語系?有一次,韓少功對我說,好的翻譯家都出自中文系。當然,好作家確實很少出自中文系。但是,中文系也出了好多作家,還是比別的系要多一點的吧?不要絕對。

        韓一杭:訪談前和您提到的原創(chuàng)文學大賽,前兩年羅崗老師也當了評委,我在賽前也采訪過,他說他做評委去審稿,就覺得好的稿子很少來自中文系,就像您前面說的,不要絕對化。中文系創(chuàng)作出來好的,會寫的也是少部分人。像現(xiàn)在中文系很少向內(nèi)探索了,學習比較僵化。

        李 洱:文學批評有個專業(yè)術(shù)語,入乎其內(nèi),出乎其外。對文學知識的學習也是這樣,要入乎其內(nèi),要出乎其外。對于本科生來講,或者對于博士生來講,還是要掌握知識,以后就要走出來。走出來之后就會成為好的作家、詩人,好的批評家。而對于別的系的學生來講,他只看喜歡的文學書,他沒有那么多積累,他看到一點,突然啟發(fā),突然爆發(fā)了,有的寫得是非常好的,非常靈動。但是從長遠看,對文學知識的吸收很重要。你看看詩歌界,就非常清楚,那些早年的詩人,才華橫溢的,靠著本能寫作的,反叛氣質(zhì)很強的詩人,現(xiàn)在基本上都已經(jīng)停止寫作了。而那些偉大的詩人,他們的知識是很完備的。我們都知道西川和海子寫詩,如果繼續(xù)寫下去的話,海子絕對寫不過西川的。西川的知識就是很完備,他的詩有一個漸進的過程。你發(fā)現(xiàn)他的詩很有道理。受過專業(yè)培訓的詩人、作家。他寫的東西都很有道理,同時還有意外。而天才的作家們,不講道理,很多時候就寫不下去了。有道理的,和沒道理的,我還是傾向于要經(jīng)過嚴格專業(yè)訓練的。很多人說??思{是天才。但??思{和海明威一樣,都經(jīng)過很嚴格的訓練,不然寫不出那樣的作品。一遍遍地寫就是自我訓練的過程。

        韓一杭:我自己也寫一些東西。寫的過程中就發(fā)現(xiàn),作為學生,我們的眼界和格局真的非常有限。我們最能把握的就是校園生活,就是規(guī)規(guī)矩矩的上課下課,很難有所突破。

        李 洱:大學生活本身就是規(guī)規(guī)矩矩的。所以我覺得不用著急,大學的學習就是一個積累的過程。大學生不是運動員,運動員是看年齡的,而大學生,特別是學文學的,是需要漫長的時間積累的。就像魯迅,他是從中年開始寫作的。二十多歲,你們要有豐富的生活,父母也不愿意啊。

        韓一杭:但現(xiàn)在很多所謂的“網(wǎng)紅寫手”都是二十多歲的。

        李 洱:網(wǎng)絡文學這個東西啊,它就是文學的卡拉OK。網(wǎng)絡文學在什么情況下才會出現(xiàn)?出版資源相對有限,出版審查相對嚴格,出版平臺相對窄小,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網(wǎng)絡文學出現(xiàn)了。中國有網(wǎng)絡文學,越南有,古巴有,朝鮮過二十年也會有。這是最具有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特色的文學。從這個角度去分析網(wǎng)絡文學,還算有點說頭。你也要知道網(wǎng)絡文學的作家很少去看另外一個網(wǎng)絡文學作家的文學。并且這樣的一種文學,它沒有譜系性、延續(xù)性,它不像唐詩宋詞元曲,文學樣式的變化有其內(nèi)在的邏輯性,能夠傳下來的很少很少。好的網(wǎng)絡文學作家看的還是經(jīng)典文學。他搞一些花樣,在網(wǎng)絡上發(fā)表,他成名了。成名后,他又要抹掉自己的網(wǎng)紅時期,就是要再“洗白”自己。與其這樣,為什么不直接去認認真真地學經(jīng)典,積累到一定程度以后,再鄭重地出版他真正有價值的作品呢?

        韓一杭:“真正的玫瑰開出的第一朵就是玫瑰?!?/p>

        李 洱:對。所以就是不要著急,慢慢來。

        韓一杭:但是現(xiàn)在“著急”的人真的很多,因為在今天這個環(huán)境里,有很多渠道可以發(fā)表,去積累讀者。現(xiàn)在我們通過寫東西去獲取共鳴好像變得特別輕而易舉。而我們自己有了讀者以后,有時候也就有了可以出書的錯覺。

        李 洱:我那個時候,當時和我同代的人很多已經(jīng)出書了,而我沒有,我是因為覺得出書啊,它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我出書的經(jīng)歷很坎坷,書都編好了,沒出。第一套書出了,你再第二套,又編好,但這套書又取消了。編輯說,等等吧,一等就是等到猴年馬月了。都很正常。

        韓一杭:那您為什么不著急呢?

        李 洱:完全沒有必要著急嘛。你看,我是產(chǎn)量不算很大的那種作家。對我而言,我寫每個字都是深思熟慮的。其實每個作家出版到一定年頭后,自然有一種想法,圖書館有這么多書,多我一本,少我一本,又有什么不同呢?當你的想法和別人沒有什么差異的時候,寫不寫也無所謂了。然后當有了屬于自己的、獨特的想法的時候,就精準地表達出來。我常問自己,我為什么寫作,寫作有什么意思?如果回答不出來的話,就不寫了。出版上也是這樣的道理。所以,不要著急。endprint

        猜你喜歡
        小說
        叁見影(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42
        遛彎兒(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40
        勸生接力(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3期)2022-06-28 07:03:42
        何為最好的小說開場白
        英語文摘(2021年2期)2021-07-22 07:57:06
        小說課
        文苑(2020年11期)2020-11-19 11:45:11
        那些小說教我的事
        我們曾經(jīng)小說過(外一篇)
        作品(2017年4期)2017-05-17 01:14:32
        妙趣橫生的超短小說
        中學語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1:29
        明代圍棋與小說
        西南學林(2014年0期)2014-11-12 13:09:28
        閃小說二則
        小說月刊(2014年8期)2014-04-19 02:39:11
        天天爽夜夜爽人人爽| 精品国产日韩无 影视|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臀| 亚洲女同恋av中文一区二区| 真实人与人性恔配视频| 欧美精品免费观看二区| 制服丝袜人妻中出第一页| 亚洲中文乱码在线视频| 韩日无码不卡|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在线第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国产美女露脸口爆吞精| 国产在线欧美日韩一区二区| 97久久久一区二区少妇|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日本一卡2卡3卡四卡精品网站| 国产精品无码Av在线播放小说|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美女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熟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导航 | 欧美大胆性生话| 越南女子杂交内射bbwxz| 午夜福利视频男同女同| 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不卡|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在线观看视频 | 粗大的内捧猛烈进出小视频| 99久久免费精品高清特色大片| 亚洲AV秘 无码一区二区久久| 玖玖资源站亚洲最大的网站| 亚洲成在人线av品善网好看| 亚洲自拍另类制服在线| 成人精品国产亚洲av久久| 国产网站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熟妇人妻精品一区二区动漫 | 日本午夜精品理论片a级app发布| 午夜高清福利| 骚货人妻视频中文字幕| 国产a在亚洲线播放| 欧性猛交ⅹxxx乱大交| 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大片|